国之瑰宝——京剧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通过聆听了解唱段内容,感受体验戏曲音乐的表现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享受表演唱段的乐趣。
2、感受、体验其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掌握一些有关声腔、板式、伴奏、行当及现代京剧的知识。
3、理解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板式、伴奏,在戏曲情感、情绪渲染表现中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帮衬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知识,区分感受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
2、学习了解京剧的起源、 谱、行当以及现代京剧 基本知识,能够判断京剧的行当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征。
3、知道京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京剧产生兴趣,有积极学习了解表现的愿望,增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感情。
4、通过学习了解和聆听以及参与表演,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评价任务】
1、能基本掌握中国戏曲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等以及现代京剧基本知识,能在课堂上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
2、能与他人或小组间进行合作,唱上一小段现代京戏唱段并能进行表演设计。
【学法建议】
1、谈话法:用于京剧起源、脸谱、行当的介绍。
2、情境法:创设艺术氛围,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3、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4、现代教育技术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让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体验感受。
第一课时《京剧传统戏》
【学习主题】 第四单元 第七节 《京剧传统戏》
活动一: 播放视频
通过播放京剧微视频引入课题。
学生思考:视频中介绍了京剧的哪些相关知识?
活动二: 学生分组介绍交流京剧知识
第一组:京剧的地位和发展历程
①地位: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有三百多种,其中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
②发展历程: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京剧的起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
第二组:京剧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谭派:老生流派,创始人谭鑫培。
2、梅派:旦行流派,创始人梅兰芳。
3、马派:须生流派,创始人马连良。
4、裘派:净行流派,创始人裘盛戎。
5、麒派:须生流派,创始人周信芳。流派名称源于其艺名麒麟童。
第三组: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
活动三:了解京剧的行当
1、多媒体播放,让同学们观看录像中有哪些人物,分别属于哪些行当。
2、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和观看进行归类,能比较准确地划分出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每个组的同学说出该组角色的特点。
1)生行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红生。
2)旦行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老旦。
3)净行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
4)丑行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文丑、武丑。
3、介绍京剧的四式:唱、念、做、打。
1)唱:唱腔。 念:台词、对白(韵白、京白)。
2)做:京剧的表演也就是招式、做派(手、眼、身、法、步)。
3)打:武打,虚拟表演。
4、京剧的伴奏
1)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京剧的锣鼓点,京剧锣鼓经主要分为文场和武场。
2)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
活动四:作品鉴赏
1、初听四部作品,播放唱段,学生认真聆听、观看、思考并回答。
1)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2)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
3)唱段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2、教师补充。
1)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作品介绍:《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属于《空城计》选段。《空城计》讲述了诸葛亮端坐于城楼,见司马鹤心存疑虑,不敢贸然进兵,于是顺水推舟,主动说城内无兵,欢迎他进城。此时司马懿疑心更重,主动退兵。唱词刻画了诸葛亮的至诚坚贞与聪明机智,令听者肃然起敬。
相关链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为老生唱段。老生又称“须生”“胡子生”,为中老年男性角色。老生嘴巴上都要挂髯口,以髯口颜色区分角色年龄。老生多表演帝王将相和普通人群中的正面人物形象,一般分为文、武两种。老生的演唱运用大嗓,声音宽厚透亮,较为平稳舒展、苍劲、流畅,借以体现人物所具有的含蓄、沉稳的性格特征。
2)《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作品介绍:《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个唱段。这个唱段表现项羽被围域下,又闻四面楚歌,非常忧闷,虞姬为项羽解愁,劝酒舞剑,直到项羽睡稳,而自己也很愁苦的心情。
相关链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为旦角中正旦的唱段。正旦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中青年女性,且多为正剧或悲剧人物。正旦的造型基调娴熟、庄重、优雅,多用韵白,唱、念、做兼重,唱腔质朴淳厚、情真意切。因常穿青素的褶子,故又称“青衣”或“青衫”。
3)《忽听得万岁宣包拯》
作品介绍:包拯遇李后告状后回到京城,借元宵观灯之际迎接李后还朝,特设灯戏指出皇帝不孝。仁宗为之大怒,要斩包拯。经老太监陈琳说出当年狸猫换太子之事,包拯才被赦免。李后责备仁宗,命包拯代打皇帝。包拯脱下仁宗龙袍,用打龙袍象征打皇帝。这段唱腔斩钉截铁、字字珠现,是花脸中的经典唱段。
相关链接:《忽听得万岁宣包拯》是净角唱段。净行俗称“花脸”,如按人物的身份、性格及其艺术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两大支系。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剧中又称“铜锤”和“黑头”,因《龙凤阁》中徐延昭常手捧御赐铜锤,包拯勾黑色脸谱而得名。扮演的人物多为朝廷重臣,造型上以气度恢宏取胜,“唱、念、做”要求雄浑、凝重。
4)《蒋干盗书》
作品介绍:《群英会》取材于三国时期刘备、孙权联手抗曹的故事。曹操派蒋干刺探军情,吴国都督周瑜实施反间计。与蒋干饮酒后装醉入睡,故意将事先炮制的假书信让蒋干盗走,借曹操之手除掉了曹营中善于水战的两员大将。
相关链接:《蒋干中计》为丑角表演段落。丑行俗称“小花脸”“三花脸”,分“文丑”“武丑”两种。文丑多为诙谐人物,如《群英会》中的蒋干;武丑擅长武艺,性格机警,动作幽默,如《三岔口》中的刘利华。
活动五:学习唱腔板式知识
1、唱腔:板腔体,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声腔。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2、板式: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类板眼形式:一眼板(相当于2/4拍);三眼板(相当于4/4拍);无眼板(相当于1/4拍或1/8拍);散板(既无板也无眼)。在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化的基础。除原板外,还有慢板、快三眼、导板、散板、流水板等。
活动六:分组讨论
对比听四个片段,学生分组讨论。
1、播放四个片段,学生通过视听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感受人物情感和人物性格。
2、学生随演员模唱比较声腔与板式的不同。分组讨论声腔板式伴奏在戏曲情感、情绪渲染中的重要作用。
【检测与作业】
1、播放几段京剧片段,学生判断行当及声腔板式。
2、你知道京剧脸谱吗?它是怎样起源的吗?这其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知道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故事说给大家听。
3、课后欣赏现代京剧《我是中国人》,判断其中人物所属的行当和所使用的京剧音乐。
【学后反思】
1、京剧对于大家来说,确实有一些远,同学们怎样才能更好的体味京剧艺术的魅力?怎样提升自己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
2、你在哪些内容上比较薄弱,需要老师提供何种帮助?你还有什么更好的经验可以和大家—起分享?
第二课时《现代京剧》
【学习主题】 第四单元 第八节 《现代京剧》
活动一: 播放视频
播放京剧片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学生同上节课欣赏的传统京剧对比思考有哪些不同?(从伴奏、故事内容、服装、化妆等方面)引出课题现代京剧。
活动二:了解京剧现代戏和京剧脸谱
1、京剧现代戏
(1)广义: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京剧现代戏。如梅兰芳的《孽海波澜》《邓霞姑》《抗金兵》,程砚秋的《荒山泪》《青霜剑》等。
(2)狭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2、京剧脸谱
(1)概念: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的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净、丑是采用脸谱作为面部化装的主要角色。脸谱的通途是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征,以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2)分类:红脸:代表忠诚勇敢;黑脸:代表忠厚正直;白脸:代表狡猾奸诈;花脸:代表威武豪迈;蓝脸:勇猛刚强;黄脸:代表凶猛残暴。
活动三:作品鉴赏
1、欣赏《望人间》《家住安源》
(1)思考问题:
a、作品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里面运用了哪些唱腔,板式
b、音乐是怎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分析作品)
(2)学生介绍作品背景内容:
《圣洁的心灵——孔繁森》创作于1995年,是京剧现代戏的优秀剧目。《望人间》是孔繁森的一个唱段,刻画了孔繁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光辉形象。
《杜鹃山》讲述的是党从井冈山派柯湘到湘赣边界的杜鹃山领导一支农民自军。《家住安源》这个唱段是第三场中柯湘的一个唱段,用一种痛苦哀婉的心情回忆自己的身世。
2、复听两首作品
(1)学生认真聆听鉴赏两个唱段,分组讨论,进而理解、掌握声腔及板式。
(2)学生先随演员模唱,然后自愿演唱表演,体会声腔、板式的变化。
活动四:课堂实践
学生先一起学习锣鼓经,然后分组选代表上台交流感受
大锣 ① 仓:单手拍桌面
小锣 ② 台:拍手
铙钹 ③ 七:右手握拳拍手
活动五:分组讨论
学生按照表格分组讨论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区别。
1、剧情内容
传统京剧:大多由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改编。
现代京剧:现代真实事件改编。
2、伴奏乐器
传统京剧:传统京剧每出戏没有自己的主题音乐,乐队也都是文场以“三大件”为主的,武场以打击乐为主,因此音乐内容比较单一。
现代京剧:现代京剧的音乐在传统戏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在乐器方面,加进了西洋乐器,使音乐显得浑厚、雄壮,在烘托气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音乐效果宏大。
3、戏服
传统京剧:无论哪出戏,相近的角色戏服差别不大
现代京剧:符合剧情中故事发生年代特点的衣服
4、化妆
传统京剧 :传统京剧的化装都很浓,无论哪个行当都是浓装
现代京剧: 现代京剧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化装比较淡,演员每个眼神、每个表情观众都容易看清,现代京剧人物脸上的戏多。
5、表演
传统京剧:肢体动作夸张虚拟,舞台化。
现代京剧:真实表演,生活化。
6、布景
传统京剧:传统戏很少有独立的场景,大都是以桌椅代替,并且每出戏基本通用,虚拟多。
现代京剧:现代京剧每出戏、每一场都有属于自己专用的场景,更加真实,贴近生活。
7、唱词
传统京剧:传统文词多,有押韵,引经据典。
现代京剧:现代通俗易懂;
8、念白
传统京剧:传统京剧韵白多,京白少,音调起伏,有韵律。
现代京剧:接近白话,口语化,京白多,韵白少。
传统京剧 现代京剧
剧情内容
伴奏乐器
戏服
化妆
表演
布景
唱词
念白
【检测与作业】
1、学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男生)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女生)。要求学生尽量模仿演员的唱法,唱出京味。(学唱的片段可以选适合学生的)
2、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阅读课本和参考资料,以及从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内容,互相交流、展示,一些戏迷们还可以给大家演唱表演现代京剧的小唱段。
【学后反思】
1、针对某些学生中还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总结、归纳后再次欣赏。
2、重要唱段的了解、掌握,采用针对性多次重复听赏、听辨法以及模唱唱段来获得在感受体验中的音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