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青青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后放入水中,过了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到水面形成的波纹不( )(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 )。
A.甲是大音叉 B.乙是大音叉 C.无法确定
2.下列不属于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B.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C.风把地面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3.下列动物,靠喷水在海洋里运动的是( )。
A.海豚 B.乌贼 C.螃蟹
4.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并排在一起做成风笛,当吹这些管的时候,( )。
A.长管子发出的声音高 B.短管子发出的声音高 C.用力大时发出的音高高
5.先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再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逐渐变长,用同样的力量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
A.无法确定 B.高 C.低
6.( )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A.呼吸 B.锻炼 C.食物
7.根据食物的来源分类,下列食物属于菌类的是( )。
A.米、面 B.鸡蛋、牛奶 C.香菇、木耳
8.在研究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的( )。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钢尺的力度 C.钢尺本身的长度
9.早餐,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应该记录为( )种食物。
A.1 B.2 C.3
10.莉莉借助音叉和乒乓球研究声音产生的秘密(如图所示),当他撞击音叉并将悬吊的乒乓球紧贴着音叉,他会观察到( )。
A.乒乓球位置不变 B.乒乓球多次被弹开 C.乒乓球接触音叉后,音叉立即停止发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
1.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 )它。
2.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入学生耳中的。
3.吸气,是含有( )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 )的过程。
4.鼓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5.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6.人的耳朵分为( )、( )、( )。
7.( )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它是利用弹簧受到拉力会( )的特征制成的。
8.周围的声音根据( )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 )、自然界的)(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9.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10.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 )物体。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可以用毛线代替橡皮筋来驱动小车。( )
2.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
3.我们周围的声音有的悦耳,有的刺耳。( )
4.一天中吃得最多的食物是主食。( )
5.音高和音量没有什么区别。( )
6.耳朵贴在书桌上,可以听见同桌的写字声。( )
7.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就可以改变物体振动发出的音量大小。 ( )
8.小车从静止到运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
9.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
10.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就是声音的大小。(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连线。
五.综合题(共2题,共16分)
1.你能用以下的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任意选择其中的几种材料),写出你的想法。
材料 烧杯 鼓 喇叭 脸盆 木棒 小米粒 乒乓球 水
我选择的材料:( )。
我的设计思路:( )。
2.下图是平衡膳食宝塔,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每天人摄取最多的食物应是( )( )类食物。
(2)每天人摄取最少的食物应是( )( )类食物。
(3)青少年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含( )多的食物,即金字塔第( )、( )层的食物。
(4)李伯伯近期患了冠心病,你帮他分析一下,他在饮食中应尽量减少第( )层的食物,适当多吃第( )层的食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B
5.C
6.C
7.C
8.A
9.C
10.B
二.填空题
1.减小
2.空气
3.氧气;肺
4.鼓皮;空气;声带
5.高;低
6.外耳;中耳;内耳
7.弹簧测力计;伸长
8.产生途径;叫声;声音
9.氧气;肺
10.振动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综合题
1.鼓、小米粒、木棒;把小米粒放在鼓面上,用木棒去敲击,发出声音了,可观察到小米在跳动。
2.①;谷;⑤;油脂;蛋白质;③;④;⑤;②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