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3.《总复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3.《总复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02 22:1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寻找规律等。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能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等。
教学过程:
1、复习导语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一定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最上面四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复习梳理
(1)画图。
1.用画图法解决问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1)“星期五菜谱”)
学生试做后交流汇报。
2.用画图法帮助我们直观理解。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2)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情景图)
(1)观察这三幅图,想一想,你懂得了什么?
(2)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3)交流汇报。
3.用画图法分析数量关系。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3)中动物车展关系图)
(1)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2)说一说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好处。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小结:用画图法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直观理解,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列表。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2(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在教材的表格中记录信息,并进行推理。
2.学生汇报结果,说一说推理过程。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2(2))
1.观察表格,说一说妙想10岁前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2.指名汇报。
提问:从上面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列表解决问题有什么作用?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小结:列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进行推理:有助于我们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规律。
(3)猜想与尝试。
谈话: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时先经过猜想,再经过实验证明得到结果,这也是科学发现的策略,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3“鸡兔同笼”)
(1)引导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2)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3)指名汇报。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3“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主题图)
(1)提问: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2)追问:圆柱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用V=sh进行计算呢?请你验证猜想是否成立。
引导学生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后再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
(4)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4)
看题思考:从2、3、4个参赛人数中寻找解题规律。
指名汇报。
结合学生回答,明确:从表中可以发现,当有n人参加比赛时,就会有1+2+3+…+(n-1)场比赛。
三、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及时总结并完善知识点。
四、作业设计
1.胜利车场3月份生产汽车50辆,4月份比3月份多生产1/5,4月份生产汽车多少辆?
2. 师生共30人去参观科技馆,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20元,共花去900元,学生与老师各多少人?
3.在A、B、C三人中,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售货员。知道:
(1)B比售货员年龄大;
(2)A和工人不是出生在同一年;
(3)工人比B年龄小。
请判断,哪位是教师,哪位是工人,哪位是售货员。
4.六一节那天,有6位家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老师和每一位到来的家长都要握手,而每一位家长之间也都要握手,那么握手的次数一共是多少次?
附: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画图法
2. 列表法
3. 猜想与尝试
4. 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是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最后一课时,考虑到小学与中学数学学习的衔接,用一课时完成,课堂密度较大,四种解题策略复习梳理虽然基本完成,但是梳理还不够透彻。1.用画图帮助我们直观理解数的运算,3/4×1/4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即直观理解分母与分母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2.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这一策略的复习梳理,学生说一说这一环节学生说的不主动,这与学生寻找规律的时间不足有关。这两处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