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3.2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3.2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02 23: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复习
1.什么叫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Q吸:吸收的热量
Q放:放出的热量
m:物体质量
t1:物体初温
t2:物体末温
(升温时)
(降温时)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 (填上单位),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J/(kg·℃)
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思考:5kg水温度升高1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① 1千克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4.2×103J)
② 5千克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4.2×103J×5= 2.1×104J
③ 5千克水温度升高1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1×104J×10=2.1× 105J
综合算式:
4.2×103J/(㎏℃)×5㎏×10℃=2.1×105J
探 究
一、热量的计算
如果知道某物体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升高的温度为△t(初温为t1末温为t2)根据物质比热容的意义可得出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为
Q吸=cm△t = cm(t2-t1)
Q吸:物体温度升高时
吸收的热量, 单位:J
c:物质比热容 单位: J/(kg.℃)
m:物体的质量 单位:kg
△t=t2-t1 升高的温度 单位:℃
1、吸收热量的计算
Q吸=cm(t2-t1)
2、放出热量的计算
如果知道某物体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降低的温度为△t(初温为t1末温为t2)根据物质比热容的定义可得出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为
Q放=cm△t=cm(t1-t2 )
Q放:物体温度降低
时放出的热量, 单位:J
c:物质比热容 单位:J/(kg.℃)
m:物体的质量 单位:kg
△t=t1-t2 降低的温度 单位:℃
Q放=cm(t1-t2)
例1.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 的水,在
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从 升高
到 ,求水吸收的热量?
已知:
求:
解:
答:需要吸收 的热量.
t1= 15℃ t2= 25℃
变式题: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 的水,在
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从 升高了 ,求水吸收的热量?
已知:
求:
解:
答:需要吸收 的热量.
例2、质量为40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25℃,水放出了多少热量?
已知:
求:
解:
答:水放出了 的热量.
例3、质量为500g,初温为-8℃的冰,温度升高到-2℃ ,需吸收多少热量?
[C冰=2.1×103J/(kg·℃ )]
解: 冰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c冰m(t2-t1)
=2.1X103J/(kg.0C)X0.5kgX[(-20C)-( -80C)]
=6.3X103J
答:冰需要吸收6.3X103J的热量。
已知:
求:
t1= -8℃ t2= -2℃
1.应用公式 进行计算时,应注意
统一各物理量的单位.
2.“温度”和“温度的变化”的区别
物体吸热,温度的变化
物体放热,温度的变化
某物体温度升高了 ,是指温度变化了
即:
某物体温度升高到 ,是指该物体的末

3.注意零下温度的计算。
例4、某种液体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由25℃升高到35℃,请你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之变成一道求解液体质量的计算题,并解答。
解:添加的条件:
这种液体是水,比热容 C = 4.2╳103J/(kg.℃)
答:液体质量为0.5kg.
水的质量
由Q吸=Cm△t得
Q吸=cmΔt
比热容的定义式及其变形公式:
Q放=cmΔt
二、比热容告诉我们什么—比热容的含义
思考1、人们选择用水给发动机冷却,用水取暖,这是为什么?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来冷却发动机或取暖效果好。
Q=cm△t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的本领越强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白天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的温度升高的少,砂石的温度升高的多;夜晚放热,海水温度降低的少,而砂石的温度降低的多。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大。
思考2、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很大,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这是什么原因?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物质的比热容越大,温度越难改变。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傍晚灌水,因水的比热容大,放热降温慢,防止秧苗受冻;白天放水,因泥土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利于秧苗生长.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 J的热量.如果将水倒掉一半,则剩下一半水的比热容将为 J/(kg。℃)
练习:
8.4×105
4.2×103
2.将质量相同的铜、铁、铝块放在沸水中很长一段时间后取出,迅速放在0℃的冰块上(冰块足够大),则能够使冰块熔化最多的是(C铝>C铁>C铜) ( )
A.铜块 B.铝块 C.铁块 D.一样多
B
3.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谁升温多?谁的末温高?(c铜把他们放在一起,热量会从哪个物体传向哪个物体?
4.相同质量的铜和铝,初温相同,放出相同的热量后,谁降温多?谁的末温高?(c铜把他们放在一起,热量会从哪个物体传向哪个物体?
铜块升温多,铜块的末温高
热量由铜块传给铝块
铜块降温多,铝块的末温高
热量由铝块传给铜块
5.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谁的比热容大?
A B
答案:B液体的比热容大.
1、比热容的定义式及其变形公式:
课堂小结
Q吸=cmΔt
Q放=cmΔt
2.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含义
(1)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的本领越强
(2)比热容反映了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物质的比热容越大,温度越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