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玉林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03 20: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玉林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2分×15题,共30分)
1.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在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稳态主要是机体内的细胞通过复杂、有序的酶促反应来维持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静止状态的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血浆的PH值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B.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C.CO2是人体细胞呼吸的产物,不参加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的影响小于细胞内液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III、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4.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
C.安静状态时,交感神经占据优势
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B.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在限
C.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D.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6.我国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发现河豚毒素可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a+通道蛋白结合,从而阻断了Na+流入神经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豚毒素通过抑制细胞呼吸而阻断Na+内流
B.河豚毒素可使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明显减小
C.河豚毒素不会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D.河豚毒素可能会抑制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7.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语言功能一样,学习和记忆也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
B.语言、学习和记忆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会导致无法听见别人说话
D.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8.关于促胰液素发现的科学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
B.促胰液素能够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C.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D.胰液的分泌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9.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会感觉“热辣烫口”。在口腔或皮肤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香草酸受体,它能被辣椒素或高温刺激激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辣椒素与香草酸受体结合后,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B.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的反射活动中,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疼痛
C.有人吃辣椒会大汗淋漓且面部发红,原因是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D.吃辣椒后进入低温空调房降温,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在寒冷条件下散失的热量比产生的热量更多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不通过胰岛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降低血糖浓度
D.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加强,尿量减少
1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可反复使用
B.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迅速,体液调节较缓慢
D.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比较长
1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错误的是( )
A.淋巴T细胞在骨髓产生并迁移到胸腺发育成熟
B.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C.抗体、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在体液中发挥免疫作用
D.抗原呈递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13.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会发生休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
B.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C.初次接触青霉素就会引起机体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D.青霉素再次进入机体,会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14.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在骨髓中有大量T细胞生成并发育成熟的结果
1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方式和反射弧,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B.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二、不定项选择题(3分×5题,共15分)
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
16.根据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泌尿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17.抑郁症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产生的重度消极情绪得不到缓解而形成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羟色胺进入突触间隙不需消耗神经元代谢提供的能量
B.5-羟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发生障碍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
C.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ATP水解来阻止回收5-羟色胺
D.抑郁症患者体内某些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含量可能比正常人的多
18.甲状腺激素(TH)是一种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激素。如图为TH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图中虚线所示情况是否存在,进行了相关实验。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较为合理的是( )
A.实验组:切除垂体,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切除垂体,注射等量的TSH
B.实验组:切除垂体,注射适量的TSH;对照组:切除垂体,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C.实验组: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的TSH
D.实验组: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TSH;对照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9.下列有关免疫学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根除了天花这种传染病
B.注射一定量的细胞因子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C.新生儿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可避免各种疾病的侵扰
D.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相关器官,可解决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问题
20.在特殊情况下,人体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图1)。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图中的抗体均能阻碍相应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
B.图1中抗体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图2中抗体是由垂体合成的
C.上述两种疾病患者均可通过注射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来缓解病情
D.与正常人相比,图2患者体内激素X含量增加,激素Y含量减少
三、非选择题(共5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21.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体液中的电解质是一些阳离子和阴离子,组织液和血浆中的电解质、蛋白质的含量分别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相同”或“差异较大”)。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若监测到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肝酶浓度明显高于参考值,则说明患者的________________。血液生化检查中,每种化学成分的参考值是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表示人体某器官(X)参与稳态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A-E表示相关激素,①~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X器官是______________,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导致E分泌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升高。
(2)受到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冲动沿神经传到器官X,经激素A的作用使血液中B含量将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保证了体内的B含量不至于过高,可见激素B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____调节,激素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器官X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______使图中胰岛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_激素,使血糖浓度上升,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
23.为研究神经的兴奋传导,研究人员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剥制了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图甲)。将该标本置于合适的溶液中,它可以保持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图甲的a点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引起用腓肠肌收缩,这种收缩反应能不能叫反射?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亚显微结构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如图乙中____________(填数字),作用机制是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填数字)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引起B兴奋。吸食可卡因上瘾主要是因为可卡因会使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失去______________的功能,引起一系列有害的影响,最终导致上瘾。
(3)图丙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若①为感受器,刺激a点,图中产生兴奋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可观察电流计的偏转次数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研究表明,新冠肺炎(COVID-2019)是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RNA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该病毒。如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为____________免疫的基本过程,经细胞a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____________,再传递给细胞b(是____________细胞),分裂、分化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当新冠病毒侵入患者细胞时,仅靠图中过程不能清除,需要启动_____________免疫。该免疫的效应阶段起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该细胞由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3)科研工作者已成功研制预防新冠肺炎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疫苗需要接种2~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4)目前针对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有效途径。除了注射疫苗外你还有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5.癌症治疗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手术+化疗+放疗,第二次是靶向治疗,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科学家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用以奖励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第三次革命)上的重大贡献,请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发现,人体内与癌症相关的基因高达100多个,但必须是多个__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的全部特征,据统计,人可能每天有50—100个细胞发生癌变,而正常免疫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功能能有效控制癌细胞在体内的数量。
(2)免疫治疗常用到全称为自然杀伤力细胞的NK细胞,这是一种淋巴细胞,与T细胞和B细胞都起源于_____________。艾利森和本庶佑在研究中发现:NK细胞利用其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来识别并保护正常细胞(如PD—1就是这些蛋白质中的一种,它能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但是某些癌细胞常常具有免疫逃逸现象。机理是癌细胞表面具有PD—L1,能与NK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如图1所示,从而逃过NK细胞的追杀。根据这理论,科研团队开发出PD—1抑制剂类药物,能阻断PD—1的结合,从而使NK细胞可以清除癌细胞(原理如图2所示)。NK细胞的PD—1和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
(3)PD—1免疫治疗给许多癌症病人带来生的希望,但是在治疗中发现,PD—1免疫治疗对有些种类的癌症却基本没有疗效,请分析药物无效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免疫疗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自身免疫性肠炎、肺炎、狼疮皮肤病等副作用,请运用相关免疫知识解释副作用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林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分×15题,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B B D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D B D
二、不定项项选择题(3分×5题,共15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BCD ABC C ABCD BC
三、非选择题(共5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21.(7分)(1)基本相同,差异较大(换顺序不得分)(2分) 因为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2分)
(2)肝细胞受损 内环境中的成分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分)
22.(12分)(1)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细胞外液渗透压
(2)③④ 分级调节和反馈(2分) 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2分)
(3)交感神经 A 胰高血糖素 神经-体液
23.(13分)(1)不能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没有完整的反射弧(2分)
(2)细胞体或树突(2分) ③ ② 递质-受体 回收多巴胺
(3)b c 2 神经纤维上的局部电流顺次通过两个电极,指针偏转两次(2分)
24.(14分)
(1)体液 细胞表面 辅助性T 新的辅助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2)细胞 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2分)
(3)主动免疫 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2分)
(4)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多运动等(2分)
25.(9分)(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2分) 免疫监视 (2)造血干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这些癌细胞开启了另外的免疫逃逸通道(或有另外的受体蛋白被NK细胞识别或NK细胞的PD-1蛋白结构改变或肿瘤体积太大)(2分) 抑制剂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正常细胞,对正常细胞进行攻击(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