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
游历童话王国
8.卖火柴的小女孩
9.
11.一块奶酪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知识达标
1、复习易错字及形近字
2、整理生词和四字成语
3、整理易错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
4、8-11课文中重点句子及中心思想
5、8-9-10课课时练三篇课外阅读
融(róng)化 剩(shèng)下 睁(zhēng)大
摇晃(huàng) 缩(suō)小 根茎(jīng)
拆(chāi)开 咱(zán)们 嚼(jiáo)着
稍(shào)息 几(jī)乎 答(dā)应
拼(pīn)命 嘀(dí)咕 禁(jìn)令
电锯(jù) 煤(méi)碳 燃(rán)烧
推(tuī)掉 偷(tōu)窃 可怜(lián)
牙齿(chǐ) 宣(xuān)读 眯(mī)眼
蹭(cèng)来蹭去
易读错的字
易错字:
剩:第十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睁:右边的“争”第四笔横要写得长一些。
诉:右边的部分有“丶”,不要丢掉。
怜:右边是“令”,不是“今”。
算:部首是“ ”,中间是“目”。
等(等着) 由(由于) 泪(泪水)
寺(古寺) 油(石油) 汨(汨罗江)
剩(剩下) 睁(睁眼) 砍(砍树)
乘(乘车) 争(争气) 吹(吹风)
并(并且) 喊(叫喊) 刚(刚才)
拼(拼命) 减(减法) 钢(钢铁)
形近字:
(1)必须掌握的词
寒冷 离开 一定 原野 发生 剩下 树根 斧子 山谷 火柴 村子 煤油灯 告诉 灯火 接着 旅行 要好 咱们 草堆 作声 答应 做梦 可怜 来得及 救命 拼命 大吃一惊 马上 消化当然 刚才 知觉 光亮 眼泪
词语整理
2、词语归类
①拟声词:吱吱嘎嘎
哗哗啦啦 叮叮当当 叮叮咚咚 滴滴答答 淅淅沥沥
②第二、四个字为反义词的词语:争先恐后
出生入死 承上启下 舍近求远 口是心非 翻天覆地 转败为胜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③含有数字的词语:七上八下 四面八方
九牛一毛 一丝一毫 一落千丈 三心二意 四分五裂 五湖四海 五光十色
④量词
一棵树 一个农夫 一把斧子 一块奶酪 一把椅子 一头黄牛 一只蟋蟀
一团草 一次旅行 一个喷嚏 一盏煤油灯 一片小叶子 一辆手推车
⑤动词
钻出地面 闭上眼睛 贮藏食物 打喷嚏 集合队伍 搬运粮食
⑥修饰词
寒冷的冬天 很大的工厂 很远的地方 高大的树 真正的农夫 美丽的 木地板 可怜的红头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切(qiē)(切开)(qiè)(一切) 倒(dǎo)(倒下)(dào)(倒立)
难(nán)(为难)(nàn)(苦难) 调(diào)(调动)(tiáo)(调剂)
卷(juǎn)(卷起)(juàn)(试卷) 处(chǔ)(处罚)(chù)(到处)
答(dá)(回答)(dā)(答应) 几(jǐ)(几个)(jī)(几乎)
应(yìng)(答应)(yīng)(应该) 稍(shāo)(稍微)(shào)(稍息)
多音字:
寒冷-严寒 必须-务必 融化-溶化 一定-必定 知道-知晓 声音-声响 舒服-舒适 拂动-摇动
包裹-包扎 调皮-顽皮 费力-费劲 满意-满足
舒展-伸展 旅行-旅游 要好-亲密 急忙-慌忙
贮藏-储藏 悲哀-悲伤 勇敢-勇猛 知觉-感觉
光亮-光明 集合-聚合 嘀咕-嘟囔 诱人-迷人
趁机-借机 毅力-意志 依旧-依然 牵挂-挂念
犹豫-迟疑 暖洋洋-暖烘烘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近义词: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朋友→敌人 一定→可能 寒冷→炎热
融化→凝固 点燃→熄灭 舒服→难受
高大→矮小 调皮→老实 费力→省力
美丽→丑陋 舒展→蜷缩 犹豫→果断
悲哀→欢喜 勇敢→懦弱 集合→分散
吞→吐 凉快→闷热 消失→出现
暖洋洋→冷冰冰 笑眯眯→气冲冲
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反义词
词语搭配:
【形容词搭配】
(很远很远)的地方 (寒冷)的冬天 (细细)的根 (高大)的树
(开心)的样子 (小小)的阳台 (年轻)的农夫 (美丽)的木地板
(要好)的朋友 (勇敢)的蟋蟀
【量词搭配】
一(盏)煤油灯 一(个)农夫 一(辆)手推车 一(棵)树
一(头)大黄牛 一(次)旅行 一(只)小蚂蚁 一(块)大奶酪
【动词搭配】
(睁大)眼睛 (钻出)地面 (执行)命令 (搬进)洞里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重点句子:
8.《卖火柴的小女孩》:
①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②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③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9.《那一定会很好》:
(1)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①“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②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③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哭起来。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④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11.《一块奶酪》:
(1)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低估:“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2)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中心思想:
1.《卖火柴的小女孩》:本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启示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2.《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写的是一路种子的生命历程,赞扬了种子有理想有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精神。
3.《在牛肚子里旅行》:主要写了红头在朋友青头的鼓励帮助下侥幸脱险的故事,赞扬了青头临危不惧、重情重义、机智的品质。
4.《一块奶酪》:主要讲了蚂蚁队长带领一群蚂蚁搬运食物的故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关爱弱小的品质。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对比
自我牺牲
深切同情
C
4
课外阅读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告别
大概
激动
小驯鹿的爸爸
善良、耐心、真诚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大
大
吃
空
如
洗
仆 仆
高
烈
恍 然
早
黑
精
细
③
友善
找到了,字条上的字让他明白了人生的道理,让他最终成了富商,是真正的宝藏。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富翁明白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会有收获,不经受挫折与磨难,也不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勤俭是致富的根本,挫折是进步的台阶。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财富,不经受挫折与磨难,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推荐阅读
推荐篇目:[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也是世界上有名的童话作品集之一。他将民间传说、道德说教和幽默诙谐与他自己的非凡想象力结合起来,创作的童话故事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年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创作体裁属于童话,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作业布置
1、默写42页日积月累一遍,错一背五。
2、整理42页口字旁的字并分类。
3、根据语文书40页习作要求,编童话故事。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习题性较大
《不懂就要问》:1、为什么说孙中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勇敢的提问难能可贵?
2、文章的第4~6自然段,先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