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物理 第4章 原子核 单元测试1(教科版选修3-5)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高中物理 第4章 原子核 单元测试1(教科版选修3-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2-14 21:0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章 原子核 单元测试1
一、选择题:(6*12=72分)
1.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 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
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C)吸收光了,放出能量 (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3.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的光线为(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4.一个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的光子频率数目最多为(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5、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B.氢原子的能量增大
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6、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 )
A.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B.发出波长为的光子
C.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D.吸收波长为的光子
7、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用13.6eV的光子照射 B.用15eV的光子照射
C.用10.2eV动能的电子碰撞 D.用15eV动能的电子碰撞
8、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13.6eV B.3.4eV C.10.2eV D.12.09eV
9、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伦琴发现了X射线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10.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谱是连续光谱
B.炽热的钢水和发光的白炽灯的光谱都是线状谱
C.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线状谱和吸收光谱,不能用连续光谱
D.我们观察月亮射来的光谱,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
11、当用具有1.87 eV能量的光子照射n=3激发态的氢原子时,氢原子:( )
A. 不会吸收这个光子
B. 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的动能为0.36 eV
C. 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零
D. 吸收该光子后不会被电离
12.玻尔的原子模型在解释原子的下列问题时,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不同
的是( )。
(A)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电子与核之间的静电引力
(B)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C)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不同
(D)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的静电引力不同
二.计算题(2*14=28分)
13.(8分)用波长为λ=50nm的紫外线能否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电离后的电子速率将是多大?(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13.6eV,电子质量为0.91×10-30kg)
14.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第一轨道上运动时,能量E=-13.6eV,轨道半径r1=0.53×10-10m.这时电子运动的动能是多少电子伏 电势能是多少电子伏 试计算电子在该轨道上运动时的等效电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12=72分)
1.(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2.(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3. (D)6条
4.(C)3条
5. D.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6. D.吸收波长为的光子
7.C.用10.2eV动能的电子碰撞
8. D.12.09eV
9.A.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C.伦琴发现了X射线
10. C.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线状谱和吸收光谱,不能用连续光谱
11.B. 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的动能为0.36 eV
12.(B)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二.计算题(2*14=28分)
13.(8分)能, 2.0×106m/s
14.(13.6eV,-27.2Ev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