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
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 、 、 等。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
3.渗水性最强的土壤是 。
4.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 。
5.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 ,说明物体运动得 。
6.大团、堆积的云告诉我们,今天可能会 。
7.确定和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 、 和 。
8.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 和 。
9.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叫 ,也叫 。
10.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三次测量的数据都不一样,我们应该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小红要做个雨量器,我建议小红选择下面的容器( )制作。
A. B. C. D.
12.图中括号所指的科学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漏斗
13.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假说是( )
A.月球表面隆起 B.陨石撞击形成
C.火山爆发形成
14.在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杯子中的水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15.与图中所示天气相符的是( )
A.晴 B.大雨 C.大雾
16.制作水火箭时,用( )做模拟实验来研究水火箭的动力问题。
A.乒乓球 B.水 C.气球
17.下列植物的种子靠风力传播的是( )
A.苍耳 B.豌豆 C.蒲公英
18.将冰箱里取出的可乐放置一段时间后,其瓶壁上的“小水珠”来自( )
A.瓶内渗漏 B.冰箱 C.外界空气
19.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0.下列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根的是( )
A.萝卜 B.红薯 C.莲藕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判断对错)
22.列车从某站向南开,在1小时内,运行的距离越短,速度越快。 (判断对错)
23.生长在水下的植物不需要阳光。 (判断对错)
24.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判断对错)
25.我们周围的空间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判断对错)
26.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判断对错)
27.蜗牛没有牙齿。 (判断对错)
28.海水的潮涨潮落受月球引力影响。 (判断对错)
29.空气有时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会占据空间。 (判断对错)
30.干瘪的气球和充气后的气球质量是一样的。 (判断对错)
四、连线题。(共10分)
31.(10分)将下面的月相和每月出现的时间用线连起来。
二十六 二十四 十五 初三 初七
五、图形题。(共12分)
32.(12分)请注明蚂蚁的触角、头、胸、腹、足。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33.(6分)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
34.(6分)写出固体和液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5.(8分)植物的叶有生命吗?它们是怎样生长变化的?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0分)
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 温度 、 搅拌 、 颗粒大小 等。
【分析】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拌都能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其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解答】根据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搅拌、颗粒大小等。温度越高、搅拌、颗粒越小,溶解越快;反之,溶解越慢。
故答案为: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 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 。
【分析】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解答】要是物体站着不动,太阳东升西落这种情况,其规律是影子先由长边短,由淡变清晰,到正午时分,影子在物体底部,最短,且最清晰,过了午后后,影子渐渐的由短变长,由清晰变模糊,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最短;相反。
3.渗水性最强的土壤是 沙质土 。
【分析】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解答】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所以渗水性最强的是沙质土。
故答案为:沙质土。
4.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 发电 。
【分析】太阳照射着地表的不同区域,空气受阳光的照射后,就造成了有的地方空气热,有的地方空气冷。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了周围的冷空气之上;而冷空气比较重,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于是空气就发生了流动现象。
【解答】空气的流动产生风,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风力发电,所以现代人已经掌握了利用空气流动发电的技术。
故答案为:发电。
5.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 少 ,说明物体运动得 快 。
【分析】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解答】在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它运动的越慢。
故答案为:少;快。
6.大团、堆积的云告诉我们,今天可能会 雷阵雨 。
【分析】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解答】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大团、堆积的云告诉我们,今天可能会雷阵雨。
故答案为:雷阵雨。
7.确定和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 参照物 、 距离 和 方向 。
【分析】根据物体的位置的确定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确定和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参照物、距离和方向。
故答案为:参照物、距离、方向。
8.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 温度 和 湿度 。
【分析】装蚕卵的纸盒应干净、无异味、孵化时要防雨淋,防日晒和高温,切忌接触有毒物质。蚕卵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在22℃﹣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蚕卵孵化的时间约为10天。
【解答】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高温和干燥。
故答案为:温度;湿度。
9.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叫 转动 ,也叫 旋转运动 。
【分析】根据转动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叫转动,也叫旋转运动。
故答案为:转动;旋转运动。
10.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三次测量的数据都不一样,我们应该 取三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
【分析】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要取几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避免一次偶然性。
【解答】根据对测量的认识,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要取三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以免出现偶然性。
故答案为:取三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小红要做个雨量器,我建议小红选择下面的容器( )制作。
A. B. C. D.
【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解答】小红要做个雨量器,我建议小红选择下面的容器直筒透明杯子制作。
故选:C。
12.图中括号所指的科学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漏斗
【分析】根据过滤装置的认识可知,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用来承载漏斗和烧杯,过滤纸完成过滤,玻璃棒导流。
【解答】根据过滤实验的认知,过滤需要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通过观察图中图中括号所指的科学仪器是烧杯。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3.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假说是( )
A.月球表面隆起 B.陨石撞击形成
C.火山爆发形成
【分析】环形山通常指月球表面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解答】主张陨石撞击的人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巨大的陨星、流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洗刷与激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至今,这是目前公认的环形山的成因。
故选:B。
14.在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杯子中的水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分析】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蒸发现象强烈,大量的水会散失到空气中。
【解答】在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杯子上方有“白汽”,这就是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大量的水散失到空气中,所以杯子中的水量会减少。
故选:B。
15.与图中所示天气相符的是( )
A.晴 B.大雨 C.大雾
【分析】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解答】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有影响,也会对工业特别是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分析图片可知,是晴天,A符合题意。
故选:A。
16.制作水火箭时,用( )做模拟实验来研究水火箭的动力问题。
A.乒乓球 B.水 C.气球
【分析】依据制作水火箭时的模拟实验分析解答。
【解答】制作水火箭时,用气球做模拟实验来研究水火箭的动力问题。气球中的空气向下喷出,气球向上飞出,气球靠空气的反冲力前进。
故选:C。
17.下列植物的种子靠风力传播的是( )
A.苍耳 B.豌豆 C.蒲公英
【分析】靠风力传播种子的种子的特点:种子很轻或有类似翅膀的结构。
【解答】根据对种子传播方式与结构相适应的认识,蒲公英的种子很轻,有绒毛状小伞,靠风力传播。苍耳的种子有小刺,容易附着在动物身上,靠动物传播。豌豆的豆荚成熟后爆裂,种子借助弹力传播出去。
故选:C。
18.将冰箱里取出的可乐放置一段时间后,其瓶壁上的“小水珠”来自( )
A.瓶内渗漏 B.冰箱 C.外界空气
【分析】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滴,是凝结现象。
【解答】将冰箱里去除的可乐放置一段一时间后,其瓶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饮料瓶变成小水滴的凝结现象。
故选:C。
19.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分析】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当气温降到0℃一下,水会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变大。
故选:A。
20.下列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根的是( )
A.萝卜 B.红薯 C.莲藕
【分析】块茎和块根的区别是块茎上有芽眼,块根没有。
【解答】根据对植物器官的认识,萝卜、红薯都是植物的根,莲藕上面有芽眼,属于植物的茎。
故选:C。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判断对错)
【分析】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解答】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故答案为:√
22.列车从某站向南开,在1小时内,运行的距离越短,速度越快。 × (判断对错)
【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解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列车从某站向南开,在1小时内,运行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23.生长在水下的植物不需要阳光。 × (判断对错)
【分析】一般来说,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适度阳光、空气和适量水分。
【解答】生长在水下的植物不需要阳光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4.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 (判断对错)
【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解答】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它运动的越慢,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则它运动的越快。
故答案为:√。
25.我们周围的空间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具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解答】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是在刮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空气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具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我们的周围并不是真正的空着,而是充满了空气。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26.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解答】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是真实存在的。
故答案为:×。
27.蜗牛没有牙齿。 × (判断对错)
【分析】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多颗牙齿。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
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解答】根据对蜗牛的认识,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有26000多颗牙齿。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8.海水的潮涨潮落受月球引力影响。 √ (判断对错)
【分析】物体和物体之间都有吸引力,太阳、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作用。海水的涨落主要受月球引力的影响。
【解答】月球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导致了地球潮涨潮落。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
29.空气有时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会占据空间。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
【解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故答案为:×。
30.干瘪的气球和充气后的气球质量是一样的。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解答】通过实验可知,干瘪的气球和充气后的气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的示数不同,充气后的气球重量要大于干瘪的气球,说明空气具有质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四、连线题。(共10分)
31.(10分)将下面的月相和每月出现的时间用线连起来。
二十六 二十四 十五 初三 初七
【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解答】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是蛾眉月,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农历初七、八是上弦月的月相,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字;农历十五的月相是满月,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农历二十四的月相与下弦月相似,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象个反D字;残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形状象C字。
故答案为:
五、图形题。(共12分)
32.(12分)请注明蚂蚁的触角、头、胸、腹、足。
【分析】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解答】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蚂蚁属于昆虫,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蚂蚁各部分的名称如图:。
故答案为: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33.(6分)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
【分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解答】植物需要水、阳光、空气、营养才能正常生长。这是植物的共同特征之一。
故答案为:植物需要水、阳光、空气、营养才能正常生长。
34.(6分)写出固体和液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解答】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固体和液体的相同点:都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固体和液体的不同点:固体有确定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故答案为:固体和液体的相同点:都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固体和液体的不同点:固体有确定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35.(8分)植物的叶有生命吗?它们是怎样生长变化的?
【分析】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叶子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嫩芽长成小小的嫩叶,然后慢慢地长大,变老,枯黄死去。
【解答】植物的叶有生命。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植物的叶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故答案为:
①植物的叶有生命。②植物的叶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