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1917年,《新青年》发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指出国人的头脑仍然装满“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该文作者应是(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张謇 D. 陈独秀
2.(1分)“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领导这场理性批判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B.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康有为
C. 陈独秀 李大钊 邹容 胡适 D.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陈天华
3.(1分)组图的四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A. 维新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
4.(1分)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以下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推行文学革命
②高举“自强”“求富”大旗
③呼吁变法图强
④提倡民主与科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1分)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
A. 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 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 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 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6.(1分)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民主与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7.(1分)如图所示中的《青年杂志》创办于1915年,后改名为《新青年》。该杂志发表了大量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和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的文章,这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 改变了五四运动的中心 B. 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C. 促进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D. 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思想武器
8.(1分)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 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9.(1分)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
A. 成为了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C. 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0.(1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为救亡图存,中国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近代化探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 戊戌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运动
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11.(1分)陈独秀将新文化运动中的两大口号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能够救中国。这两大口号是( )
A. 民主和共和 B. 民主和科学 C. 自由与平等 D. 民主与法制
12.(1分)“本志(某书籍杂志)……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材料中的杂志指的是( )
A. B.
C. D.
13.(1分)(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饱受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已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与上述材料中“吾人最后之觉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
14.(1分)“一曰,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这可能出自( )
A. 《敬告青年》 B. 《文学改良刍议》
C. 《狂人日记》 D. 《庶民的胜利》
15.(1分)依据下面时间轴的内容,判断这个历史人物是( )
A. 李鸿章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16.(1分)如图所示杂志由群益书社发行,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其创办者参与的活动还有( )
A.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B. 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C.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D. 发表《狂人日记》揭露吃人的社会
17.(1分)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①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 戊戌变法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③ 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建制度
④ 新文化运动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1分)某同学参观关于“近代化探索”的图片展,在某展区看到了以下四幅人物图片,可知该展区的宣传主题是( )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武昌起义
19.(1分)“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了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 出版业落后,书籍甚少,只有《新青年》可读
B. 《新青年》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C. 《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
D.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0.(1分)“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为此,知识分子掀起了(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21.(14分)小日记折射大时代,大时代期待新青年。品读日记,回答问题。
俞秀松的日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九点到(陈)独秀家,将(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他,我们谈些译书的事,总该忠实精细。
(1920年6月28日) 万慧芬的日记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
(我要)坚持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多开动脑筋,站稳立场,帮助贫雇农彻底翻身,一定要胜利完成土改。
(1951年11月26日)
1.根据日记指出影响俞秀松的新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推动这一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
2.阅读万慧芬日记并结合所学,简述她参与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意义。
3.某校开展“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辩论赛,双方辩题如下:
正方观点:青年成长的关键是把握时代的脉搏。
反方观点:青年成长的关键是修炼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请选择其中一方观点撰写一份辩论词。(要求:联系三位青年日记的内容,事理结合,逻辑清晰)
22.(7分)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都,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古都。古都北京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近代中国民族抗争的爱国事迹及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风云。
1.火烧圆明园和残杀义和团战士分别是哪两次列强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2.这两次列强侵华战争中分别出现了哪两次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
3.梁启超与康有为发动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95年在北京发生的什么事件?
4.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如果想了解运动的内容,应当查阅什么报刊杂志呢?
23.(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多元史观看近代中国的探索抗争表:
史观 观点
革命史观 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态度作为衡量近代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在反抗外来侵略和探索救国道路成功与否、进步与否的主要标准。
现代化史观 近代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和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不断推进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文明史观 从西学东渐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的探索有着借鉴性和层次性。
全球史观 在全球视野下对中国探索抗争史定位,并横向比较。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中的重要事件;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摘编自李晓霞《多元史观下近代中国的探索抗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西学探索的层次性。
2.阅读以上材料,任选表4中两个史观,拟定一个有关近代中国探索抗争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17年,《新青年》发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指出国人的头脑仍然装满“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可知,该文作者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的,主张改变人们的思想,所以该文作者是陈独秀,D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项;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张謇,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排除C项。
故选D项。
2.【答案】A;
【解析】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据“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场理性批判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邹容、陈天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相关史实。
3.【答案】C;
【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属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是推行文学革命、提倡民主与科学。“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维新派呼吁变法图强,排除含有②③的选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A;
【解析】据“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可知,这说明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观念革新,女子逐渐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D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与杰出人物决定社会发展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的主张;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其施政纲领。变法维新是1898年维新派发起的一场变法运动。民主与科学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所以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探索出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特点,由表及里层层替进,逐渐深入的过程。
7.【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中的《青年杂志》创办于1915年,后改名为《新青年》。该杂志发表了大量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和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的文章,这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不久也迁往北京。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A;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专制和落后,主张科学、合作精神,深受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D项正确;戊戌变法当时已经失败,排除A项;当时是民国初期,封建王朝已经覆灭了,排除B项;材料没有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信息,排除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解答该题的关键时注意题干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表述正确;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运动,故B表述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表述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但是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D表述错误。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D;
【解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并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明确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杂志指的是《新青年》,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新青年》的相关史实。“德先生、赛先生”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新青年》的相关史实。
13.【答案】A;
【解析】由“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饱受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已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制度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改变人们的思想。为改变人们思想,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答案】B;
【解析】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B符合题意;A的作者是陈独秀,C的作者是鲁迅,D的作者是李大钊,与题意不符。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识记胡适发表的文章。
知道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15.【答案】D;
【解析】1921年的中共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1915年,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陈独秀。掌握陈独秀的历史贡献。
本题以陈独秀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6.【答案】C;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7.【答案】D;
【解析】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戊戌变法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化的探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化的探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C;
【解析】图中人物分别是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因此图片展的主题是新文化运动。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9.【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新青年》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C;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不久陷入政治混乱之中,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制度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改变国民的思想,为此,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1.【答案】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青年成长的关键是把握时代的脉搏;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青少年的成长,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和人民利益联系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大胆创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中实现个人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相关史实。
22.【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
本题以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3.【答案】层次性: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点:近代中国的探索抗争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论述:1840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此同时中国人民不断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地主阶级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在自强、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一批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成为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1895 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派进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结论:近代中国的探索抗争,促进中国民族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解析】
本题以“多元史观看近代中国的探索抗争表”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西学探索的层次性、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史实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中国西学探索的层次性、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史实以及影响等知识。
第 5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