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 一二 九运动 D. 九一八事变
2.(1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1940年2月,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是( )
A. 左权 B. 谢晋元 C. 张自忠 D. 杨靖宇
3.(1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 西安事变 B.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重庆谈判
4.(1分)周恩来说:“这次事变,中共并未参与。只要蒋先生抗日,共产党当全力以赴,并号召全国拥护国民政府,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材料中周恩来所指的“事变”发生于( )
A. 1931年9月18日 B. 1935年12月9日
C. 1936年12月12日 D. 1937年7月7日
5.(1分)关系到“九一八”事变的李顿调查团档案,在日内瓦“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中被发现。该档案详细记录了“九一八”事变直接相关人士的谈话记录、调查团在东北的实地调查和询问日军高层的记录。该档案的发现( )
A. 表明二战由这一事变开始 B. 体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 为研究此事变提供史料依据 D. 西方调查团缺乏可信性
6.(1分)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事件是( )
A. 伪满洲国建立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7.(1分)沈阳的崇山路段与柳条湖街的交汇处的柳条湖地区,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地方。如今这里既是交通枢纽,又是商业繁荣之地,成为了沈阳市版图上重要的一块。关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是因为发生了(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 二八事变 C. 华北自治运动 D. 七七事变
8.(1分)下列历史人物中,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
A. B.
C. D.
9.(1分)照片和遗址是历史的见证。图中的人物和建筑共同见证了( )
A.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 全面内战的爆发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 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0.(1分)《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中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这说明西安事变( )
A. 具有争取抗战和民主的目的 B. 表达了七七事变之后人民的心声
C. 试图推翻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D.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1.(1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下列史实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A. 华北自治运动 B. 迁都重庆 C. 解决西安事变 D. 武汉会战
12.(1分)八路军干部刘荣在日记中记载:“时年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事变,才知道还有个东洋鬼子,侵占咱们东北四省,先生说你们好好读书,长大了好救咱们的国家。我就很努力地学习,每学期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日记中的“事变”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13.(1分)电视连续剧《松花江上》的热播,引起了国人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关注。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4.(1分)茅盾在他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里有一段描写:“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使小说中的人物对东洋货态度纠结的历史事件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B. 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C.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15.(1分)五四运动和一二 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两次学生运动。两次运动的相同点是( )
A. 都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中国共产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C. 都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 D. 都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16.(1分)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要求是( )
A.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B. 攘外必先安内
C. 增加军费,剿灭红军 D. 积极防共,消极抗日
17.(1分)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B. 中国国民党成为唯一的政党
C. 共同抗日成为全国共同意志 D. 蒋介石获释并重掌军政大权
18.(1分)1935年12月,天津《大公报》刊登了《北平数校学生昨举行请愿,向何部长提出六项希望》的通讯,通讯报道了北平各校学生发出抗日救国的怒吼声及其请愿后举行游行示威被捕的情况。与该通讯报道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一二 九运动 D. 七七事变
19.(1分)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地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 )
A. 中国传统体育有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 B. 七七事变后国人尚武意识被激发
C. 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D. 中国体育运动获得奥运优异成绩
20.(1分)如图是小明整理的学习卡片,由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一二 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21.(9分)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依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导致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为了适应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要求,决议规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年12月25日)材料二: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对蒋介石的态度是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在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材料三: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1.材料一中,蒋介石如何使民族危机加深?
2.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采取“逼蒋抗日”的方针。
3.中国共产党调整对蒋策略的依据是什么?“逼蒋抗日”方针取得了什么成果?
22.(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材料二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1.材料一描述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的影响?
2.材料二中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的组织者是谁?
3.材料二这一事件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材料二:“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1.材料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史称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报道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发动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4.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二 九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党中央派杨靖宇、周保中(白族)、李兆麟等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东北各抗日武装组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40年2月,杨靖宇在濛江县境内陷入日军重围,最后只身一人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杨靖宇,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杨靖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华清池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西安事变的情况以及影响。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只要蒋先生抗日,共产党当全力以赴,并号召全国拥护国民政府,结成统一战线。”可知,在此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
此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5.【答案】C;
【解析】谈话记录、实地调查和询问记录能证明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历史,“该档案详细记录了‘九一八’事变直接相关人士的谈话记录、调查团在东北的实地调查和询问日军高层的记录”的发现为研究九一八事变提供史料依据,故选C。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931年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
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和影响。
6.【答案】B;
【解析】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这就是日本有预谋制造的柳条湖事件,却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柳条湖地区”可知,这与九一八事变有关。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这就是日本有预谋制造的柳条湖事件,却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建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A项正确;贺龙、彭德怀、叶挺均没有赴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排除BC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本题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张学良与杨虎城”“西安事变谈判旧址”可知,图片谈判反映的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从民族利益出发,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符合题意,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是一二 九运动;全面内战的爆发是1946年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1945年的重庆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排除ABD。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西安事变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重点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共同负责救国”说明西安事变有争取抗战的目的,“容纳各党各派”“释放爱国领袖”“释放政治犯”说明又有争取民主的目的,A项正确;七七事变在西安事变之后,B项时序颠倒,排除B项;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抗日,并未有“推翻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之想法,C项夸大其词,排除C项;西安事变只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排除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安事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西安事变相关知识的把握。
此题主要考查了西安事变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C;
【解析】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要求联共抗日,停止内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西安事变。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目的、和平解决、意义。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西安事变,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2.【答案】A;
【解析】由材料“才知道还有个东洋鬼子,侵占咱们东北四省”可知,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这就是日本有预谋制造的柳条湖事件,却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1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里,沈阳近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日本有预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的标志。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此题主要考查的九一八事变,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可知,该事件与东北三省和日本有关,故C项正确。中日甲午战争虽然与日本有关,但是不涉及东北,故A项错误。南京大屠杀与东北三省无关,故B项错误。七七事变发生在华北境内,与东三省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考查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抗日战争爆发于1931年,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由此可排除 A、B、C。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和一二 九运动。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一二 九运动是1935年抗日救国的示威游行,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本题掌握五四运动和一二 九运动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16.【答案】A;
【解析】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停战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安事变爆发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17.【答案】C;
【解析】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共同抗日成为全国共同意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1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因为日本发动华北事变,1935年12月,北平爆发一二 九运动,数校学生举行请愿,向何部长提出六项希望,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C项正确;辛亥革命是推翻清朝统治,五四运动是反对北洋政府,七七事变是日本侵略者发动的,排除ABD三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一二 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此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掌握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
19.【答案】C;
【解析】由“1933年”可知,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由“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地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可以看出,体育界号召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材料反映的是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本题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0.【答案】D;
【解析】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扩大,蒋介石集团的利益受到日本侵略的威胁。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后,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西安事变,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1.【答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围剿镇压抗日爱国力量。;蒋介石虽有抗日的表示,但他仍坚持“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镇压抗日力量,没有“真正的准备抗日”。;民族矛盾是当时最主要的矛盾。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相关史实。
22.【答案】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解析】
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抗日战争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以及历史意义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以及历史意义等知识。
23.【答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周恩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
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第 5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