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3 19: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忆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讲述了作者的读书经历,述说了自己的读书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全文语言清新优美,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整篇文章完全是作者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作者在文章中所言“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由于所写内容和学生实际接近,文章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投入和情感共鸣,进而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道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时,我主要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读书主张。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卷”“着”“葛”,掌握难写字“津”“衰”“某”“凯”。(重点)
2.小组交流,从阅读书目、阅读时间、阅读方法三方面梳理作者的阅读经历,落实课后习题一的要素。(难点)
【教学流程】
一、简介作者,明确采访对象
1.谈话导入,明确采访对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采访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冰心的作品吸引了千千万万个小读者。她在89岁高龄的时候,深情地回忆了自己一生的读书经历。
2.同桌交流,了解采访对象
师:在采访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对于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哪个同学来介绍她?
【设计意图】在第一个环节,我们巧妙借助采访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在互相交流中对作家冰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做好采访准备
1.初读课文,明确采访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就要采访作家冰心了。首先,我们来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圈画难读字③交流难写字。
2.预习反馈,聚焦难读字
(1)生预习反馈,出示难读字词。
a.指名学生读,正音。
b.认读多音字“传”“卷”“着”“葛”
①传:有两个读音,chuán和zhuàn。读chuán时,可以组词“传说、传播”;读zhuàn时,可以组词“传记、自传”。
②卷:有两个读音,juǎn和juàn。读juǎn时,用作动词,可组词“卷尺、卷入”;读juàn时,可组词“试卷、手不释卷”。
③师播放多音字“着”的微课,学生跟读。
④区别多音字“葛”
师:“葛”有两个读音。文中的“葛”应该读第二声还是第三声?我们可以通过意思来区分。
3.出示难写字
(1)学写”津”
师:同学们,“津”字横画较多,我们借助小口诀“横画等距,主横突出”,努力把它写美观。(播放“津”的微课)除了“津”, 细心的你还发现哪些生字横画比较多呢?(同桌交流、汇报)
(预设:书写“衰”、“某”时,我们也可以遵循口诀)
(2)聚焦难字“凯”
师:我们看“凯”的书写视频,识记书写要点,注意右边横折斜钩的写法。
(3)教师范写以上生字,学生练写,评价修改。
三.默读课文,梳理采访信息
1.回顾方法,默读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现在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吧!
2.自由交流,分享收获
预设1:我知道冰心觉得《水浒传》这本书非常好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预设2:我知道冰心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三国演义》。
······
  3.学习梳理,整合信息
师相机小结:同学们说的信息有的是作者的读书经历、有的是读书感受,信息比较散乱。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梳理作家的阅读经历,一边梳理,一边确定我们的采访信息。
四、选好角度,丰富采访提纲
1.选好角度,尝试采访
师过渡:同学们,梳理信息有方法,采访人物也有方法。我们可以选好三个角度,分别是(阅读书目)、(阅读时间)和(阅读方法),再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梳理她在不同时间的阅读经历,一定会完成采访任务!
2.表格助力,梳理经历
师:小组内成员互相合作,共同梳理作家的阅读经历。
3.互动交流,尝试采访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借助表格梳理作家冰心的阅读经历,简洁明确,一目了然,非常棒!现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扮演作家冰心,其他人根据表格内容提出问题,努力当最棒的小记者吧!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阅读书目、阅读时间、阅读方法三个方面梳理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运用梳理信息的方法,初步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你们回去后,还要反复朗读课文,及时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下节课我们一起去解决!
六、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时间轴,回忆作者冰心的读书经历,探究作者眼中好书的标准。(重点)
2.借助表格等多种方式梳理文本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体会字里行间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及读书带给“我”的快乐。(重点)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自己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落实课后习题二的要素。(难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冰心奶奶非常热爱读书。现在,根据课文的时间轴,谁来说说冰心奶奶读了哪些书?(生发言)
2.布置学习任务
师:我们完成了第一项学习任务“梳理冰心自己的读书经历”。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完成两个学习任务,分别是“探究什么样 的书才是好书”,还有“读书究竟给冰心带来了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梳理课文的时间轴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按照要求提取文本信息,了解作者丰富的读书经历,为后面两个学习任务的有效实施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究好书标准
1.同桌交流,梳理作者“阅读感受”(课件出示)
2.分组汇报梳理成果
3.借助表格,明确好书标准
师过渡:冰心奶奶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她心中的好书有哪些标准?
(学生找出关键语句,展示交流)
(1)指名朗读。
(2)表格助力,梳理好书标准
三、互动交流,体会读书之乐
1.圈画语句,初品读书之乐
师:冰心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圈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读书给冰心带来的快乐。
2.小组交流,推选代表汇报
预设1:冰心奶奶通过读书,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预设2:冰心奶奶通过读书,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3.探讨交流,体会读书之乐(出示课后第2题)
预设1:读书让我增长了见识,我领略了许多雄伟的建筑,各式各样的奇人异事……
预设2:读书教我做人的道理,教我诚实守信,教我热心助人,教我善良、丰富、高贵……
预设3:读书能打发我的无聊,排遣我的寂寞,爸妈忙碌时还有书陪着我……
预设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4.小结反馈,共享读书之乐
师小结:你们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读书可以让我们长见识、懂道理、排解寂寞、提高写作能力等!爱读书的孩子一定很棒!正如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言,“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快乐的读书经历,加深对关键语句的理解,深入感受作者丰富的读书经历,从而落实本课课后习题二的要素。
四、课堂小结
师: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刘老师希望你们能够铭记冰心奶奶的读书建议,希望你们能够像单元导语图片中这位旅人一样,让好书带你领略大好河山,让好书点亮你的智慧,以书为侣,去感受书籍带给你们的独特快乐!
五、课后交流,议论读书方法
师:亲爱的同学们,古有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今有冰心奶奶这样读书。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读书方法?课后跟同学讨论,先说观点再写理由。我们下次举行读书交流会。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交流对作家读书方法的看法,鼓励他们先说后写,为读书交流会的成功开展奠定基础,有利于高年级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