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主题阅读写作:“读懂母亲的心”写作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主题阅读写作:“读懂母亲的心”写作指导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3 16:5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作文主题阅读·写作:读懂母亲的心
主题佳作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母亲的心就随着“我们”的心一起跳动。这种跳动持续着“我们”的生命。在这颗心的呵护下,“我们”健康茁壮成长,开始在自己的世界里驰骋、徜徉。而母亲的心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行走而放慢脚步。母亲的心是一颗滚烫的心,永远在“我们”的血脉和思想间跳动。你是否真正读懂过母亲这颗细腻而丰富的心呢?请你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以“读懂母亲的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思路点拨
1.抓住人物典型特征。
对人物的描写一定要抓住其典型特点,写出他与众不同之处。例如,《是谁爱着你的背影》一文表现了母亲的孤独落寞和对儿女的理解与牵挂。《给母亲梳头发》通过对比,表现了母亲年轻的美丽动人、任劳任怨和疾病缠身后的衰老孱弱,《写给母亲》则从“我”的角度,侧面表现母亲爱说、爱笑,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的特点。
2.综合运用多种描写。
写人物,一定要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有了细节描写,就有了画面感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例如,《是谁爱着你的背影》一文中,“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对“我”背影的留恋。《给母亲梳头发》一文描写“我”看母亲梳头一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运用了梳、扎、穿、盘、缠等动词,表现母亲梳头时动作的流畅麻利,更突出了年轻时的母亲的美丽动人;《写给母亲》一文中,通过幻觉来表现“我”对母亲的依恋,主要运用的是心理描写,比如“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还有《拥抱星辰拥抱你》中多处环境描写的烘托也是全文必不可少的点缀。
3.抒情议论画龙点睛。
要使文章有深度,我们需要在开头结尾的位置,适当加入一些凝练的抒情议论句。例如,《一生都在成长》一文结尾的“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她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既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主题;《母爱像棉花盛开》一文,这样结尾: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不仅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无私母爱的歌颂,也照应了标题。
范文1:
读懂母亲的心
王冠杰
母亲的心是一颗江河般的心,永远在我生命的旅程和感恩的快乐中流淌。
——题记
早已过午,太阳那耀眼的光芒变得柔和,轻轻笼住她可爱的孩子——地球,阳光浸进来,裹着忙着做晚饭的那个身影……洋洋暖意拨动着日光如弦,仿佛有那清宁的乐曲溢出来呢。
观母身·巧精
小时候,不懂母亲的心,只知母亲身材娇小,恰如一把短琴。母亲的五官很精致,两条细眉,一双眼不大不小,眼神犀利,有时却又很温柔。母亲很爱笑的,一笑便眯起了眼,好似多了两弯新月,而脸颊上却又是两个斟满醇酒的酒窝。还记得小时候,一家人去夕阳里散步。母亲在右,父亲在左,我在中间迈着小短腿,吃力的跟着父母。阳光细细打下,地上出现了三个小影子,像一个“凹”,短的则是年幼的我。前些日,我们一家三口在河边散步,脉脉斜晖下的影子还是一个“凹”,可矮的已变成了母亲。
母亲常常说叨:想像我儿时一样,一把便能把我抱起,从头笼到脚丫。一句话,让我听到了母亲的心。可时间回不去咯,接下来的路,我会牵着母亲的手,为她娇小的身子遮风挡雨。
听母音·铮鸣
母亲的噪音很亮,吼起来好似铮鸣的琴音,那一次,我深有体会,也进一步走近母亲的心。
那时已是二年级了,母亲怕我眼睛劳累,便为我准备了眼贴,我嫌麻烦,常常把没用的眼贴丢在垃圾桶,糊弄过去。纸包不住火,我终于被母亲发现了。母亲几乎炸毛,眉头隆起一块疙瘩,两条细眉用劲地拧在一起,脸上猛然烧起一片火海,每一次呼吸,都好似扑出一股热浪:“儿,你怎么就不知我的好意!你不贴就算了,为何还要撒谎!”母亲一下揭开了我的遮羞布,让我无处躲藏,母亲吼完,胸口一起一伏,整个人仿佛气得缩小了一半,眼里还噙着泪花。从此我也明白了:人生一世,切不可伤母亲的心。
解母心·柔韧
母亲的心性比常人还要坚强,有韧性。
母亲本是一名大学老师,为了照顾我,就辞了职。到了我三年级时,为了更好的教育,母亲就带我离开喀什到了成都。路途之遥,斩之;养育之苦,承之;分居不见,忍之。此中艰辛,何止万千?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指引着我。她曾真正面对过生活之苦,压力之大,孤独之深,莫助之难,然而她走过来了。母亲啊,我该如何报恩您?越万里之长路,过千日之孤独……您的坚韧,真的是我的榜样!
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恩,昊天罔极!爱之如琴,琴身巧精,琴音铮鸣,琴弦韧紧。母亲啊,你用岁月黑发为我铸肉身,铮鸣之音教我规矩,罔极之恩育儿子……
太阳羽化成了落日,阳光如血一般,涂满天际,一点点温暖着她的孩子,母亲拭去满脸的疲劳,推开门,高兴地喊了一声“儿,吃饭了……”
当世界很大的时候,母亲的心小到只容纳我一个人,当世界很小的时候,母亲的心大到装满整个河山。
亮点寻踪
本文巧思精巧,从母亲的娇小可爱的身体,写到母亲对我严格要求,到最后表现母亲为人的坚韧。由浅入深地去理解“母亲的心”,紧扣主题。中间用上了具体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还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使文章语言充满了典雅之美。同时,首位都用环境描写来营造氛围,烘托心情,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范文2
读懂母亲的心
严子会
母亲的心如同一篇散文,它散布在生活的各种零碎片段中,看似散乱无章。但回过头来,才发现她“形散神聚”,因为母心始终如一。
糖葫芦的笑容·浪漫的散文
母亲的心如同一篇浪漫的散文,记录着生活中的处处小美好。
电视机里的动画播了一遍又一遍,墙上的时钟响了一声又一声,可是楼道里仍无一点脚步声。我百无聊赖地躺在沙发上。“咔嚓—”门开了,我立马窜到门前,母亲笑眯眯地摸了摸我的头,她的眼睛好似一双小燕子,那眼角上微微的皱纹便是燕子尾巴,这燕子老是在滟滟的春水上打着旋儿。每次看到这灿烂的笑容,就仿佛感受到那正三月里的桃花,灿烂得蜜都要溢出来了!忽然,母亲从身后变出一个糖葫芦,说:“专门给你买的,慢慢吃,甜味才会化到心里哦……”说完,母亲又笑了,那三月里的桃花正红艳艳地绽放……我细细咀嚼着这份独属于母亲带给我的甜美,感受着母亲爱我的心。
母亲的心如浪漫散文,每一处的小惊喜都能治愈我的童年与一生。
滑板车的叮咛·哲理的散文
母亲的心如同一篇哲理的散文,严厉下也藏着一份温情。
我骑着滑板车,绕着小花园转了两圈,就骑出了院子。“不要骑到马路上!慢——点!”母亲站在阳台上晾衣服,探出头来说。我飞快地滑着,初夏的微风吹得人十分轻松,路边的麻雀随着我经过一只一只雀跃地飞起,小池塘里的青蛙也在一阵一阵地鸣叫。本就炙热的阳光透过树荫也已变得温柔。“砰——”或许是我太专注于欣赏景致了,撞到台阶摔倒了。隐隐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是谁 一只温暖的大手将我扶起,“叫你不听话!”是母亲。“啪——”母亲手上的衣架落在我的屁股上,打得我火辣辣的疼。“为什么要把我说的话当成耳旁风?”,我知道打在我身,疼在母心。母亲的心就像针眼儿一样小,我就像那条线,不管是我的冷暖温热、伤痛哀怨,都牢牢地串在她手心儿。
母亲的心深邃如哲理散文,需要我们慢慢品,细细回味。
晾衣杆的背影·平淡的散文
母亲的心如同一篇平淡的散文,倘若不去品读,就不会发觉她的独特。
周末的下午,母亲总是忙碌的,伴随洗衣机不断的轰鸣,开水壶的咕噜声,以及母亲在房里院里穿梭的脚步声,声声入耳,如同一支律动的协奏曲。无情的秋风又吹落了几件衣服,母亲只好放下手上的拖把,赶紧跑到阳台捡起衣服。只有一米五几的她,显然够不到那三米高的晾衣杆。只见她搬出那比她高出三个头的扶梯晾衣架,然后岔开脚,双手攀紧了杆子,稳稳地控制着那高高的晾衣杆,然后小心翼翼举起挂好的衣服,仰着头,眯着眼,四件衣服就像胜利的彩旗,在晾衣杆上自由地舒展了。母亲揉了揉脖子,回到房间继续拖地。这一切,太稀松平常了,以至于我们平时都没有察觉到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一直有母亲的付出与守候。母亲用她那颗细腻而温润的心,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园。
母亲的心如同散文般平平淡淡,细细咀嚼,才会发现: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离去的身影,把晨曦织成灿烂的云锦。
母亲的心如同一篇篇散文,它散而淡——它充斥在生活中难以察觉的小细节里;它短又长——它短到只需用“为我好”三个字形容,它又很长,长到要书写一生的光阴——母亲的后半生与我的前半生。
亮点寻踪
本文的标题和小标题是亮点,结构对称,自成一体又互相呼应。全文选取了三个生活小片段来解读母亲的心:甜美、严厉、细心。文章最吸引人的是细节描写,让读者通过描写去品读如散文般内敛深沉的母亲。结尾一句:它又很长,长到要书写一生的光阴——母亲的后半生与我的前半生。掷地有声,耐人寻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