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备考:如何写好新闻事件通讯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备考:如何写好新闻事件通讯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3 19: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作文写作备考:如何写好新闻事件通讯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新闻事件通讯。教材对“事件通讯”的定义是: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梳理本课内容要素,我们发现,想要写好一篇事件通讯,需要兼顾以下五个方面,简称“五大模块法”。
第一模块:叙进程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术语。指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每一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地址空间,是“执行中的程序”。进程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等特征。
寻找课文中动态运行的要素,会发现,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动作、信息的传递、关键事物的运动轨迹和参数变化都包含在这次舰载机着舰的进程内。
进程/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行为 信息传递 物体运行轨迹及参数
开端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 某海域·辽宁舰·甲板 甲板工作人员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最后一次检查阻拦索 塔台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发展 *时**分 某海域·辽宁舰·甲板; 天空中 辽宁舰官兵操纵航空母舰;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航向**,航速**节……” “请示下降高度!” “可以下降高度至***” “航向**,航速**”“明白!” 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高潮和结局 某海域·辽宁舰·甲板 “在两人时断时续的对话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迅速下滑”“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第二模块:绘场景。
这里特指新闻事件进程中的中心场景。
本事件包含三个中心场景。
一是辽宁舰甲板工作人员为此次舰载机着舰做准备工作的场景。简称准备场景。主要靠描写来展现。
二是着舰指挥员指挥舰载机下降的场景。简称进行场景。主要靠对话和描写来展现。
三是舰、机配合下,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场景。简称关键场景。主要靠生动地叙述和特写镜头来展现。

在准备场景中,采用点面结合、先面后点的方法来描写辽宁舰劈波斩浪和甲板工作人员工作的场景。如“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这是“面”;“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这是“点”。再如,“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这是“面,”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这是“点”。

在进行场景中,采用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和特写镜头交叉进行的的方式来呈现进程。如“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属于对话描写;“飞行塔台内,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属于特写镜头。

在关键场景中,采用文学化的生动叙述和特写来刻画舰载机着舰的重要瞬间。如“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尾钩……尾钩牢牢地挂住第二道阻拦索……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这是对中心事物进行特写镜头式描叙,聚焦舰载机的运行动态;“舰载机像凌波海燕……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疾如闪电……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这是文学化的描绘,运用了比喻、夸张、对偶、拟态等修辞手法,具有强烈的形象感染力。
场景性质 场景类型 描绘技巧
准备 自然场景 人物场景 点面结合 先面后点
进行 人物场景 对话描写 特写镜头
关键 事物场景 特写镜头 多种修辞
第三模块:渲意义
展示事件的社会意义是事件通讯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模块。从表达技巧方面来看,渲染意义的方式有直接述评、引用资料、文学抒情三种,从选材技巧来看,渲染意义的内容包括:历史地位、关注范围、期待时长、风险程度、背负压力、付出代价等方面。

例如,本文直接述评事件意义的词句有:“首次着舰”,“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事件通讯在渲染意义的时候常采用正反角度结合的手法。如“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属于从反面评述,而与之呼应的“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则属于正面评述。这种正反对照互补的述评方式能够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给人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事件通讯中常常利用补叙负面背景的方式来突出事件成功的意义,亦属于正反对照的写作思维。例如:“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以补叙背景的方式呈现事件的负面条件,和事件的成功形成鲜明对照,借反差效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更好地说明事件的非凡意义,作者往往会引用资料说明事件的特殊性和重大性。如“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以及“第二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研读这两句话会发现,作者先总体概述舰载机着舰事故率之高,再举个例,以具体事实来说明舰载机着舰的危险性,层次清晰,说服力强,体现了新闻注重用事实说话,语言严谨有序的特点。

为了使事件意义更突出,作者还会采用文学抒情的手法增强语言感染力。例如:“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以大海为拟人化视角,从中华民族和海军官兵一大一小两个角度抒发对着舰机着舰事件的关注和期盼,充分体现了事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再如: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束,能不激动吗?”以抒发深沉感慨的方式,从青春、行为、精神三个角度呈现事件背后的代价之大,奋斗之艰难,令人感受到事件意义非凡。(注:此处亦可以作为补叙背景的内容看待。

第四模块:渲气氛
即以观众视角描述现场气氛来烘托事件的影响力和意义,属于非中心场景描绘,是对事件中心场景的烘托和补充。为了让大家认识到这一内容的重要性和价值,我们把它单独作为一个模块研究。

渲气氛的方式有两种,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从场面描写的技巧看,主要分“面”的描绘和“点”的特写。从描写内容的类别看,主要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大类。
例如:“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是运用心理描写来渲染现场的紧张气氛。同样是心理描写“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则实现了气氛的切换,由紧张担心到放松喜悦。“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则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们的激动与兴奋,突出现场的欢乐热闹气氛。“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则通过神态描写渲染出现场欢乐而又感动的气氛。“成功了!”“太让人激动了!”则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们按捺不住的惊喜和激动,突出现场热烈的气氛。

再如:“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一大群人。”是“面”的整体描绘,而“‘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则是“点”的刻画。点面结合,使的画面既宏大壮观又细节清晰,增强了现场感。

又如开头:“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事件现场庄严美丽的气氛。而“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则是社会环境描写,以对舰载机前众人行为和飞行员表情的描写,突出了现场的欢乐气氛。
第五模块:补背景
新闻事件通讯往往在叙述完事件主体之后补充说明事件发生的背景,以交代来龙去脉,烘托事件的意义。如“舰载机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是叙事式补充背景;“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是抒情式补充背景。另外,新闻也有议论式补充背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就是典型的议论式补充背景。

概而言之,叙进程、绘场景、渲意义、渲气氛、补背景是新闻事件通讯常见的五大内容模块。其中,绘场景可以有两个分支,即绘中心场景和非中心场景,而非中心场景即是事件所引起的观众反应,也即渲气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概括为四大模块,即叙进程、绘场景、渲意义、补背景,更方便记忆方法。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事件通讯是和人物通讯对立的概念,人物通讯中常用的特写镜头,在事件通讯中往往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即是说,事件通讯中的叙进程、绘场景和渲气氛是离不开特写镜头的,即点面结合中的“点”。

所以,在反思自己的新闻事件通讯写作时,除了关注内容模块是否全面之外,还要特别关注有没有对事件关键点的细致描绘,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说服力和现场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