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有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有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03 18:1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加稀盐酸,闻气味
B 获得氯酸钾分解后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
C 区别氢氧化钾和碳酸钠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D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氢氧化钠 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了液氢、煤油、新型镁铝合金等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氢和煤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通过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煤油
C.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铝的大
3.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
D.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4.下列物质名称与其主要成分不相匹配的是
A.大理石――SiO2 B.赤铁矿――Fe2O3
C.铝土矿――Al2O3 D.辉铜矿――Cu2S
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生铁 B.保险丝(铅锑合金) C.铜 D.铝合金
6.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食醋区别小苏打和食盐
B.用小木条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
C.用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7.一次性口罩的鼻梁条通常由铝或铁块压制而成。说明铝或铁具有的性质是
A.有光泽 B.导电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
8.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除杂质是化学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所用试剂中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石灰石
B.用氢氧化钠固体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C.用闻气味方法鉴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铵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与氮气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盐酸、硫酸等酸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使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10.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
C.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11.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证据 结论
A 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 铝是一种耐腐蚀的金属 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弱
C 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D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该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A.A B.B C.C D.D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中点燃氢气可发生剧烈爆炸:
B.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
D.硫酸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二、填空题
13.价类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价类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甲是关于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图甲中,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b处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试着写出氢化物的概念_______。
(2)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石油中的氮元素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氨气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成分之一),这两种气体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4.学校根据《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组织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小明参加了下列活动,请您用化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
(1)家庭美食我下厨:小明在家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妈妈告诉他可放入较多的蔬菜,原因是______。
(2)全家一起来洗车:小明清洗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时,爸爸告诉他要先用布擦干,再用带油的布擦拭车链等部位。其中,用带油的布擦拭车链的原因是______。
(3)垃圾分类我能行: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消防宣传进社区:消防知识宣传册中提到“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这是由于这些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______。
三、推断题
15.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白色固体;B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为可溶性碱。A的化学式为_______;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C→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6.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E是海水中含有的一种盐,常用作调味剂,F、G是组成元素相同两种气体,F、Q、G都是氧化物。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F的固体俗名为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R与Q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生成F。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反应①~⑤的基本反应类型中不包括____________反应。
17.一包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的水的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
Ⅲ.向实验I所得的混合物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Ⅱ说明B点时清液pH____________7(填“>” “<”或“=”)
(2)由实验Ⅱ、III说明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用下列实验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实验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②中的现象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为达到实验目的,补做实验③,X、Y 分别是______。
五、计算题
19.白铜(Cu-Ni)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合金,金属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且化合价显+2价。为测定20g某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问:(1)将白铜研碎的目的是 。
(2)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 g。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他将100.0g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9 137.8 M 175.6 19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该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C 6.C 7.D 8.A 9.D 10.D 11.B 12.D
13.(1) HNO3 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氢元素的化合物
(2)
14. 能使温度降低到食用油的着火点以下 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15. 用于人工降雨
16.(1) NaCl 干冰
(2)能
(3) 置换反应
17. > Na2CO3 、Ba(NO3)2 取实验III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即有KCl。
18. 锌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金属活动性锌大于铜 铁和硫酸铜溶液
19.(1)增大白铜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2.95(3)9.8%
20.(1)156.7;(2)10.6g;(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