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调研试卷
(总分:13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7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chōng_ 憬 雕 lòu______ 眼花liáo 乱 无动于zhōng
2、下面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伟人应该是嗐达洒脱,但伟人绝不是那种既不动怒又迎和别人的老好人。
②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顶娇阳似火,探险队员们口干舌噪。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 ___ 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3)、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 。 (苏轼《 浣溪沙》)
(4)、 ,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 》)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
(6)、舟止, 。 (《刻舟求剑》)
(7)、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8)、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纸船》)
4、语言表达(4分)
(1)下面一段话不够连贯,请修改画横线的两处语句,使整段话流畅。(2分)
那棵密密地挂着一丛丛嫩绿榆钱儿的大榆树,①那片清水塘里悠闲地游着一群群白色的鸭鹅,那个春日里常与小伙伴儿踢球、摔跤的宽敞的打谷场,②那条凉爽的小月河,夏日里常与哥哥去游泳、摸鱼,离家十几年,这一切儿时的记忆越来越引起我对故乡的思念。
改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划线句写一个语意相通的句子:(2分)
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 , , 。
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一艺术形象,给人们深刻生活启示。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回答问题。(5分)
①请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汤姆索亚在坟场上看到的一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汤姆和蓓姬在洞中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后来汤姆凭借什么带蓓姬走出洞中,由此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三峡》,完成6~10题。(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jìng]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yū]曲,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 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节选自郦道元《江水》)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2分)
①哀转久绝( ) ②至于夏水襄陵(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2分)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分)
8. 《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写出与此句表达意思相近的两句诗。(2分)
9. 文章最后结尾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2分)
10.新三峡既保留了旧三峡的美景,又以其独特的雄奇与美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如果让你去三峡旅游,你打算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课内外精段,完成11—14题。(10分)
(甲)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就更浓重……
(节选自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乙)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的受欢迎。除夕夜,一到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说“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子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这个差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得窝囊。
(节选自梁实秋《过年》)
11、甲文第一段中说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从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一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怎样理解课文中所说的“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这一复杂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乙文作者对过年的传统习俗抱什么态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乙文的写法与《本命年的回想》有何异同点?(3分)
相同点:
不同点:
三、阅读《植物缠绕方向之谜》,完成15-16题。(4分)
①牵牛花、金银花等攀缘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领,这就是能够依附支架,利用茎尖的“运动”不断向上爬攀。就拿牵牛花来说,它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各个方向的表面生长速度不一致,能在空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始终以一定的方向旋转着,并以此为半径,在一圆周内遇到依附物后,就会把依附物缠绕起来,以此攀向高处去争取阳光和雨露。
②有趣的是,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等始终向右旋转,牵牛花、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缠绕向上,而何首乌却是“随心所欲”地转头,有时左旋,有时右旋。
③那么,这些缠绕茎植物为什么会有固定的缠绕方向呢
④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植物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是它们各自的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缘植物的始祖,一种生长在南半球,一种生长在北半球。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就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则向左旋转。经过漫长的适应、进化过程,它们便退步形成了各自旋转缠绕的固定的方向。以后,它们虽被移植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其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被遗传下来而固定不变。而起源于赤道附近的单缘植物,由于太阳当空,它们就不需要随太阳转动,因而其缠绕方向没有固定,可随意旋转缠绕。
15、牵牛花为什么能在空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2分)
16、第④段中的“本能”具体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四、阅读《生命之芯》,完成18-22题。(17分)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③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④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
⑤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
⑥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⑦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
?⑧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
⑨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选自《新语文学习》,有删改)
17、阅读第①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3分)
18、第①、第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9、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20、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4分)
21、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3分)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22、新生报到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开学至今,我们经历了许多好奇、兴奋、快乐和满足,或许还有些困惑和忧虑。对生活与学习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同学的关爱、理解和鼓励,请你记下让你最感动的生活片断,以《让我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600字左右。
题目
200
4444400400
600
600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
------------------------------------------------------------装-----------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