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3 21:0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会战
2.(1分)“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华北八路军乘着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参与作战的八路军有105个团约20万人。”这场“战役”是指( )
A. 平型关大捷 B. 武汉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3.(1分)综合分析下面材料,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 事件
九一八事变后 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了抗战
1937年8月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1942年1月 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 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 是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的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 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分不开
4.(1分)表是抗战时期某一战役的数量归纳表,该战役是( )
项目 数量
参战部队 105个团(约20余万人)
战斗次数 1800多次
歼敌人数 2万多人
摧毁敌交通线 铁路474千米
公路1500多千米
A. 平型关大捷 B. 武汉会战 C. 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5.(1分)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1937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 )
A. 加速封建地主的阶级转化工作 B. 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C. 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覆亡 D.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战力量
6.(1分)有学者这样评价某战役:“该战役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战役。军事上,它沉重打击了日军在华北的‘囚笼政策’,迫使日军不得不从正面战场抽兵华北,从而对正面战场形成战略支援。”该战役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淞沪会战
7.(1分)如图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铁蹄践踏,生灵涂炭 B. 民族危机,英勇奋战
C. 走上前线,支援抗战 D.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8.(1分)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9月7日蒋介石下令,“以十八集团军团大战为法则加强游击战的训令”,要求“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拟定本年九月起至十二月止之持久计划,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汽车、汽船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的是( )
A. 百团大战振奋了民心 B.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开展游击战
C. 国民党配合了百团大战 D. 百团大战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
9.(1分)请将如图所示战役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②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①②
10.(1分)历史学习小组模拟“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各项适用于介绍延安的是 ( )
A. 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 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 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 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
11.(1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对华北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发出《战役预备命令》,旨在( )
A. 倡导国共合作 B. 指挥平型关战役
C. 发起百团大战 D. 总结抗战经验
12.(1分)蒋介石在平型关大捷后致电朱德、彭德怀祝贺嘉勉,称“二十五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该材料可以印证( )
A. 国共合作团结抗日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正面战场取得最大一场胜仗
13.(1分)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运动战”( )
A.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 推动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C.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D. 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14.(1分)连环画是一种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下列四部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③②
15.(1分)抗日战争中某战役的战果: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该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16.(1分)以下战役地点位于下侧地图范围的是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7.(1分)这是对近代某战役的评价:“与日军的第一场战斗结束了,这是场胜仗,也是一场恶仗。”“歼灭日军坂垣师团第21旅团1000多人”。毛泽东称赞道这是“我军的第一个胜利!”。这场战役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长沙会战
18.(1分)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广大地区,展开“大规模的运动战”,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敌人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线,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此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19.(1分)“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它证明了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配 合阵地战,才能有胜算。单纯的防御,只有丧失土地。”这场胜仗( )
A. 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 B.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C.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0.(1分)提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如图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时间:1940年
主要目标:破袭敌人交通线
地点:华北
指挥:彭德怀
A.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C.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21.(5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依据表格中提示,完成填空。
事件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
① 1931年 沈阳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② ③年 卢沟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台儿庄 ④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⑤ 1940年 华北地区 彭德怀 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22.(14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热津斯基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来讲,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这支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军队从中国南方出发时有八万多人,到陕北时只剩下不到六千人。可正是这支军队,后来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新生政权。
——摘编自刘亚洲《信仰的重建在今天比物质的构建要重要百倍》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在日本占领的广大地区内,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根据地。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这支军队”的名称,简述长征过程中军队面临怎样的困难。
2.抗日战争期间延安成为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是哪个战役的情景,并据此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作为21世纪的中国新青年,你认为我们仍需继承与发扬中国共产党哪些优秀品质。
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识框架图

材料二: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卢沟桥事件后,今已两个多月了……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
——1937年左权写给叔父的家书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请回答:
1.“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方框内相应的事件名称,指出该事件为什么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
3.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的一例战役,根据材料二,概括“左权家书”体现的精神内涵。
4.习总书记说“建立中国共产党”具有里程碑意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ABD都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出现的战役,排除。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D;
【解析】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1940年下半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总部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纵横2000千米的战线上,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击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团大战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百团大战的目的、作战目标、结果以及意义等知识。
重点掌握百团大战的目的、作战目标、结果以及意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答案】D;
【解析】据“九一八事变后、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了抗战”“1937年8月、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相互支持与配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分不开的,选项D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排除A;平型关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选项C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战斗次数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摧毁据点近3000个。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根据战绩表可知其反映的是百团大战。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的知识点。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掌握百团大战的战绩和意义。
5.【答案】D;
【解析】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1937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战力量。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日之间的的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完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
【解析】由材料“该战役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战役。军事上,它沉重打击了日军在华北的‘囚笼政策’,迫使日军不得不从正面战场抽兵华北,从而对正面战场形成战略支援。”可推断该战役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故选C项;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和淞沪会战是正面战场的抗战,不是敌后战场,排除B、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解析】图片反映了国民政府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少数民族的抗战以及海外华侨的抗战,体现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同仇敌忾,共赴国难,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抗日战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8.【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以看出,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之后,蒋介石要求各战区对敌人的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及兵站、仓库、飞机场、汽车、汽船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以配合百团大战。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本题以百团大战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爆发,1940年下半年开始了百团大战,1937年取得了平型关大捷,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战役的时间顺序排列即可。
掌握抗日战争重要战役的发生顺序。
1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反映的是延安,D项符合题意;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反映的是嘉兴南湖的游船,A项排除;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反映的是南昌,B项排除;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反映的是井冈山,C项排除。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把打击的重点转移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发起了百团大战。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及影响。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发起了百团大战。
掌握百团大战及影响。
12.【答案】A;
【解析】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题干的“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可以印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A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项;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排除C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排除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平型关大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平型关大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D;
【解析】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纵横2000千米的战线上,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据“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及所学知识可知,该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是指百团大战。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分析四部连环画的名称可知,①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②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③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④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所以四部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应是①④③②。故选D项。
15.【答案】D;
【解析】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的掌握,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经过与影响。
1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抗日根据地”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辟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晋冀豫”可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团大战,B项正确;淞沪会战 、 第三次长沙会战、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役,排除ACD项。
故选B项。
17.【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与日军的第一场战斗结束了,这是场胜仗,也是一场恶仗。”“歼灭日军坂垣师团第21旅团1000多人”可知,这反映的是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东侧伏击,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平型关大捷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18.【答案】D;
【解析】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团大战。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的百团大战,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9.【答案】C;
【解析】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太原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据此依据材料“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项正确;武汉会战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排除A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B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型关大捷,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0.【答案】C;
【解析】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知道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彭德怀。
此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李宗仁,百团大战;
【解析】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②③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的拒绝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④1938年3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此次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⑤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故答案为: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③1937;④李宗仁;⑤百团大战。
此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重点掌握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
22.【答案】红军;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等.;中共七大;中流砥柱的作用。;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共中央及时、果断的战略决策、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的英勇善战等。;不怕困难,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等。;
【解析】
本题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红军长征以及意义、中共七大、三大战役以及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红军长征以及意义、中共七大、三大战役以及解放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
23.【答案】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或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平型关大捷;为了民族利益勇于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面对强敌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其它与题意相符的答案也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遵义会议、平型关大捷、“左权家书”体现的精神内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党的光辉历程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遵义会议、平型关大捷、“左权家书”体现的精神内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第 1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