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下表是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单位:辆)。这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 )
类别 自行车 人力车 马车 汽车 摩托车 骡马大车
教量 64100 42900 300 2200 40 9400
A. 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征 B. 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
C. 体现出自由平等的风尚 D. 变化首先出现在沿海地区
2.(1分)如图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国内因素是( )
A. 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 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
C. 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 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3.(1分)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B.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甲午战败后,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D.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
4.(1分)观察如图,可以看出当时的上海( )
A. 城市生活近代化 B. 通信设施标准化
C. 交通工具多样化 D. 照明设备电气化
5.(1分)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B.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
C. 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D. 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男装有西服和中山装等
6.(1分)他是晚清状元,甲午中日战争后,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回乡创办大生纱厂、面粉厂等产业,还投资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A. 卢作孚 B. 张謇 C. 荣宗敬 D. 荣德生
7.(1分)“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阳阴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幅对联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是( )
A. 男尊女卑 B. 新旧并呈 C. 封闭保守 D. 自由博爱
8.(1分)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C.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加大对华侵略 D. 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后急剧扩张
9.(1分)张謇创办的江苏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馆藏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大量的历史文物。由此我们能从中认识到( )
A.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B.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 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D.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0.(1分)有学者统计,在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家就设立了650多家工矿企业,新增企业的资本总额达到了1.4亿多元,出现了兴办企业的高潮。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 五四运动的推动 D.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11.(1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位于云南的石龙坝水电站已经100岁了,现在仍在发电,20世纪初,法国人企图染指云南水电资源,云南各界爱国人士断然拒绝了法国人修建石龙坝水电站的要求,决定中国人自己建。这批云南爱国人士的救国方案是( )
A. 变法图强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实业救国 D. “中体西用”的自强运动
12.(1分)旗袍原来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装,特点是袍身宽大,线条平直,下长至足……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经过改良的旗袍,在上海出现后,很快便流行全国。材料中旗袍的演变体现( )
A. 政治法令改变社会习俗 B. 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
C. 出现崇洋逐新的趋向 D.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3.(1分)表为1900-1921年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投资机器面粉厂概况,表中的变化主要是( )
1900-1913年 1914—1921年
设厂数 资本额(万元) 设厂数 资本额(万元)
民族资本 58 912.7 98 2321.3
外国资本 49 1100.2 25 696.5
A. 清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洋务运动促使民族工业产生 D. 民族工业彻底打败列强在华企业
14.(1分)《东方杂志》第8期转载的文章《论实业所以救亡》指出,“实业之兴衰,关于国势之存亡”,应发展民族经济以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
A. 李鸿章 B. 张之洞 C. 张謇 D. 荣氏兄弟
15.(1分)在1912年到1919年8年间,中国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大于1.3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国颁布利于工商业的法令 B. 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侵略
C. 实业救国热潮成为社会潮流 D. 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16.(1分)如表是1911年至1919年期间上海的《申报》所刊登的纺织类广告数量信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年份
类别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中资(个) 6 19 20 24 36 23 20 24 20
外资(个) 4 7 9 12 18 18 6 10 22
A. 纺织业是实业救国的根本 B. 纺织业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C. 内外环境影响纺织业兴衰 D. 民族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17.(1分)观察下列如图,可以得出的感悟是( )
A. 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探索 B. 交通近代化的历史变迁
C. 近代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 D. 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18.(1分)如表中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的信息反映了( )
时间 1842-1895年(甲午战争前后) 1895-1912年(辛亥革命前) 1912-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产业工人 约10万人 60万 约200万人
A. 近代前期我国工业发展情况 B. 十月革命的影响
C. 我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 D. 五四运动的意义
19.(1分)《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日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
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廉不毕载”。材料所述现象的
出现,说明了( )
A. 《申报》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报纸
B.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工具刊登的内容广泛
C. 《申报》是最受当时人们喜欢的报纸
D. 报纸是反映社会习俗和时政的唯一途径
20.(1分)如表是某时期《英、日等国对华外贸易总值比例变化情况表》。出现这样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 帝国主义列强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 D. 中国反侵略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21.(12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一种新兴经济形式——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家应运而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的某些破坏,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主要出现在缫丝、棉纺、煤矿、船舶修造等业。在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地主和官僚的投资占一半左右,买办投资亦占颇大比重。但在20世纪以后,就主要是商人投资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爱国主义的思潮下。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志之士在艰难中集资创办新式企业。民族资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限制和压迫,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材料二 荣氏企业是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0年荣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李占才,张凝《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材料三 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部分)
陈启沅 1859年赴安南(今越南)佐兄料理商务,经商致富。1873年,回国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该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雇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令停产。
张謇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1910年,连续三次在京发起以设立责任内阁和早开国会为号召的请愿活动。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愤然辞职。1917年,在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在吴淞复校,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1918年10月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
卢作孚 1910年,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投身辛亥革命。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国民政府嘉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推动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各种因素。
3.根据材料三,简述近代民族企业家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贡献。
22.(10分)招商局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12月23日,李鸿章正式向清廷上奏折,他重申成立招商局的目的是“翼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
——摘编自李鸿章《试办招商轮船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轮船招商局成立的目的?
材料二:招商局大事年表
——根据《招商局史》汇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为民族复兴做出的重大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招商局为代表的民族企业精神?
23.(8分)信息传播方式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
材料一:晚清时期容闳在上海创办《汇报》,其中介绍工商业状况的商情和刊登的各类广告就占据4个版面。上海的《昭文新报》《汇报》《述报》《循环日报》等很多报刊开设“航船日期”“银行市面”“各货行情”“各行告白”等栏目,刊登各类商业广告。
武昌起义前革命团体日知会创办报刊阅览室,“始则渐增革命书报,继而吸引同志,进行组织”“吾鄂各学堂,对于《湖北学生界》及革命刊物,人人秘手一册,递相传播,皆欲奋起”。
——摘编自马晓军《近代报刊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报刊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为研究近代报刊,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如下资料并开展研究:
2.从②③中任选一则报刊,参照示例,将材料中画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抄写答题示例不得分)
【答题示例】
材料三: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图2、图3中的科技发明的背景。分析从图1到图3信息传播方式变化及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结合所学可知这里有新式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也有人力车、马车和骡马大车等传统的交通工具,从而说明1932年的北京城的交通工具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征,A项正确;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可以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但是传统交通工具占比更大,B项说法不全面,排除;自由平等是对社会发展的评价,交通工具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是北平交通工具数量,D项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据图示可知,1912-1921年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种情况和当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有关,A项正确。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解释必须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选项ACD是历史事实,选项B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区分。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清末上海街道的煤气路灯”,可以看出当时的上海城市生活的近代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选项CD说法片面,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城市生活的近代化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城市生活的近代化的相关史实。
5.【答案】C;
【解析】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历史评价是依据史实得出的分析和结论,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选项中选项ABD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选项C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依据史实得出的分析和结论,属于历史评价。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历史评价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史实和历史评价的方法。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历史评价的相关史实。
6.【答案】B;
【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张謇兴办实业,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张謇兴办实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解析】“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涉及男女平等的观念、传统农历纪年和公历纪年的使用等,它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是新旧并呈。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B;
【解析】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可以用来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题干中的时间是1912年到1919年,与洋务运动不符,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B说法错误,排除;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材料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张謇创办的江苏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馆藏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大量的历史文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卢作孚被誉为“中国船王”;荣氏兄弟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由此我们能从中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B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张謇创办实业的曲折历程折射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程。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开矿设厂的限制,同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这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排除B;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排除C。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法国人企图染指云南水电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C项正确;变法图强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口号,排除A项;根据材料“云南各界爱国人士断然拒绝了法国人修建石龙坝水电站的要求,决定中国人自己建”,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中体西用”的自强运动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张謇实业救国的知识点。知道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爱国行为。
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实业救国知识。运用所学知道综合作答。
12.【答案】C;
【解析】旗袍原来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装,特点是袍身宽大,线条平直,下长至足……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经过改良的旗袍,在上海出现后,很快便流行全国。材料中旗袍的演变体现出现崇洋逐新的趋向。辛亥革命以后,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材料不能说明政治法令改变社会习俗、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B;
【解析】据表格看出,从1900-1913年到1914—1921年,民族资本设厂数、资本额(万元)都明显增长,而外国资本的设厂数、资本额(万元)都有所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张謇是状元实业家,能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C项正确;李鸿章、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排除AB项;荣氏兄弟是民族资本家,但不是状元实业家,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以最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为依托,考查张謇的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企业家张謇的成就。
15.【答案】B;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侵略。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C;
【解析】从表格可知,1911年到1919年的中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这主要和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的侵略、辛亥革命的影响、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政府政策支持等有关,说明的是内外环境影响纺织业兴衰。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C;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以得出的感悟是近代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晚晴邮票、民国时期话务员没有体现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探索,晚晴、邮票民国时期话务员不属于交通行业,轮船招商局货轮、晚晴邮票不能体现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排除ABD。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A;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实业救国”,大大刺激了国人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表中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A符合题意。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登上了历史舞台,十月革命是发生在1917年,排除BD;题干没有提到轻工业的发展,排除C。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事实。识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解析】《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日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廉不毕载”。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了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工具刊登的内容广泛。题干材料强调了“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廉不毕载”,这反映了报纸作刊登的内容非常广泛。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申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到来,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古老的中国发生着艰难的改变。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0.【答案】A;
【解析】据表格内容看出,从1894年到1914年英国对华外贸易总值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日本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出现这样变化的直接因素是《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便利了日本对华经济侵略。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或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封建经济的破坏(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的影响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等。;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抵制“二十一条”,对外国资本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挽救抗战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张謇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謇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等相关史实。
22.【答案】目的:为了逐渐收回利权,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贡献:开办近代实业通讯、航运业,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收购外商资产与外商商战,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局产押借助力革命;沉船抗战抵御日寇;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助力民族复兴等。(任答两点即可)特点:夹缝中求生存,曲折中发展;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企业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精神:爱国、自强、创新、开拓、开放等。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企业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时代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以二则文字表格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轮船招商局成立的目的、招商局为民族复兴做出的重大贡献、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以招商局为代表的民族企业精神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轮船招商局成立的目的、招商局为民族复兴做出的重大贡献、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以招商局为代表的民族企业精神等知识。
23.【答案】促进商业发展、商品流通、传播革命思想。;选择②,《青年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由骑马传递到电话交流再到网络交流;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第 1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