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3 20:0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文化的概念:
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语言、文学、艺术、制度、组织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概念解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文化。
1.中华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弘义融利、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等
2.中华近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近代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顽强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文化
学习目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当堂检测:
1.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
A.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D.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D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辽河流域
黄河下游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天山南北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远古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原始艺术、原始宗教、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阶段特征:多元起源;以华夏族为核心;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
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夏商西周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礼乐文化、青铜文化、天文历法、甲骨文、金文、诗歌、夷夏之防、敬天保民等
阶段特征:多元一体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称为“夷”。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宅兹中国
《夏小正》可能出现残缺或其他错误,也可能混杂后人的解说,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历法和农业发展水平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1: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阶段特征1:初步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
中原
华夏认同
北狄
西戎
东夷
南蛮
华夏认同
血缘文化认同
民族融合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2:百家争鸣
阶段特征2:文化奠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秦汉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隶书、汉赋、乐府诗、《史记》、秦朝崇法、汉初黄老、汉武帝独尊儒术、造纸术、《太初历》、董仲舒新儒学
阶段特征:思想文化的统一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史记》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玄学、范缜的神灭论、道家的改革、《三国志》《后汉书》、龙门石窟、莫高窟、王羲之、《齐民要术》《肘后备急方》《水经注》
阶段特征:承上启下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唐诗、雕版印刷术、火药、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韩愈、孙思邈、儒、佛、道交汇融通
阶段特征:辉煌璀璨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宋元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程朱理学、陆九渊、浙东事功学派、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阶段特征:高度繁荣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明清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王阳明、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小说、《本草纲目》、文字狱、乾嘉学派
阶段特征:承古萌新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朝前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故得名。因为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党史
阶段特征:救亡图存、鲜明民族特色和顽强生命力,转型与进步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现代中国的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阶段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走向复兴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①孔子(春秋)
主要思想:
①核心:“仁”,关爱他人。
②政治思想:“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④天命思想:敬鬼神二远之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②孟子(战国)
主要思想:
①核心:“仁”,关爱他人。
②政治思想:仁政,反对激进的改革,民贵君轻
③哲学思想:人性本善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③荀子(战国末期)
主要思想:
①核心:“仁”,关爱他人。
②政治思想:隆礼重法,君舟民水
③哲学思想:人性本恶
④天命思想:“制天命而用之”,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④董仲舒(西汉)
主要思想:
①核心:“仁”,关爱他人。
②政治思想: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天人感应
③哲学思想:天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天人合一
④影响:儒学成为官方正统统治思想
⑤代表作:《春秋繁露》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①核心:“仁”,关爱他人。
②地位:官方正统统治思想
③发展情况:儒学分为南学和北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得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并对儒学进行渗透
南学指东晋南朝的儒学,北学指北朝的儒学,南学更着重从综合、抽象义理上去探求儒学精神,而北学更注重兼通博考。时人称“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①核心:“仁”,关爱他人。
②地位:官方正统统治思想
③发展情况:儒学分为南学和北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得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并对儒学进行渗透
南学指东晋南朝的儒学,北学指北朝的儒学,南学更着重从综合、抽象义理上去探求儒学精神,而北学更注重兼通博考。时人称“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
一日陶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⑦唐代儒学发展的表现
①成就:官修《五经正义》《五经定本》等
②代表人物:颜师古、孔颖达、韩愈
(1)《五经正义》是唐太宗令颜师古撰写的,是一部考订《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五经文字的书,后颁行全国,成为官定的统一课本。
(2)《五经正义》由唐太宗令孔颖达等人撰写, 是一部解释五经经义的书。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科举应试亦必须以此为标准。
(3)韩愈提出道统说,宣扬古圣贤、舜、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之间存在一个承接的道统,只是到了孟子就中断了,现在要由他来传承。这是韩愈对佛道冲击儒学地位的反应。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这说明儒学在唐代已经占据统治地位。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⑧宋元
①北宋初期:北宋五子,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产生
②南宋:朱熹、叶适、陆九渊、浙东事功学派
③元朝:1313年,元朝恢复科举考试制度,并且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确定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答题标准。
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⑧明清
①明代前期:程朱理学在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
②明代中期后:王守仁心学
③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④乾嘉学派的治学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中心
⑨近代
代表人物: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孙诒让
儒学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角色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成为历史潮流,西学大量传入中国,很多思想家也认识到儒学的局限性,但是近代儒家思想仍然承担着任何西方思想都无法替代的历史角色。①儒学仍然是大多数国人的生活准则。孝道、爱国、仁爱、勤劳等这些传统道德不仅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人生信条,也是一些革命进步人士的人生追求,在国家危难的近代中国这些道德信条更加重要。②儒学是民族凝聚力的动力源泉。“大统”思想是推动近代中国人反对列强侵略和瓜分的理论动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将救亡运动视为人生价值的座右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中国人为民族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动力。③儒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任何西方先进的思想都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康有为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孙中山借鉴了儒家的大同思想,赞扬孟子是中国民主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等等。
二、中华文化线索2:道家的发展历程
①春秋: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②战国: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讲道讲法的黄帝之学形成。
③汉初: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杂糅,形成黄老学说,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
④东汉:形成了带有宗教性质的原始道教。
二、中华文化线索2:道家的发展历程
⑤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称为三玄。玄学兴起,后玄学与佛教结合。
主张:
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政治上,主张“无为”;但玄学与政治的联系非常紧密。
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特点:佛道儒结合。
二、中华文化线索2:道家的发展历程
⑥唐:道教成为唐代的国教,发展鼎盛。
⑦宋:道家地位胜过佛教。北宋皇帝尊崇道教。
......
中华文化线索3: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化线索4: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化线索5:宗教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化线索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伦理观: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
(二)政治观:民本思想
(三)自然观: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四)家国观: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五)价值观: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六)人生观: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七)处世观: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
(1)本土性
(2)多样性
(3)包容性
(4)凝聚性
(5)连续性
2.价值:历久弥新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4)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总结: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中华文化的线索梳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022浙江)19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中国报刊名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相当数量的报刊都使用了“新”字,如《中国教会新报德文新报《昭文新报》等,真是数不胜数。以下关于“新”报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报刊以“新”的视野学习西方
B.是东学西渐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
C.开启外国人在中国的“新”统治秩序
D.《昭文新报》创办于1875年的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