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4 08: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教 案 年级 学科
课题 25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周次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2.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上的变化。 3.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 及双边活动
一、导入: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如华为、中兴、海尔集团等都走向世界市场。但在旧中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前都加了一个“洋”字。你能说出哪些?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重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去了解这段不平凡的往事,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新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名词解释: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1.产生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 原因:洋务运动的刺 2.发展 时间: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原因: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表现: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 “实业救国”的道路。 3.“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 表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再度受挫(萧条) 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战后) 原因: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教师:出示材料图片,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1)整体上: 比较落后,始终不占主导地位。原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类型: 轻工业多、重工业少。原因: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分布地区: 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原因:这些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早,便于利用新技术,交通发达。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教师: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②易服饰③劝禁女子缠足④废除跪拜礼,改称谓⑤新式风俗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三、小结 四、随堂检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代表人物2.历程 (1)产生(2)发展(3)“短暂的春天”(4)再度受挫 3.特点 三、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通信 2.社会习俗 3.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