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写作:学习仿写
一
[文题展示]
《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仿写,要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首先,自己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思考一下该怎样去仿写,最好能有些变通和创新。比如《安塞腰鼓》中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里不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要用上不同的修辞手法,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精选佳作]
他们立身于偌大的操场中,置身于火热的艳阳下。“嘟——”操场沸腾了,瞬间激情澎湃。
他们严肃起来了,热情忘我!他们如一支整齐划一的队伍,在操场上尽展风姿!鼓点一样,是有力的脚步;惊雷一样,是响亮的口号;火光一样,是热情的眼神;旗帜一样,是翻飞的衣衫。
他们——这操场上的上百个同学一起将脚底与地面碰撞,操场的地面变成了鼓面,咚,咚,咚,咚咚咚。
他们——看台上的上千个观众的心与这脚步声撞在一起,观众的心变成了鼓面,咚,咚,咚,咚咚咚。
这上百个同学甩开脚步,摆动臂膀,放开嗓子,震开了辉煌的运动会开幕式。
名师点评:作者通过对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场面的描写,学习并使用《安塞腰鼓》一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动作、眼神、气势等,使得语言生动传神,读来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二
[文题展示]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一要注意依据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等来合理想象,适当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二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层次。我们看见或遇到一些事情,总会有许多想法或看法,这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因此,要逐层地写出自己心里想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等等。
[精选佳作]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庄严地走上了升旗台,心里却惴惴不安。我的心怦怦地跳着,一分钟里仿佛跳了一千次。这时校长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随后,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我连忙抓起升旗台上的绳子,开始用力地向下拉。我的心里一直想着妈妈对我说的话:“别害怕,别紧张,你一定会出色地完成升旗任务的!”随即,我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也找到了节奏。终于,国旗随着国歌的尾声升到了旗杆的顶端,呼啦啦地迎风招展。我心里暗自高兴:“终于顺利地完成任务了。”
名师点评:这个片段真实而又细腻地写出了“我”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升国旗时的紧张及升完国旗后的轻松。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我”紧张的程度,而且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又生动。
三
[文题展示]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要求模仿《背影》和《秋天的怀念》的写法写一篇作文。无论是《背影》还是《秋天的怀念》,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真挚的亲情,且语言朴素,饱含深情。我们在写作时,就要紧紧扣住这些特点,使所写之文于细节之中表现深意,于平淡之中寄寓深情。
[精选佳作]
那双手
董家琪
这是一双手,姜黄色的皮肤衬着手背上的点点黄斑,关节上的纹路堆积在一起,深色皮肤紧裹着突起的脉搏,老茧稳稳地落在掌心,指缝间是因干燥而翘起的倒刺,右手食指的指尖因久拿针线而有了一处浅浅的凹痕。
外婆的这双手虽然平凡,但令人心安,承载了我的童年。
记忆里,这双苍老的手甚是巧妙。食指与拇指间总是夹着一根细细的银针,每逢休息日,那根银针便如蛟龙般在满堆的棉布间穿梭,不出几天,我就会多出几件新衣服。那时我的衣物小到套袖,大到休闲服,无一不出自那双巧妙的手。儿时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着那台缝纫机的踏板前倾后摇,缝纫针像母鸡啄米般在布料上“作画”,那双手在明艳的阳光下缝缝补补。看得入迷时,甚至未曾察觉,那双大手在我肩上比比画画。那一刻,我的世界只剩下了那双手与缝纫机“吱呀——吱呀——”的歌谣,阳光照得人暖意融融,只觉岁月静好。
那双手的厨艺也很精湛,再普通的菜经过那双手,也能变得美味飘香。
小时候,每每放学,那双大手总会递上一盒用牛奶盒装的南瓜丝饼。那时甚是嫌弃,总觉得包装粗糙。如今才发现,这朴实的包装怎么也包不住那份深沉朴素的爱!南瓜丝饼是热乎的,掀开牛奶盒的盖子,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烙饼的香味,一大口咬下去,是饱满的软糯。每见我大口满足地吃着热乎的南瓜丝饼,那双手总是会轻抚我的头。
在我的记忆里,摔倒了,那双手扶我爬起;难过了,那双手总是轻轻地抚慰我;失败了,那双手总是鼓励我向前 一日日长高的我,肩上总少不了那双沧桑的、手指关节日益肿胀的手。那是一双多么忙碌的手啊!自打我记事起,那双手从没停下过日夜的操劳:农田间,那双手拎起菜篮,扛起锄头;家中,那双手包揽了几乎所有的家务事 明媚的日光下,霜花般的月色里,只记得那双手一刻不停地干,一刻不停地忙——从未停下。
但,再高大的巨人也有倒下的时候。那个寂静的秋天,天色沉沉,既没有耀眼的阳光,也没有轻柔的秋风,只有空旷的老宅中溢满的愁思。
那双手的脉搏不再跳动,我将大手紧握在手中,温暖的手心却再也无法暖和那双冰冷的手。掌心的老茧粗糙坚硬,指甲缝里的污泥还未洗净……
只怕,再也穿不到那双手做的鞋了吧 再也吃不到那美味的南瓜丝饼了吧
那双手,永远地落下了。
那双手,牵起我,定格在童年里。
名师点评:本文借鉴《背影》和《秋天的怀念》来写外婆的勤劳和对“我”的疼爱,让“我”永生难忘,抒发了浓浓的亲情。开篇扣题,寥寥数语抓住“那双手”的特点,犹如特写镜头般展示在读者眼前。接下来,“外婆的这双手虽然平凡,但令人心安,承载了我的童年”引出下文的回忆,记叙了外婆的勤劳以及对“我”的疼爱。结尾的两个段落饱含深情,总结全文,抒情浓郁。
[拓展练习]
认真观察校园冬天的景物,以《校园的冬天》为题,模仿《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写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写景抒情散文。
参考答案
[拓展练习]
思路点拨:
写好这篇作文要注意:一要选择好观察点。校园里可写的内容很多,要立足一个点,按照空间顺序,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依次描写所见的景物。二要多方面发现和感知冬天景物的特点。如校园中雪后的美景,或者是雪后在灯光照耀下呈现出的令人炫目的景色等,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三要语言精练、优美。准确用词,巧用修辞,融情于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