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3 22:2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2.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来突出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3.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故事情节写得曲折生动。
教学重点:
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来突出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故事情节写得曲折生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喜欢读故事吗?喜欢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
2.故事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故事。板书课题《笔尖流出的故事》。
二、明确要求
1.自读课本,说一说本次习作的目标是什么?
2.明确:
(1)根据环境、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2)写完后,开一个故事会,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三、回顾课文,探究方法
1.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说一说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交流预设:
《桥》:一名老党员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穷人》: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贫穷的情况下,收养邻居家两个孩子。
《金色的鱼钩》: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同志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
3.教师总结:这三篇课文写的都是故事。这三个故事都是虚构的,都非常感人。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因为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来写。(板书:虚构故事 情节曲折)
4.怎样才能将故事写生动呢?让我们到故事中去寻找方法。
5.出示片段一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明确:《桥》这篇课文里,多次出现了关于描写洪水的句子,是为了突出洪水来势凶猛,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渲染了紧张气氛,反衬了老支书的威严、冷静。
6.出示片段二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明确: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不仅感受桑娜一家过着贫困的生活,也感受到她的勤劳贤惠,把渔家小屋收拾得整洁而温暖,同时心地善良,爱怜丈夫。
7.出示片段三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明确: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8.总结:加入适当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能让故事更生动,更感人。
四、选择材料,创编故事
1.学生读一读课本上为我们提供的三组材料:环境和人物,然后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准备创编故事。
2.分组指导
第一组:根据素材展开联想:张明怎么淘气了,班长是怎样处理的?班主任李军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组:根据素材展开联想: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当时的环境和人们的表现如何?
第三组:根据素材展开联想:为什么只是表哥和铁蛋?表哥出现了什么情况?铁蛋怎么办的?
3.写的时候注意:
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相互交流习作,提出建议
1.交流习作,互相评阅。
2.提出建议,帮助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