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课前回顾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程度大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股市崩溃,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等
经济受创、政治危机、世界局势紧张
时间:
根本原因:
表现:
特点:
影响:
罗斯福新政
时间:
目的:
手段:
内容:
实质:
1933年开始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国家干预经济
金融业、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Fasces)。
现在“法西斯”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统治。
世界法西斯主义
的三大形态
日本军国主义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德国纳粹主义
名词解释:
何为法西斯?
法西斯主义的特征
③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①极端民族主义(基本特征)
②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德】希特勒
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得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
——【意】墨索里尼
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那样,要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日】近卫文磨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
自主学习与探究:阅读材料与课文第63页的内容,概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意大利陷入了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之中。这个国民总收入年仅200亿里拉的国家,在大战期间的战费支出高达650亿金里拉(相当于1459.36亿里拉)。其中外债200亿,内债350亿。由于缺少资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商品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日益增长……经济危机引起革命危机。1919 年,意大利全国各地举行的罢工达1871次,参加者 55.4 万人;1920年工人运动的声势更加浩大,全国举行罢工2070次……在意大利统治阶级眼中大有政权难保之势。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一战后初期
经济衰退
政治混乱
工农运动高涨
中央政府瘫痪
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党
背景:
①
②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63页的内容,指出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实行的内外政策,列举其对外政策的史实。
建立标志:
内政:
外交:
对外扩张的史实: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
1、建立
背景
建立标志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②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1922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内外政策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3、侵略史实:
1935 年,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 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1883年
出生于意大利
1905年
加入社会党
1915-1917年
参加第一次世界的大战
1919年
建立以古罗马“棒束”为标志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
建立了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墨索里尼被称为“领袖”
1921年
1922年
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派兵侵入埃塞俄比亚
1935年
被枪决,尸体倒吊在广场上示众
1945年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墨索里尼
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召见并秘密关押
1943年
被倒吊着的墨索里尼(左二)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走向法西斯之路
战争、社会运动等策动、起源的地方。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64页的内容,归纳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和标志。
复仇情绪蔓延
背景:
①
②
③
④
标志: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走向法西斯之路
1、德国走向法西斯之路的背景:
(1)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2)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3)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不满,复仇情绪蔓延
(4)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蛊惑宣传,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时间:
标志:
影响:
1933年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建立法西斯专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
自以为优越而鄙视其他国家、民族。今亦用于指狂热自大,极端本位主义者。沙文主义者一般都是过于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团体、民族感到骄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国家、民族和团体,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64页“人物扫描”的内容,结合材料,概括希特勒反人类罪的具体内容。
材料:“雅利安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维护者;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文明的破坏者,人类的寄生虫。” “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希特勒
希特勒反人类罪的具体内容是宣扬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复仇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64页的内容,列举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暴行。
对内进行独裁统治:
①
②
③
④
对外发动侵略扩张:
①
②
③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走向法西斯之路
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统治:
(1)对内进行
独裁统治:
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
②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进步书籍
③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
——政治上
——思想上
——民族政策上
④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军事上
(2)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进入莱茵非武装区
1939.03
1938
1936
吞并奥地利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66页的“知识拓展”内容,指出面对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暴行,英、法等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请归纳这一政策的内涵,找出这一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说说这一政策的危害。
政策:
内涵:
顶峰:
危害:
拓展知识: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②现实的需要: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③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①历史原因(宗教信仰):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爱因斯坦
马克思
毕加索
洛克菲勒
奥本海默
看图说史: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希特勒上台后,实行了怎样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水晶之夜”中遭到
破坏和洗劫的犹太商店
国会纵火案中
起火的国会大厦
希特勒颁布命令
大肆打压德国共产党
看图说史: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希特勒上台后,实行了怎样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柏林焚烧事件:“在柏林剧院广场 (Opernplatz),德国学生和冲锋队队员成群聚集焚烧“非德国的”书籍的场面。拍摄地点:德国,柏林,拍摄时间:1933 年 5 月 10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
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