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庄镇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学期总第 一 课时 本单元(章)第 1 课时 授课日期
课 题 第一单元 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二)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 (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5)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出求绿点:(1)谈话:“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我们把哪个量看作“1”?(2)学生交流汇报。(3)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4)展示学生算式。(5)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依据。 三、巩固练习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
(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2.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3.只列式不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4.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引导学生分析关系,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5.判断:甲比乙多10%,乙比甲少10%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乔庄镇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学期总第 二 课时 本单元(章)第 2 课时 授课日期
课 题 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第二课时 课 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水平,通过研究探索、分析解决等过程,特别是通过联系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问题的题型、解题关键(确定单位“1”)、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利用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 通过研究探索、分析解决等过程,特别是通过联系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题型、解题关键(确定单位“1”)、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难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好每个问题的。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把问题改为“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怎么求?思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自主练习第5题(1)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几成?(2)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6题。三、巩固练习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2.对比练习:王爷爷家养了60只公羊,75只母羊(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设疑: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而公羊比母羊少20%呢?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1)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只用4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2)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3)实际投资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A 1÷(4+1) B(5-4)÷5 C 4÷5 D 1÷54.自主练习第7题。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乔庄镇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学期总第 三~四 课时 本单元(章)第 3~4 课时 授课日期
课 题 信息窗二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
难点 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作为国家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怡人,景色优美,每年“十一”期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到青岛旅游,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非常的幸福。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1)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列好算式后,请学生独立计算,最后再交流计算结果。谈话:我们在列式时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学生同桌讨论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把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 已知到海滨风景区的占总人数的84%,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人数,就是求102万人的8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补充练习: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1)张红看一本200页的书,已经看了全书的80%,看了多少页?(2)工人叔叔要加工1500个零件,还剩下10%没有加工完,还剩下多少个没有加工完? 2.自主练习第7题(1)画图,理解题意(2)小组交流,列出算式后汇报:(3)学生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解答方法的列式依据。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三、巩固练习1.只列式不计算(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2.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汇报时说出转化的方法)学生讨论:首先应该做什么?怎么才能提高正确率?第12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确该题有两种解题思路。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第2课时一、创设情境: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并且还了解到每年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人有很多,那么随之而来的是青岛的旅游收入也逐渐增多。二、探究新知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预设:(1)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2)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第(1)小题是学生上一节课学过的类型,请他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快速完成。2.请学生把第(2)题的信息和问题完整读一次,以明确题意。(1)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2)学生独立理解题意,思考: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2.3%中的2.3%是什么意思?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第(1)个问题就是求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还记得怎么列的算式?学生列式:8.38×2.3%现在谁能求出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学生独立列式,交流。谈话:你们能分别说说自己解答的思路吗?引导学生得出方法。请学生快速计算出结果,提醒学生计算时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比较两种解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小结。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6、8题2. 看算式补充问题:五(1)班学生今年共做好事400件,其中男生做了75%① ?①400×75%② ?②400×(1-75%)③ ?③400×[75%-(1-75%)]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乔庄镇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学期总第 五 课时 本单元(章)第 5 课时 授课日期
课 题 信息窗二:百分数实际问题(第三课时)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重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难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题目:2004年“十一”黄金周来青岛旅游的约102万人,比2003年同期增长2%。2.学生根据信息窗中告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多少万人?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读题,思考:(1)比2003年同期增长2%,这里的2%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2)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3)2003年的2%是哪个数量?2.谈话:你打算怎样来表示你理解到的题意?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4.学生列方程解答5.思考: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吗?学生回答得出: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人数×(1+2%)=2004年来青岛旅游的人数。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3题先审题,画出线段图,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2.自主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出油率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3.自主练习第11、13题练习时,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四、回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当我们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了,怎么求这个数。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乔庄镇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学期总第 六~七 课时 本单元(章)第 6~7 课时 授课日期
课 题 信息窗三:纳税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3.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重点 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正确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引导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曲阜。曲阜可是我们山东有名的文化圣地,同学们中有去过曲阜的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曲阜都有哪些历史名胜?谈话:既然曲阜是一个如此有文化渊源的城市,那么它的人气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曲阜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谈话: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结合信息图中的信息,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为什么?学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重点明确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学生明确问题后,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谈话:根据刚才同学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能总结出“求营业税”问题的基本方法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统一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2、小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第1题。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解答后,重点让学生说说有关税额的数量关系和自己是怎样计算的。3、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谈话:为了游览“三孔”,光明小学的师生遇到了一些困难,让我们去看盾能不能帮上忙?出示第二个红点的信息,师生一起整理出其中的数学信息。谈话:“八五折”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有关折扣的问题吗?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折扣的意义,那么现在你能独立的解答这道题了吗?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三、巩固应用,拓展练习。自主练习第4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理解汇率的含义,即汇费占汇款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第二课时一、我来想一想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税率、打折的有关知识,并且我们学会了计算税额,谁能谈一谈为什么要纳税呢?纳税对国家建设、国防、教育、社会保障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不仅企业、社会团体要纳税,达到一定收入的个人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自主练习第2题。指名读题。谈话:谁还记得打折是怎么一回事?你购买商品时遇到过打折吗?2、自主练习第5题。学生自己计算并填在书上,做完后展示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交流“八五折、五折等是什么意思?”弄清楚这类题目实质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二、我要练一练。谈话:看来纳税、打折实际还是百分数的问题,我们再来练习做几道百分数应用题好吗?1、自主练习第6题。自主解答,集体订正。交流时重点问:短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长百分之几呢?2、自主练习第7题。学生自主练习,集体交流。 3、自主练习第8题。指名读题。提示:先比较此题与6、7题的区别,然后再解答。三、综合运用,拓展训练。 谈话:生活中商家还有好多令人迷惑的折扣和促销方式,你能明辨该选择哪种吗?1、自主练习第9题。先小组讨论,再自主解答,集体交流。2、自主练习第10题。集体讨论交流:“九折”是什么意思?“买5本赠1本呢?”“满50元八折呢?”自主解答。集体交流订正。四、课外延伸课本43页“课外实践”,自己阅读。集体交流:“百分点”和“负增长”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乔庄镇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学期总第 八 课时 本单元(章)第 8 课时 授课日期
课 题 相关链接(二) 利 息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3、注重学生观察、对比、总结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难点 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知识扩充 谈话:(出示一组信息) 2001年12月,中国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 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 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 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 711亿元。 学生思考,从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二、创设情境 谈话:老师积攒了1000元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 谈话:听从大家的意见,现在老师就想去银行存款,谁想和我一起去? (生走入老师创设的情境,感受存款的乐趣。) 谈话:当我们来到银行的时候,不但会受到存款员的热情接待,而且会拿到一张存款单。存款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在填写的过程中一起总结好吗? (生独立完成填存单的任务,遇到问题随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三、合作学习 谈话:小丽学会存款后,把8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3.24%,到期时可取出人民币8777.6元。 (生找出本金、存款种类后,再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新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利息”、“利率”的概念,并设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呢”?(生合作学习从表格中发现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并总结出公式:利息= 本金×时间×利率。) 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公式,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存入银行的1000元,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3.6%,到期时可获利息多少元? 谈话:取款时的情况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吗?和老师一起跳跃时间,来到2012年。(出示利息清单。)四、深化练习1、基本练习。2.奉献。六年级一班的张华同学在2001年1月1日把积攒的12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二年,年利率2.7%。她准备把到期后的税后利息捐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到期时她可捐钱多少元? 3、理财。你有压岁钱吗?以小组为单位核算一下,如果把这些钱存起来,你们想怎样存?会得多少税后利息?你们准备怎么使用? 4.帮助。李大爷认识到了存款的益处,所以决定把自己的1万元存入银行5年,面对“国债3.6%”、“定期3.6%”、“活期0.72%”三种选择,他该怎么办呢?你能按获得利润的多少为李大爷提个合理化建议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乔庄镇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学期总第 九 课时 本单元(章)第 9 课时 授课日期
课 题 我 学 会 了 课 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2、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百分数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 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百分数知识。
难点 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百分数知识。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引导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提供素材、激发兴趣。出示:100%、15% 、 136%、71%……师谈话:看到这些百分数你想到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说出:(百分数的意义、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百分率、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等)师谈话: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1、质疑谈话:刚才,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如果把这些知识这样放在一起,有什么感觉?怎么办?2、整理谈话:要想使这些知识有条理,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就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同学们想怎样整理? 3、小组合作谈话: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根据知识要点和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并记录。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整理得既清楚,又完整,而且有特色。(学生分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4、展示交流谈话:同学们,整理好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整理的结果和过程。在介绍之前,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认真听,再想一想,请你给它们做个评价。5、回顾总结谈话: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根据什么来整理这些知识的?分成哪几部分? 在学生汇报时,重点引导学生:1.说一说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总结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时,让学生举例说说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三、自我检测,形成技能。1、质疑扫清障碍。对于这部分知识,大家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基本练习。(课本第45页练习)3、综合练习。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第一单元 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二)
单元备课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
本单元是延续上学期第八单元山东假日游的主题,精选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几个旅游城市,如济南、曲阜、青岛,设计了“济南假日游”、“曲阜假日游”、“青岛假日游”等一系列现实情境,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数据信息,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增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仅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还充分地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教师要挖掘每个情境图,让学生通过情境设计不仅学习数学知识,更培养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百分率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单元教学内容
信息窗 主题 知识点
信息窗一 济南假日游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信息窗二 青岛假日游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信息窗三 曲阜假日游 纳税、折扣。
相关链结 利息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2、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单元编排突出特点
1、优化知识结构,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进行了优化,具体的编排顺序是: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稍复杂)问题→税率、折扣的应用→利息知识,有利于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留有足够的空间。
2、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在练习编排上,选取了大量的现实素材,是与现实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堪称“百科全书”,练习中有储蓄、国税、旅游收入等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有入学率、近视率、出勤率等反映学生生活的;有农作物产量增长百分比、果品产量增产成数、花生仁出油率等反映农业生产的;有半岛面积、陆地疆界线等反映地理知识的;还有反映科普、动物、矿产资源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练习,相信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单元教学注意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中,因为都是真实的数据,难免存在着数据较大,难于计算的问题。建议老师们可以对计算结果要求降低,或只列算式不计算。
(尽管我们提可以使用计算器,但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都不愿意让学生带计算器,因为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自觉性,能控制住在需要用的时候才用。但同时注意,并不是任何题都可以只列式不计算)
六、课时安排
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3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利息 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