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4 14: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测试卷
(分值 120 分)
一、积累运用(34 分)
1.(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禁锢 (gù) 怂恿(sǒnɡ) 迷惘 (máng)
B.长喙 (huì) 瞵视(lín) 羽翮 (hé)
C.感喟 (kuì) 屋脊 (jí) 倏地(shū)
D .伫立(zhù) 嗔怪(chēn ) 干瘪 (biē)
2. (3 分)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不动声色 一尘不柒 妄下断语 怪诞不经
B.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 进退维谷 据为己有
C. 眼花嘹乱 秩绪井然 石破天惊 神采奕奕
D.遒劲有力 相得益章 面面相觑 大相径庭
3.(3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 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 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2) 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 ,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3) 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 ,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 原型 拔苗助长 B.不利 原形 拔苗助长
C.不利 原形 好高骛远 D.不力 原型 好高骛远
4. (3 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
B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5.(3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 “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 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 续, , , , , 。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 1 -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①⑤④②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③②④① D .④⑤③①②
6.(3分)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B.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
士比亚全集》等。
C.康拉德 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曾获 197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7.猫以它的娇小玲珑、善解人意而深得人们喜爱。班级举办以“猫情猫趣”为专题的活动,邀请你参加
并完成下面的题目。(6 分)
(1) [猫在文字中] 猫可以捕鼠除害,是人类生活的伙伴之一, 由它还衍生出一系列意蕴丰富的成语和 歇后语,请写出两例。(2 分)
(2)[猫在漫画中] 仔细观察题为《有鱼吃还捉老鼠》的漫画,然后写出漫画的寓意。(4 分)
8. (10 分) 默写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 看,像牛毛, , ,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
- 2 -
( 5 ) 李 商 隐 在 《 夜 雨 寄 北 》 中 畅 想 自 己 与 朋 友 (或 妻 子 ) 相 聚 聊 天 的 名 句 是: , 。
(6) 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 , 。
二.阅读(36 分)
9. (4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 (2 分)
(2) 下面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是
A .前两句从近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
B .前两句的“绝”“灭”之无,与后两句的“舟”“翁”之有,对比强烈。
C .诗歌用“千山”“万径”的寂静,来衬托渔翁的垂钓,可谓静中见动。
D.“绝”“灭”“雪”三字都是仄声韵,短促斩截,烘托了诗的凄冷、肃杀气氛。
10 .(16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 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
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 死, 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 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 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
- 3 -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嘐(jiāo ) 聱(áo) 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 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橐坚而不可穴也
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2) 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①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
②故不啮而啮, 以声致人;不死而死, 以形求脱也。
(3) 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结局截然不同,原因分别是什么? (4 分)
(4) 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4 分)
11. (16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丑 猫
①每次瞥见院子里有猫跑过,我就会想起以前我们这个院子里生活过的一只小猫。邻居们对这只猫 都很熟悉,叫它丑猫。固然,谁也说不清楚它是从哪儿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只被抛 弃的猫,因为它一直对人心存依恋。
②这只被叫作丑猫的猫真的很丑,只有一只左眼,右眼处是一个黑乎乎的令人惊骇的深洞。右耳也 残缺不全了。一条又宽又长的伤疤从头顶一直延伸到肩上。右后腿不知何时折断又接上了,但已经 严重弯曲。尾巴早就没了,只剩下短短的一截,总是翘着。全身暗灰色的毛脏兮兮的,黑色的条纹 已经很难分辨出来。凡见过这只猫的人产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只猫真丑! ③因为这只猫相貌丑陋,所以邻居们都不喜欢它。孩子们看见它远远地就绕开了,更别提摸摸它抱 抱它了;大人们一看见它就吓唬它驱逐它,甚至还用石头砸它。丑猫有时候想进到楼道里去,但人
- 4 -
们只要一发现它想进来,就用浇花的水管子冲它,或用楼门夹它的爪子。但不管人们怎样对待它, 丑猫从不对抗。如果人们用水管子冲它,它不跑也不躲,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任凭冷水淋到身上; 如果人们扔东西砸它,它也只是轻轻地抬抬爪子,好像在请求人们的谅解。 ④与人亲近一直是丑猫的一个幻想。如果有哪个胆大的孩子瞥见它没有躲开,它就赶忙跑过去,用 头蹭人家的手,一边蹭,还一边喵喵地高声叫着,希望能得到一点点温柔的抚摸;如果有谁愿意破 天荒地抱抱它,它就急忙舔舔人家的衣角或者它能够得着的东西,渴望能留住这一刻难得的温情。 但更多的时候,丑猫得到的都是厌弃和驱赶。
⑤有一天,一个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了丑猫的头上:孤独的丑猫朝附近的几只狗走了过去,它大概是 太寂寞了,想和那几只狗交个朋友吧,但没想到那几只狗却毫不留情地咬伤了它。我在屋子里听到 丑猫凄惨的叫声,急忙跑了出去。等我跑到丑猫跟前时,丑猫正躺在地上,身子蜷缩成了一团,全 身血肉模糊,脸上挂满了泪痕, 已经岌岌可危了。丑猫不幸的一生就要走到尽头了。我把它从地上 抱了起来,它声音嘶哑,艰难地喘着气。我双手抱着它,一动也不敢动,唯恐再弄痛了它,但它却 挣扎着要舔一舔我的手。我把它搂到了胸前,它的头紧紧地贴到我的手掌上,用那只黄黄的小眼睛 注视着我。突然,我听到它用微弱的声音“喵”地叫了一声。显然,这只猫在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痛 苦后,仍然渴望着一丝怜爱,或是一丝同情!当时,我觉得我怀里的这只猫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可 爱最英俊的动物。它从没想过要咬我,要挠我,或者挣开我的怀抱,它只是默默地看着我,完全相 信我能够减轻它的痛苦。丑猫就这样在我的怀中慢慢地死去了,没能等我把它抱回家。 ⑥丑猫只是身体残疾,而我们人类是心灵残疾。我们对那些形象优美的生物关爱有加,而对那些卑 微弱小的生灵却漠不关心。世间的大爱,应该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不因其美丽而关怀庇护,不因 其丑陋而鄙视厌弃。
(1) 简要说明第②段对丑猫的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2) 第④段中,作者连续用两个“如果……就……”来描写丑猫的幻想,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 分)
(3) 第⑤段中作者说丑猫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可爱最英俊的动物”,简要概括说明其理由。(4 分)
(4) 联系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丑猫的命运引发你哪些思考。(4 分)
三、作文(50 分)
- 5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 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 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 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 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 自拟标题,不少于 5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请以化名代替。
- 6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B
【解答】A.“惘”应读 wǎng;C.“脊”应读jǐ;D.“瘪”应读 biě。
故选:。
2. B
【解答】A.一尘不染;C. 眼花缭乱,秩序井然;D 相得益彰。.
但不表示疑问语句,就不是疑问句。
3. D
【解答】“不力”意思是:不尽力,不用力;成效差,效率低。“不利”意思是:有害;没有好处。 从①处看,应该是强调“监管”“不尽力”,因此选用“不力”。
“原形”的意思是: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本来的状态。“原型”是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 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②句表述的是小说的作品主人公,因此选 用“原型”。根据③句“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对应的成语是“好高骛远”。
4.A
【解答】B .这句话是表示陈述语气,不是疑问语句, 问号应改为逗号。C.如果引用的是一句完整 的话,句末点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里面,“也”后面的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里面。D.如果并列成 分后有语气词,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这句话有语气词“呀”,所以顿号应改为逗号。
5 . C
【解答】解答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找到总结性或是概括性的句子,领起这个语段,整体读完这几 个句子之后,我们发现第⑤句就是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关系着…根据语段的意思,用排除法就 可以得出答案了。
6 .D
【解答】这是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
7. (1) 示例:照猫画虎;争猫丢牛;猫鼠同眠;猫儿教老虎—— 留一手;猫哭耗子——假慈悲 (2) 讽刺某些人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忧患意识,缺乏责任心、忘本等。
8. (1) 自古逢秋悲寂寥
(2) 思而不学则殆
(3)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4) 像花针 像细丝
- 7 -
(5)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重点字:烛)
(6)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重点字:嫌)
9. (1) 孤独、顽强、高傲
(2) A
【解答】前两句从远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
10. (1) ①像狗一样 ②咬洞 ③被 ④对
(2) ①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3) 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
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
(4) 甲文为小说(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之奇,因此以记叙为主,作者观点十分简要,故事寓含 的道理由读者从中意会。乙文为小品(或赋),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脱为基础和凭借,着重 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启示,揭示道理。
11. (1) 突出丑猫的丑陋,说明人们不喜欢丑猫的原因,同时为下文写丑猫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2) 这样写,一方面说明“与人亲近一直是丑猫的一个幻想”,丑猫不想伤害人,丑猫的心灵“不 残疾”。另一方面希望人们不应因丑猫的丑陋而鄙视厌弃它。
(3) 它对人的冷漠、欺凌不怨恨,不报复,只求得到一丝关 爱,就很满足。即使在最痛苦的生命 尽头,它也避免伤害到“我”,丑猫的心灵是美好的。因此,作者说丑猫是其一生中见过的“最可爱 最英俊的动物”。
(4) 示例 世间的大爱,应该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不因其美丽而关怀庇护,不因其丑陋而鄙视厌 弃。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