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参考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一、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6分。
1. A(3 分)
【解析:A项只是说明我国有很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一事实,并非为了让文化遗产释放更
大潜能而着力之处。】
2. C(3 分)
【解析:国家博物馆用“艾雯雯”,并非让虚拟数智人“亮起来”,而是通过虚拟数智人
让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亮起来”。】
3. D(3 分)
【解析:A项的内容是进行名为“老北京之友”调研项目时的行为,B项的内容是胡同的
价值,C项的内容是“老北京遛弯儿计划”进行过程中的行为。】
4. A(3 分)
【解析:B项,“数字文保已成为……重要发展之路”与材料一第 5段“数字文保……这
或将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发展之路”意思不同;C项,从材料二第 1
段可知,散落在城市社区和乡镇中的民间古迹,有很多民间力量加入保护,还有国家
和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进行保护;D项,从材料二第 3段“通过……对北京
老城核心区域……胡同和古建筑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及保护状况考察”可知,“老北京之
友”调研项目发布的评价报告与胡同有关系。】
5.(4 分)
答案要点:
(1)加强对保护传承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意义的宣传,以凝聚共识,并主动作为。
(2)借助数字化、影像化等技术手段传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
(3)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线上交互场景,让人们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有新体验。
(4)让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与年轻人的生活产生交集,激发年轻人保护与传承的主动性。
(5)成立保护传承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公益组织,联合相关领域专家,招募志愿者,开
展保护传承的项目与活动。
【评分细则:答出第(1)-(4)条中的任意 3条,得 3分;答出第(5)条,得 1分;
共 4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皆可。】
二、本大题共 6小题,共 28分。
6. C(3 分)
【解析:矜,在句中的意思为“夸耀”。】
7. D(3 分)
【解析:D项,被,介词;A项,相当于“于”,介词/形容词词尾,助词;B项,……的
人,代词/用于名词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引出下文,助词;C项,及,比得上,动
词/像,动词。】
8. B(3 分)
【解析:“枢机”理解为“重要机构”有误,这里应理解为其比喻义“关键”。】
9. B(3 分)
【解析:从“固当家给人足……然而窭人之子,短褐未尽完,趋末之民,巧伪未尽抑……
殆风俗有所未尽淳欤”可知,百姓还不完全富足,风俗还不尽淳厚。】
10.(5 分)
答案要点:
①先用假设,推论“奢而不制”的弊端,即,让世人用尽财力,过度追求时尚。
②再用财力的有限与浪费的无限作对比,并用积水与放水为喻,从反面论证“奢而不制”
的弊端,即,会让百姓贫穷而且没有节制。
③然后举所处太平而兴盛的时代依然存在的百姓贫穷、机巧奸诈等弊端为例,通过追问
原因,委婉揭示“奢而不制”会导致风俗不淳,进而产生这样的弊端。
【评分细则:答出第①条,得 1分;答出第②、③条,各得 2分;共 5分;意思对或言
之成理均可得分。】
11.(共 11 分)
(1)(3分)
答案示例一:
“数”,读 shuò,意思是超过常度。因为劝改过或求亲近的行为超过常度,会让君、
友不耐烦,并因而使自己受辱。对待朋友要尽心竭力劝告并以友好的态度引导他,如果
朋友还不改进,而超过常度再去劝导的话,难免会因其厌烦而让自己受辱。
答案示例二:
读 shǔ,意思是数说。因为数说自己的功劳或君、友的过错,会因君、友难以承受
而使自己受辱。对待朋友要尽心竭力劝告并以友好的态度引导他,如果朋友还不改进,
再去数说,就会导致朋友厌烦并因而使自己受辱。
【评分细则:表明看法,并与后面的分析有逻辑关联,得 1分;结合 2则材料分析,得
2分;共 3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2)(4分)
答案示例一:
“无友不如己者”,即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认为君子品格的养成需要
学习,胜过自己的朋友值得学习。如果跟那些以说花言巧语、装出好脸色并扮出恭敬样
子来取悦他人者交朋友,对修养君子应有的忠信品格没有帮助。跟胜过自己的朋友结交
并相互学习,有助于修养仁德。
答案示例二:
“无友不如己者”,即不要跟与自己的追求不相似的人交朋友。孔子认为君子崇尚忠
信,如果跟不崇尚忠信的人交友,对自己的品格修养无益。如果跟那些以说花言巧语、
装出好脸色并扮出恭敬样子来取悦他人者交朋友,因其与自己的追求不相似,故不能助
己修养君子品格。跟与自己的追求相似的人交朋友并相互学习,有助于修养仁德。
【评分细则:答出句意,得 1分;结合 3则材料简述理由,得 3分;共 4分;意思对或
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3)(4分)
答案要点:
①要学习朋友的长处。
②要结交正直的朋友(不结交虚伪的人)。
③劝导朋友要适可而止。
④要与朋友在相互学习中修养仁德。
【评分细则:答出 1条,得 1分;答出 4条,得 4分;共 4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
得分。】
三、本大题共 5小题,共 24分。
12.D(3 分)
【解析:“论交惟是一支筇”表达诗人只有一支随身携带的竹杖像老朋友一样陪自己登台,
并非表达对邹湛所用竹杖的羡慕。】
13.B(3 分)
【解析:B项,诗中“争泥”的燕子与白居易笔下“争暖树”的早莺所含情感都有对自
然界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之情;A项,诗人巧用对比,以登到台上后“目力”的有限
衬托了“兴”的无尽;C项,“三秋月”并非诗人登台所见秋月,“万里风”并非诗人
所感秋风,因此诗的写作时间是夏季;D项,此诗和杜甫《登高》所写景与所叙事中
都蕴含有诗人的情感,并非仅在最后抒情。】
14.(4分)
答案要点:
意蕴:①希望自己能像羊祜一样因建功立业而具有让后人敬仰的美德与名声。
②以竹杖为友,表达自己追求像竹一样正直不屈的品格。
手法:①由自己登拟岘台联想到羊祜登岘山的事典,使诗歌意蕴丰厚。
②化用羊祜登岘山感慨人生的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对先贤的追慕。
③将自己独登拟岘台和羊祜与邹湛等人同登岘山作比,含慕古与孤独之情。
④运用拟人,将竹杖看作老朋友,生动地表现独自登台的经历,暗寓自己的追求。
【评分建议:答出 2点意蕴,得 2分;答出①一③条手法赏析中的任意 1条,得 1分;
答出第④条手法赏析,得 1分;共 4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
15.(共 8分)
(1)驽马十驾 主人下马客在船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惊涛拍岸
(3)覆压三百余里 冷月无声
(4)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评分建议:每空 1分;有错字、别字等舛误,该空不得分;共 8分。】
16.(6分)
答案要点:
情节:①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攀亲戚以求助。
②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送土产以报恩。
③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救巧姐以施恩。
主题:①从刘姥姥的视角展现当时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揭示当时贫富悬殊的现实。
②刘姥姥纯朴、乐观、善良等性格体现了人性的淳厚与美好。
③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家由盛转衰的过程,表现了封建家族的没落。
【评分细则:概括 3个情节,得 3分;写出 3个主题,得 3分;共 6分;意思对或言之
成理均可得分。】
四、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7 分。
17.C(3 分)
【解析:根据语境,“蛇行”在文中的意思应为“蛇曲折爬行”。】
18.B(3 分)
【解析:从第②、③段可知,作者眼中的青山关与山海关、嘉峪关并不完全类似,是富
有生机与活力的。】
19.(6 分)
答案要点:
(1)第①处,以“箭”作为喻体,形象地表现了午时阳光直射的特点,暗含青山关的将
士曾用弓箭守卫国土的联想,巧妙交代了游览时间。
(2)第②处,用“耀眼”表现阳光的特点,并用拟人手法表现阳光照耀大地的景
象,引出下文对阳光下雄关、关下村庄及崖壁上屋宇等祥和景象的描写,暗
寓长城关防及守关将士对祥和生活的守护之功。
(3)第③处,从上文对历史的追怀转入对当下阳光的描写,用拟人手法点出阳光“温暖”
“炙热”的特点,用“继续”一词暗含传承英雄精神之意,与上文写阳光的句子相
呼应,引出下文对所见流水、劲草的描写,抒发怀古之情。
【评分建议:恰当分析 1处描写的作用,得 2分;共 6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
20.(5 分)
答案要点:
内涵:(1)雄伟的青山关具有战略中心地位,高耸,坚固,曾像柱石和脊梁般守卫国土。
(2)长城青山关是崇高、威严、忠诚、勇敢、坚毅、执著等英雄精神的象征。
(3)曾在历史上起到守护作用的青山关常在,其象征的英雄精神会永远传承。
效果:(1)运用拟人手法,鲜活地表现了青山关的形象特征。
(2)运用排比手法,从形到神,逐层深入地表达了青山关的价值与意义。
(3)是对上文所写青山关景象的凝练与对作者所见所想所思的升华。
(4)是对题目的诠释,含蓄形象地表现了“长城青山关”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意蕴。
【评分建议:答出任意 2条内涵,得 2分;答出任意 3条表达效果,得 3分;共 5分;
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五、本大题共 3小题,共 65分。
21.(共 5分)
(1)B (3分)
【解析:A项,①句中加点的“即”应该改为“既”,表示“已经”;C项,②句中的“而”
表示并列关系,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删除后不会让句意有所变化;D项,④句中画线
的语句没有出现搭配不当的语病。】
(2) (2分)
参考答案:
还完成了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 A抬升和小机械臂助力手柄安装等任务。
【评分细则:与上下文语意连贯,1分;句意不变,1分;共 2分。】
22.(共 10 分)
(1)【评分细则:从观点的明确性、体验的真实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述的条理性及语
言的逻辑性等 5个维度评分。】
(2)【评分细则:从情境的适切性、设计的合理性、理由的充分性、表达的层次性及语
言的简明性等 5个维度评分。】
(3)【评分细则:从情境的适切性、主题的明确性、语言的得体性、感情的真挚性及表
达的感染力等 5个维度评分。】
【评分参考】
一类卷(8-10 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表现力
强。
二类卷(5-7 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 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3.(共 50 分)
(1)【评分细则:从观点的明晰性、论据的典型性、分析的深刻性、评论的逻辑性及书
写的清晰性等 5个维度评分。】
(2)【评分细则:从立意的深刻性、感情的真挚性、内容的充实性、描写的表现性及书
写的清晰性等 5个维度评分。】
【评分参考】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参考类别进行赋分。
(1)议论文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以 46 分为基准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浮动。
一类卷 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符合一类卷的基
(50-42 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本要求,有创意、有文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采的作文可得 48 分以
上。
以 37 分为基准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浮动。
二类卷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符合二类卷的基
(41-33 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
39 分以上。
以 29 分为基准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浮动。
三类卷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符合三类文的基
(32-25 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较好的作文可得 31 分
以上。
四类卷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以 20 分为基准分
(24-0 分)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浮动。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2)记叙文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以 46 分为基准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浮动。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一类卷 符合一类卷的基
想象丰富合理
(42-50 分) 本要求,有创意、有文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采的作文可得 48 分以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上。
以 37 分为基准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浮动。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二类卷 符合二类卷的基
想象合理
(33-41 分) 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9 分以上。
以 29 分为基准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浮动。
三类卷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符合三类文的基
(25-32 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较好的作文可得 31 分
以上。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四类卷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以 20 分为基准分
(24-0 分)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浮动。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说明】
(一)扣分项评定
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 2分;每 3个错别字减 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符号出现
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字数不足,每少 50 个字减 1分。
(二)残篇评定
1.400 字以上的作文,按评分标准评分;每少 50 字扣 1分。
2.400 字以下的作文,20 分以下,不再扣字数分。
3.200 字以下的作文,10 分以下,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分或 2分,不评 0分。
5.只写标题的,给 1分,不评 0分。
【附录】
第二大题参考译文
一、文言文选文参考译文
上天抚爱养育的,是百姓;百姓牵系仰仗的,是君主。圣君对上是继承上天的意志,对
下是代替上天做万民之主,其主要任务在于使百姓安定、富足。使百姓安定、富足的关键,
不在于其他,在于使风俗端正。所以风俗的变化,会影响百姓的习气,跟国家的兴盛与衰亡
密切相关,不可以不慎重。
君子用节俭制约民风,风俗的弊端是趋向奢侈。奢侈之风不加以制止,害处会是怎样的
呢?像这样,就会有人竭尽财力,超越本分,轻慢他人,模仿他人,追求时尚。况且天地产
生物资是有时令的,人的能力有限度,可是日日夜夜的花费没有尽头,用有时令限制的物资
和有限的人力,来供应无尽的消费,假如不做遏制,就会出现像涓涓细流般积累的财富如浩
荡的江水一样流泻而出的情况,怎么能不让百姓贫苦而且没有节制地浪费呢?国家拥有华夏
大地,继承四代帝王的传统,制度已经稳定了,法度已经明确了,征收赋税不会对百姓的生
活有所妨碍,劳役已经平均分配了,太平的国运没有比现在兴盛的,本来应该家家富足,人
人饱暖,没有一个人不能得到安居。可是贫寒人家的孩子,粗布做的衣服也不能全都完整,
从事工商业的人,不实诚的作伪行为没有完全得到抑制。其中的缘故是什么呢?大概是风俗
还不完全淳朴吧?
圣人的教化,从近处影响到远处,从内部影响到外部,所以京城是风俗的关键所在,是
天下各地都关注并跟着模仿的。加以士大夫和庶民财物丰富,人口众多,金钱物品全部集中
在此,很难用节俭引领风气,容易因为奢侈而改变风气。开个头,做件事,无论罕见的衣服、
帽子、车子与骏马,还是用具、服饰和玩赏的物品等,早晨出现特殊的式样,傍晚就会影响
到华夏大地。手工艺者在没有什么用途的物件上夸耀自己的才能,经商的人用很难得到的物
品做买卖以牟取暴利,年复一年,人们喜欢技艺高明、迷乱耳目的物品的本性没有穷尽,喜
爱的风尚多次改变。因此所用物品没有破旧就被人毁弃,遵守以往习俗的人被追求时尚的人
嘲笑。富有的人争着来使自己超过别人;贫穷的人把自己比不上别人当作耻辱,并且说:“他,
是人;我,是人。他有像这样华美的供养用品,可是我反而比不上。”从此转变为互相羡慕仿
效,一定出其所有来使自己的外表鲜艳华美;让愚昧卑下的人,放任一时的嗜好和欲望,使
一生的财产耗损,自己却不觉悟。
山林不能供得上野火的焚烧,江海的水也不能使渗漏的酒器充满。敦厚、质朴的风气消
失了,贪得无厌的品行形成,那么国家从上到下的财力就会匮乏。像这样,就会让人没有完
美的操行,让士人没有廉洁的声誉,崇尚欺凌逼迫的现象变为时代风尚,遵守法度的人被当
作鄙陋粗俗,有节操与义行的百姓减少,把别人的产业并为己有的家庭增多,富有的人金钱
与产业布满各州所辖地域,贫穷的人不能免于因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而死亡的命运。人的本
性,内心充实身体安逸就会以生为乐,心情郁闷身体劳苦就会想到死亡。像这样的风俗,怎
么能使人避免触犯法令呢?因此刑罚不能不用的原因就是缘于这样的现实。
毁坏山崖、冲垮石窟的河流,是从细小的河水流出而形成的;高入云霄、遮蔽日光的树
木,是从翠绿色的小树长起来的。防微杜渐是容易的,到酿成大祸时再挽救就很困难了。应
该做的是要大体依照古代先王的制度,命令市集容纳商贾贩卖货物的数量,来观察人们的喜
好和嫌恶。有展现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来迷惑民众的,督察惩罚他们;往下到器物、餐具,
给这样的商品做出等级规定来节制;对手工艺者和商人,加重赋税来让他们感到困窘和耻辱。
百姓看到从事商业没有用处,并且又被督察惩罚困扰并因而感到耻辱,不得不从耕种田地谋
求发展。田地被开垦,那么百姓就不会饥饿。把这些向百姓明示,就不会有京城安定而天下
不能安定的现象了。
二、《论语》选文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不厚重就没有威严。坚持学习就不会固陋。注重办事尽心竭力并能守
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失,就不要怕改正。”(《论语·学而》)
②孔子说:“事奉国君超过一定的度,就会招致侮辱;跟朋友的交往超过一定的度,就
会导致疏远。”(《论语·里仁》)
③孔子说:“说好话,装出好面孔,扮成恭敬的样子,求取悦于人,左丘明认为可耻,
我也认为可耻。心里怨恨别人却还要跟此人结交,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论
语·公冶长》)
④子贡问交友之道,孔子说:“尽心竭力劝告并以友好的态度引导他,还不能使他听从
的话就算了,不要使自己受到侮辱。”(《论语·颜渊》)
⑤孔子说:“君子用讲习礼乐文章的方式来与朋友交往,以跟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来修养
仁德。”(《论语·颜渊》)房山区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诊断性评价 节目聚焦传统典籍、考古遗址、中华国宝、节日文化等主题,以昂扬的文化自信、贴近
大众的传播语态,在广大观众心中扎下了“文化之根”。在数字化应用方面,不久前上
高三语文 线的敦煌遗书数据库极具代表性。这一数据库通过现代数字处理技术,重新汇集起分散
在全球各地的敦煌遗书资源。敦煌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回归华夏大地,又以数据共享的方
式开放给全世界的敦煌学爱好者。
除了数字化建设,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线上交互场景的新颖应用,也为文
化遗产插上了新时代的翅膀。游戏技术和文旅产品结合、数字场景模拟与还原、沉浸式
一、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6分。 云游观展等新工具、新体验,实现了让文物“自己说话”。“云游长城”小程序通过游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题。 戏技术打造出一座“数字长城”。7月 22日,国家博物馆迎来了新员工——虚拟数智人
材料一
密 “艾雯雯”。文化遗产保护与元宇宙的结合已引发无限畅想,数字文保也开启了更多可能
文化遗产是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如何让文化遗产 性,这或将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发展之路。
封
释放更大的潜能,推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从“活起来”“亮 让文化遗产资源“传起来”,年轻群体是关键。文化遗产要真正建构蓬勃向上的生
线 起来”“传起来”三方面着力。 态,就要与当下生活和年轻群体产生广泛交集。唯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文化遗产才
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理念共识是核心。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是世 能焕发新的光彩。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能是单向地传达信息,而要激发年
内
界遗产大国和现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截至 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 轻人主动融入、积极分享的意愿。
不
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 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58处,备案博物馆 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诉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还会影响到未来。迈入新时
能 6183家;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3家;世界遗产 56项, 代,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的新形势,让散布于锦绣大地的文化遗
答 位列世界第二。传承发扬如此丰厚的遗产资源,需要全社会形成敬畏历史、敬畏文化、
产进一步“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让大众共享文化之美,为坚定文化自信提
敬畏生态的大格局观,凝聚共识,主动作为。 供有力支撑,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题
10年来,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各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具体 (取材于吕帆的相关文章)
文物的保护传承,全力当好中华文明薪火传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尤为重要的是,文化遗 材料二
产的发掘保护并未停留在文件与理念上;在此进程中,一大批文化遗产获得抢救性保护, 古老的中华文明给中国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宏伟壮丽的皇家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得到世人关注。以申遗为例:泰山申遗成功,改写了世界遗产的历 建筑,还有众多散落在城市社区和乡镇中的民间古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文
化遗产的保护,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进行保护外,还有很多民间力
史,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基础上增加了第三类世界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良渚遗
量加入。
址申遗成功,不仅创造出一片如公园般秀丽的考古遗址,更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
在首都北京就有这样一家公益组织——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成立近 20年的时
史。
间里,这家组织联合相关领域专家,并招募了大量志愿者,在多个地区开展了特色项目
让文化遗产资源“亮起来”,科技赋能是重要途径。数字化、影像化等技术手段的
和活动,帮助很多社区居民保护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
加持,对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近年来,大众媒体纷纷以文化资源入
自 2003年成立以来,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直关注着散落在社区和民间层面的文
题,通过先进技术带领观众“古今穿越”。《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等文化
化遗产。据资料显示,在 2006-2008年间,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了名为“老北京
高三语文第 1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2页(共 12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房山区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诊断性评价 节目聚焦传统典籍、考古遗址、中华国宝、节日文化等主题,以昂扬的文化自信、贴近
大众的传播语态,在广大观众心中扎下了“文化之根”。在数字化应用方面,不久前上
高三语文 线的敦煌遗书数据库极具代表性。这一数据库通过现代数字处理技术,重新汇集起分散
在全球各地的敦煌遗书资源。敦煌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回归华夏大地,又以数据共享的方
式开放给全世界的敦煌学爱好者。
除了数字化建设,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线上交互场景的新颖应用,也为文
化遗产插上了新时代的翅膀。游戏技术和文旅产品结合、数字场景模拟与还原、沉浸式
一、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6分。 云游观展等新工具、新体验,实现了让文物“自己说话”。“云游长城”小程序通过游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题。 戏技术打造出一座“数字长城”。7月 22日,国家博物馆迎来了新员工——虚拟数智人
材料一
密 “艾雯雯”。文化遗产保护与元宇宙的结合已引发无限畅想,数字文保也开启了更多可能
文化遗产是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如何让文化遗产 性,这或将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发展之路。
封
释放更大的潜能,推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从“活起来”“亮 让文化遗产资源“传起来”,年轻群体是关键。文化遗产要真正建构蓬勃向上的生
线 起来”“传起来”三方面着力。 态,就要与当下生活和年轻群体产生广泛交集。唯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文化遗产才
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理念共识是核心。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是世 能焕发新的光彩。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能是单向地传达信息,而要激发年
内
界遗产大国和现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截至 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 轻人主动融入、积极分享的意愿。
不
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 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58处,备案博物馆 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诉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还会影响到未来。迈入新时
能 6183家;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3家;世界遗产 56项, 代,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的新形势,让散布于锦绣大地的文化遗
答 位列世界第二。传承发扬如此丰厚的遗产资源,需要全社会形成敬畏历史、敬畏文化、
产进一步“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让大众共享文化之美,为坚定文化自信提
敬畏生态的大格局观,凝聚共识,主动作为。 供有力支撑,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题
10年来,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各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具体 (取材于吕帆的相关文章)
文物的保护传承,全力当好中华文明薪火传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尤为重要的是,文化遗 材料二
产的发掘保护并未停留在文件与理念上;在此进程中,一大批文化遗产获得抢救性保护, 古老的中华文明给中国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宏伟壮丽的皇家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得到世人关注。以申遗为例:泰山申遗成功,改写了世界遗产的历 建筑,还有众多散落在城市社区和乡镇中的民间古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文
化遗产的保护,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进行保护外,还有很多民间力
史,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基础上增加了第三类世界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良渚遗
量加入。
址申遗成功,不仅创造出一片如公园般秀丽的考古遗址,更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
在首都北京就有这样一家公益组织——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成立近 20年的时
史。
间里,这家组织联合相关领域专家,并招募了大量志愿者,在多个地区开展了特色项目
让文化遗产资源“亮起来”,科技赋能是重要途径。数字化、影像化等技术手段的
和活动,帮助很多社区居民保护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
加持,对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近年来,大众媒体纷纷以文化资源入
自 2003年成立以来,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直关注着散落在社区和民间层面的文
题,通过先进技术带领观众“古今穿越”。《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等文化
化遗产。据资料显示,在 2006-2008年间,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了名为“老北京
高三语文第 1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2页(共 12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之友”的调研项目,通过实地调查,对北京老城核心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和古建 3.根据材料二,下列属于“老北京遛弯儿计划”意义的一项是(3分)
筑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及保护状况考察,并发布了两个年度评价报告,以推动对北京老城 A.搜集胡同基本信息,考察对胡同的保护状况。
的保护。 B.胡同能够见证北京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变化。
胡同是北京老城区中的典型代表。这些传统街道自元朝在金中都的东北方向建设元
C.深入到胡同中进行拍摄、测量、观察和记录。
大都以来,已有 75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北京二环内 62.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中还能看到
D.保护老北京的胡同,传承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很多老胡同。它们是城市交通中重要的支脉,也在默默地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百姓的生
活变化。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胡同有所减少,现存的关于北 A.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有助于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华夏文明。
京胡同的资料也十分有限。基于十余年对北京老城全面的记录和调查经验,北京文化遗 B.数字文保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发展之路。
产保护中心于 2016年正式启动了“老北京遛弯儿计划”。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胡 C.散落在城市社区和乡镇中的民间古迹是由民间力量保护的。
新宇表示,从有限的关于胡同的资料里发现,胡同统计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 密
D.“老北京之友”调研项目发布的评价报告与胡同没有关系。
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胡同旁的建筑也从平房民居变成了高耸林立的商务楼宇;现有的 封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保护与传承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
民居中有些设施也不再符合传统标准;启动这个计划的初衷是要了解老北京胡同的现状,
线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解决办法。 (4分)
这项计划截至 2019年共进行了三期,中心团队与 160余位志愿者再次深入到胡同中 内
进行拍摄、测量、观察和记录,形成了新的胡同数据库。同时,制作出实用的《老北京 二、本大题共 6小题,共 28分。
不
胡同遛弯儿手册》和《老北京遛弯儿调查报告》,帮助公众深度体验并了解老北京历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题。(共 17分)
文化。中心团队希望把“老北京遛弯儿计划”作成一个长期的项目,未来还会根据社会 能
夫天之所爱育者,民也;民之所系仰者,君也。圣人上承天之意,下为民之主,其
变化进行持续的关注和记录。
要在安利之。而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
答
(取材于陆佳俊的相关文章)
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题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为了让文化遗产释放更大潜能而着力的一项是(3分)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极财力,僭渎【1】
A.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有非常丰富的文物、古籍等文化遗产。
拟伦以追时好者矣。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以有时
B.凝聚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共识,坚定传承的理念并主动作为。
之财,有限之力,以给无穷之费,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
C.通过先进技术让人们了解文化遗产,从而扎下“文化之根”。 .
D.让文化遗产融入时代和社会,以此激发年轻人积极行动起来。 不贫且滥也?国家奄有诸夏,四圣继统,制度以定矣,纪纲以缉矣,赋敛不伤于民矣,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 徭役以均矣,升平之运,未有盛于今矣,固当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矣。然而窭人.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A.申遗成功有助于让泰山、良渚遗址等文化遗产“活起来”。 之子,短褐未尽完.;趋末之民 ,巧伪未尽抑。其故何也?殆风俗有所未尽淳欤?
B.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能让文化遗产在世人眼中“亮起来”。 且圣人之化,自近及远,由内及外。是以京师者,风俗之枢机也,四方之所面内而
C.国家博物馆用“艾雯雯”,意在让虚拟数智人“亮起来”。 依仿也。加之士民富庶,财物毕会,难以俭率,易以奢变。至于发一端,作一事,衣冠
D.年轻人主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能让文化遗产“传起来”。 车马之奇,器物服玩之具,旦更奇制,夕染诸夏。工者矜.能于无用,商者.通货于难得,
高三语文第 3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4页(共 12页)
之友”的调研项目,通过实地调查,对北京老城核心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和古建 3.根据材料二,下列属于“老北京遛弯儿计划”意义的一项是(3分)
筑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及保护状况考察,并发布了两个年度评价报告,以推动对北京老城 A.搜集胡同基本信息,考察对胡同的保护状况。
的保护。 B.胡同能够见证北京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变化。
胡同是北京老城区中的典型代表。这些传统街道自元朝在金中都的东北方向建设元
C.深入到胡同中进行拍摄、测量、观察和记录。
大都以来,已有 75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北京二环内 62.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中还能看到
D.保护老北京的胡同,传承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很多老胡同。它们是城市交通中重要的支脉,也在默默地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百姓的生
活变化。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胡同有所减少,现存的关于北 A.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有助于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华夏文明。
京胡同的资料也十分有限。基于十余年对北京老城全面的记录和调查经验,北京文化遗 B.数字文保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发展之路。
产保护中心于 2016年正式启动了“老北京遛弯儿计划”。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胡 C.散落在城市社区和乡镇中的民间古迹是由民间力量保护的。
新宇表示,从有限的关于胡同的资料里发现,胡同统计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 密
D.“老北京之友”调研项目发布的评价报告与胡同没有关系。
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胡同旁的建筑也从平房民居变成了高耸林立的商务楼宇;现有的 封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保护与传承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
民居中有些设施也不再符合传统标准;启动这个计划的初衷是要了解老北京胡同的现状,
线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解决办法。 (4分)
这项计划截至 2019年共进行了三期,中心团队与 160余位志愿者再次深入到胡同中 内
进行拍摄、测量、观察和记录,形成了新的胡同数据库。同时,制作出实用的《老北京 二、本大题共 6小题,共 28分。
不
胡同遛弯儿手册》和《老北京遛弯儿调查报告》,帮助公众深度体验并了解老北京历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题。(共 17分)
文化。中心团队希望把“老北京遛弯儿计划”作成一个长期的项目,未来还会根据社会 能
夫天之所爱育者,民也;民之所系仰者,君也。圣人上承天之意,下为民之主,其
变化进行持续的关注和记录。
要在安利之。而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
答
(取材于陆佳俊的相关文章)
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题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为了让文化遗产释放更大潜能而着力的一项是(3分)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极财力,僭渎【1】
A.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有非常丰富的文物、古籍等文化遗产。
拟伦以追时好者矣。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以有时
B.凝聚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共识,坚定传承的理念并主动作为。
之财,有限之力,以给无穷之费,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
C.通过先进技术让人们了解文化遗产,从而扎下“文化之根”。 .
D.让文化遗产融入时代和社会,以此激发年轻人积极行动起来。 不贫且滥也?国家奄有诸夏,四圣继统,制度以定矣,纪纲以缉矣,赋敛不伤于民矣,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 徭役以均矣,升平之运,未有盛于今矣,固当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矣。然而窭人.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A.申遗成功有助于让泰山、良渚遗址等文化遗产“活起来”。 之子,短褐未尽完.;趋末之民 ,巧伪未尽抑。其故何也?殆风俗有所未尽淳欤?
B.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能让文化遗产在世人眼中“亮起来”。 且圣人之化,自近及远,由内及外。是以京师者,风俗之枢机也,四方之所面内而
C.国家博物馆用“艾雯雯”,意在让虚拟数智人“亮起来”。 依仿也。加之士民富庶,财物毕会,难以俭率,易以奢变。至于发一端,作一事,衣冠
D.年轻人主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能让文化遗产“传起来”。 车马之奇,器物服玩之具,旦更奇制,夕染诸夏。工者矜.能于无用,商者.通货于难得,
高三语文第 3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4页(共 12页)
岁加一岁,巧眩之性不可穷,好尚之势多所易。故物有未弊而见毁于人,人有循旧而见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嗤于俗。富者竞以自胜;贫者耻其不若.,且曰:“彼,人也;我,人也。彼为奉养若此 A.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
之丽,而我反不及!”由是转相慕效,务尽鲜明;使愚下之人,有逞一时之嗜欲,破终 怎么能不让百姓贫苦而且没有节制地浪费呢
身之赀产,而不自知也。 B.是以京师者,风俗之枢机也
且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3】. 。淳朴之风散,则贪饕之行成;贪饕之行成, 所以京城是风俗的重要机构
则上下之力匮。如此,则人无完行,士无廉声,尚陵逼者为时宜,守检押【4】者为鄙野, C.故物有未弊而见毁于人
节义之民少,兼并之家多,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夫人之为性,心 因此所用物品没有破旧就被人毁弃
充体逸则乐生,心郁体劳则思死。若是之俗,何法令之能避哉?故刑罚所以不措者此也。 D.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且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青葱。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 防微杜渐是容易的,到酿成大祸时再挽救就很困难了
密 宜略依古之王制,命市纳贾,以观好恶。有作奇技淫巧以疑众者,纠罚之;下至物器馔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封 具,为之品制以节之;工商逐末者,重租税以困辱之。民见末业之无用,而又为.纠罚困 A.风俗端正,能让百姓发生好的转变,还能让国家变得强盛。
辱,不得不趋田亩;田亩辟,则民无饥矣。以此显示众庶,未有辇毂之内治而天下不治
线 B.作者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国运兴盛,百姓富足,风俗淳厚。
矣。 C.京城的衣服一旦出现特异的样式,其他地方很快就会仿制。
内
注释:【1】僭:超越本分。渎:轻慢。【2】趋末之民:指商人。【3】漏卮:有漏洞的 D.百姓不再舍本逐末而能将精力用于种田时,就不会再挨饿。
不 盛酒器。【4】押:规矩,法度。押,同“柙”。 10.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是怎样论述“奢而不制”的弊端的。(5分)
能 (取材于王安石《风俗》)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 11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答
A.若不为制. 制:遏制 语·学而》)
题
B.短褐未尽完. 完:完整
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③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
C.工者矜.能于无用 矜:怜悯
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D.江海不能实.漏卮 实:使……充满
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⑤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在乎.正风俗而已 商者.通货于难得 A. B. (1)对于第②则中的“数”,有人认为读 shuò,意思是超过常度;有人认为读 shǔ,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屈原者.,名平 意思是数说。请结合第②、④两则《论语》简要阐述你对“数”的理解。(3分)
贫者耻其不若 而又为纠罚困辱
C. . .D. (2)请写出你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理解,并结合第①、③、⑤则材料简要分析。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既自以心为.形役 (4分)
(3)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交友之道。(4分)
高 三 语 文 第 5 页 ( 共 1 2 页) 高三语文第 6页(共 12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岁加一岁,巧眩之性不可穷,好尚之势多所易。故物有未弊而见毁于人,人有循旧而见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嗤于俗。富者竞以自胜;贫者耻其不若.,且曰:“彼,人也;我,人也。彼为奉养若此 A.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
之丽,而我反不及!”由是转相慕效,务尽鲜明;使愚下之人,有逞一时之嗜欲,破终 怎么能不让百姓贫苦而且没有节制地浪费呢
身之赀产,而不自知也。 B.是以京师者,风俗之枢机也
且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3】. 。淳朴之风散,则贪饕之行成;贪饕之行成, 所以京城是风俗的重要机构
则上下之力匮。如此,则人无完行,士无廉声,尚陵逼者为时宜,守检押【4】者为鄙野, C.故物有未弊而见毁于人
节义之民少,兼并之家多,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夫人之为性,心 因此所用物品没有破旧就被人毁弃
充体逸则乐生,心郁体劳则思死。若是之俗,何法令之能避哉?故刑罚所以不措者此也。 D.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且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青葱。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 防微杜渐是容易的,到酿成大祸时再挽救就很困难了
密 宜略依古之王制,命市纳贾,以观好恶。有作奇技淫巧以疑众者,纠罚之;下至物器馔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封 具,为之品制以节之;工商逐末者,重租税以困辱之。民见末业之无用,而又为.纠罚困 A.风俗端正,能让百姓发生好的转变,还能让国家变得强盛。
辱,不得不趋田亩;田亩辟,则民无饥矣。以此显示众庶,未有辇毂之内治而天下不治
线 B.作者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国运兴盛,百姓富足,风俗淳厚。
矣。 C.京城的衣服一旦出现特异的样式,其他地方很快就会仿制。
内
注释:【1】僭:超越本分。渎:轻慢。【2】趋末之民:指商人。【3】漏卮:有漏洞的 D.百姓不再舍本逐末而能将精力用于种田时,就不会再挨饿。
不 盛酒器。【4】押:规矩,法度。押,同“柙”。 10.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是怎样论述“奢而不制”的弊端的。(5分)
能 (取材于王安石《风俗》)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 11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答
A.若不为制. 制:遏制 语·学而》)
题
B.短褐未尽完. 完:完整
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③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
C.工者矜.能于无用 矜:怜悯
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D.江海不能实.漏卮 实:使……充满
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⑤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在乎.正风俗而已 商者.通货于难得 A. B. (1)对于第②则中的“数”,有人认为读 shuò,意思是超过常度;有人认为读 shǔ,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屈原者.,名平 意思是数说。请结合第②、④两则《论语》简要阐述你对“数”的理解。(3分)
贫者耻其不若 而又为纠罚困辱
C. . .D. (2)请写出你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理解,并结合第①、③、⑤则材料简要分析。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既自以心为.形役 (4分)
(3)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交友之道。(4分)
高 三 语 文 第 5 页 ( 共 1 2 页) 高三语文第 6页(共 12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 5小题,共 24分。 (2)“水”常常被诗人借用以抒情。李白在《将进酒》中所写“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4题。(共 10分) 奔流到海不复回”,借黄河水奔流到海的气势抒发豪迈之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
雨后独登拟岘台【1】 古》中所写“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借长江水拍击堤岸的力量抒发
陆游 怀古之情。
高城断处阁横空,目力虽穷兴未穷。 (3)化用,是根据表达需要而将前人作品中的句子经过自己艺术改造后的借用。《红
燕子争泥朱槛外,人家晒网绿洲中。 楼梦》中“护官符”上所写“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有对杜牧《阿房
谁能招唤三秋月?我欲凭陵万里风。 宫赋》中“ ,隔离天日”的化用。姜夔《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
更比岘山无湛辈【2】,论交惟是一枝筇【3】。 心荡, ”,有对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化用。
(4)因为怀有让国家富强的使命,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而某不量敌之 注释:【1】这首诗是淳熙七年(1180)夏季陆游在抚州时所写。拟岘台,宋人所建,其山川形势与
湖北襄阳县岘山相似。【2】湛,指邹湛。晋时羊祜曾登岘山,向邹湛等人感慨道,很多登此 众寡, ”,向司马光表达自己变法图强的决心;因为怀有对国家的热爱, 密
山远望者都湮没无闻。邹湛认为,羊祜有美好的品德和名声,必与此山俱传;像自己这样的 苏洵在《六国论》中用“ ”,向治理国家者表达不要被积久形成的威势所
封
人,才会湮没无闻。【3】筇:竹杖。 胁制的希望。
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线 ...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A.“横空”写出了阁之高,可见诗人已经登上了拟岘台。 《红楼梦》第六回中,作者从“千里之外”拎出了一条写作“头绪”: 内
B.“兴未穷”表明诗人在登台望远时触发了无穷的兴致。 按荣府一宅中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事虽不多,一天 不
C.“晒网”是诗人登高所见,隐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喜爱。 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
能
D.“论交惟是一支筇”表达诗人对邹湛所用竹杖的羡慕。 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
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到还是头绪。 答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请结合《红楼梦》全书,概括跟作者拎出的这条“头绪”相关的情节,并简要写出
A.诗人巧用对比,以登到台上后“兴”的无尽来衬托“目力”的有限。 题
其表现的主题。
B.诗中争泥的“燕子”与白居易笔下争暖树的“早莺”所蕴情感相似。
C.颈联对仗工稳,在登台所见秋月与所感秋风之中寄寓了诗人的豪情。
四、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7分。
D.此诗和杜甫《登高》都是先写所见景,再叙述相关的事,最后抒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题。
14.请从意蕴和表现手法方面简要赏析这首诗的尾联。(4分) 长城青山关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 8分) 车子沿着河谷缓缓而行,河水撞击着石头的浅底,曲曲弯弯,也环也绕,如歌如泣,
(1)马在古人的生活中作用很大。古诗文中,有以马设喻的,如《劝学》一文用 给雄性的山增添了几分清新、几分温柔。蓦然抬头,青山上蜿蜒如龙的长城时隐时现。
“ ,功在不舍”比喻坚持积累可以有所成就这一道理;有写马述别的,如 关隘突兀,门楼牌匾上的字迹不清。紧贴着如梦的城垛,午时的阳光如箭,令一切明晰。
在人们的想象中,古时的关隘总是荒凉和冷漠的。而事实上,任何一种想象,都有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 ,举酒欲饮无管弦”。
可能不尽真实。
高三语文第 7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8页(共 12页)
三、本大题共 5小题,共 24分。 (2)“水”常常被诗人借用以抒情。李白在《将进酒》中所写“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4题。(共 10分) 奔流到海不复回”,借黄河水奔流到海的气势抒发豪迈之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
雨后独登拟岘台【1】 古》中所写“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借长江水拍击堤岸的力量抒发
陆游 怀古之情。
高城断处阁横空,目力虽穷兴未穷。 (3)化用,是根据表达需要而将前人作品中的句子经过自己艺术改造后的借用。《红
燕子争泥朱槛外,人家晒网绿洲中。 楼梦》中“护官符”上所写“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有对杜牧《阿房
谁能招唤三秋月?我欲凭陵万里风。 宫赋》中“ ,隔离天日”的化用。姜夔《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
更比岘山无湛辈【2】,论交惟是一枝筇【3】。 心荡, ”,有对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化用。
(4)因为怀有让国家富强的使命,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而某不量敌之 注释:【1】这首诗是淳熙七年(1180)夏季陆游在抚州时所写。拟岘台,宋人所建,其山川形势与
湖北襄阳县岘山相似。【2】湛,指邹湛。晋时羊祜曾登岘山,向邹湛等人感慨道,很多登此 众寡, ”,向司马光表达自己变法图强的决心;因为怀有对国家的热爱, 密
山远望者都湮没无闻。邹湛认为,羊祜有美好的品德和名声,必与此山俱传;像自己这样的 苏洵在《六国论》中用“ ”,向治理国家者表达不要被积久形成的威势所
封
人,才会湮没无闻。【3】筇:竹杖。 胁制的希望。
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线 ...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A.“横空”写出了阁之高,可见诗人已经登上了拟岘台。 《红楼梦》第六回中,作者从“千里之外”拎出了一条写作“头绪”: 内
B.“兴未穷”表明诗人在登台望远时触发了无穷的兴致。 按荣府一宅中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事虽不多,一天 不
C.“晒网”是诗人登高所见,隐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喜爱。 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
能
D.“论交惟是一支筇”表达诗人对邹湛所用竹杖的羡慕。 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
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到还是头绪。 答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请结合《红楼梦》全书,概括跟作者拎出的这条“头绪”相关的情节,并简要写出
A.诗人巧用对比,以登到台上后“兴”的无尽来衬托“目力”的有限。 题
其表现的主题。
B.诗中争泥的“燕子”与白居易笔下争暖树的“早莺”所蕴情感相似。
C.颈联对仗工稳,在登台所见秋月与所感秋风之中寄寓了诗人的豪情。
四、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7分。
D.此诗和杜甫《登高》都是先写所见景,再叙述相关的事,最后抒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题。
14.请从意蕴和表现手法方面简要赏析这首诗的尾联。(4分) 长城青山关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 8分) 车子沿着河谷缓缓而行,河水撞击着石头的浅底,曲曲弯弯,也环也绕,如歌如泣,
(1)马在古人的生活中作用很大。古诗文中,有以马设喻的,如《劝学》一文用 给雄性的山增添了几分清新、几分温柔。蓦然抬头,青山上蜿蜒如龙的长城时隐时现。
“ ,功在不舍”比喻坚持积累可以有所成就这一道理;有写马述别的,如 关隘突兀,门楼牌匾上的字迹不清。紧贴着如梦的城垛,午时的阳光如箭,令一切明晰。
在人们的想象中,古时的关隘总是荒凉和冷漠的。而事实上,任何一种想象,都有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 ,举酒欲饮无管弦”。
可能不尽真实。
高三语文第 7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8页(共 12页)
万里长城,我去过最东端的山海关;那是天下第一关,老龙头烽火台直入波涛翻滚 这里的“扳倒井”则是对抗倭名将的颂扬。城堡水门以山崖为基,像山腰的一弯弦月。
的海中。我也去过最西端的嘉峪关,那里的烽火台兀立峭壁之巅;瓮城城楼外,一川碎 四百余年的战火洗涤,风雨浸剥,地震摇撼,山洪奔泻,于其无伤。水门下常年溪水不
石大如斗,苍茫戈壁留下深沉的叹息。而今,我站立的是明长城唯一保存完好的关城。 断,清流辗转流入关内小河,直抵林中古庙。
处燕山支脉大青山腹地,外通塞北,内近京师,两侧高山对拱,层峦叠嶂,万里长城从 万丈光芒燃烧着群山,所有华丽的颂词,黯然失色。群山隐忍了喧哗和呐喊。没有
南腾空而来,由此蜿蜒西去,予其以长城战略中心的地位。蓟镇总兵戚继光重修至今, 应制的诗赋,没有妙曼的霓.裳.,只有犀利的檄文、刚健的剑舞,贯穿万世而不绝,承载
墙垣除自然坍塌,少有人为破坏。漫步城堡,屋舍井然,近如街市。四百年前的旧梦, 无数英雄的豪情,进入后人的胸襟。
历历在目:把总署、议事厅令人肃然,兵营、校场似闻点兵,观音殿、关帝庙香火缭绕, 想起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想起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
茶馆、酒肆人声鼎沸,商行、旅栈贾客如流,草堂前的石碾石磨麦草留香,碎石路边的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想起岑参的“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想起李益
战车轮、古兵器血腥未消。古时驻守将士后裔,弯弓习射,躬耕垄亩,先祖遗风犹存。 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想起张孝祥是怎样地“长淮望断”,想起辛
密 长城自有长城的崇高和威严。万里长城的每一座堡垒、每一扇城门、每一处烽燧、 弃疾是怎样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想起“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范仲淹
每一孔垛口,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概莫能外。 是怎样地慨叹“将军白发征夫泪”……
封
长城是壮士驰骋的道路、男儿意气的舞台!舍我其谁的霸气、傲雪凌霜的忠诚、视 谁正在暮色中,磨砺倚天长剑?远处柳梢低徊驼铃的悠远,穿越黄尘古道,走过风
线
死如归的勇气,与长城有关的一切都大气磅礴。狼烟如柱,旌旗蔽日,戈矛喋血,琵琶 火边城,在经纬交叉点描绘律动的地平线。断壁残垣上回荡着琵琶的幽怨和夜光杯撞击
内 哀怨;喜悦如瀚.海.卷地的狂风,愤怒如冻裂金甲的严寒,柔情如胡笳羌笛的断肠。 的铿锵。饮马长城的将士,铠甲冰冷,寒光闪烁。绵延的城墙,生硬地割断了归途,天
在长城的任何地方,你都会想引吭高歌,决不会寂寞。北国中原,长城内外,所有 空飘落的雁翎,是解脱了的魂魄,挽住风的缰绳,在夜的沙场嘶鸣。而在关内遥远的乡
不
的英灵都会与你唱和。疆场的勇毅、营帐的忧伤,穹庐般辽阔,慷慨而悲壮。纵然眼前 村,轻拨灯捻的老母,正默然拈着针线,一串又一串烛泪,汩汩滚落……
能
血流成河,仍镇定自若。 风声陷落于沙尘,血色的字词板结着斑驳的铜绿和铁红。狼烟不再,暖阳继续着血
答 阳光耀眼,天空拥抱地面。雄关气宇轩昂,沉浸在酣畅的太息中。关下的村庄,亮 的炙热。关下潺潺的流水,漂浮着往日的记忆。是无言的呐喊,也是坦露的胸怀。一蓬
题 晃晃如万朵莲花绽放。崖壁上错错落落的屋宇淹没在无边的艳阳里,一派微.醺.的祥和。 蓬劲草,在猎猎的风中,摇曳苍凉的手势。一种古典的情怀,汹涌地穿凿,构成关城如
思绪没有边界,带着泥土的气息和花朵开放的声音,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在或清或浊 虹的气度,洞悉天空和人生的深度。
的时空寻寻觅觅。 四野一片寂静。我注目凝视的,是一双双睁开在历史中的眼睛。庄重挺拔的烽燧旁,
八面峰是冀东第一高峰。山体八棱八面,丹崖千仞,势险岩危,树木蔽日,阴时雾 轻盈摇曳的野草中,青葱葳蕤的树林里,那一双双眼睛,水晶般闪烁。看不到年青的浮
截山腰,晴日云缠峰头。七十二券楼因七十二券拱得名,砖券和石券结合得浑然一体, 躁和放纵的激情,看到的是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执着。锋利的剑戟,唤起群山刚健的歌吟。
在长城沿线独一无二。月亮楼高耸于海拔近千米的山脊,北临万丈深渊,绝崖如削,楼 我听到坚岩深处灵魂的诉说,高亢中含着不尽的悲怆,壮歌从生命的最深处爆发,颤抖
呈方形,厚重而坚实。一座严峻的敌楼,却拥有诗意的名字。夜深人静,一楼月色,满 在呼啸的风中。
怀星辉。刚毅与剽悍下面,浪漫融化于青砖白石。囚禁战俘的监狱楼,风雪冰霜,刀光 挥手别离雄关,回望的并不只是一段风景。雄关是历史亘起的一道门槛,它属于过
剑影,造就了其森严姿态;更深漏残,虫鸣蛇.行.,疑似楼中有哭泣之声。太平松立于敌 去也属于现在。站在这道门槛,你既会有漂泊归来的沧桑,也会有出门远行的豪迈。
楼顶上,几乎没有土壤和水分,有的只是砖和石、风暴和霜雪,却站稳了脚跟,挺直了 雄关耸峙,站成柱石和脊梁,站成伟岸的人格,站成永恒的姿势。
腰杆!扳倒井,涝年不溢,旱年不涸,井水清凉甘甜。中国的“扳倒井”所在多有,而 (取材于陈世旭的同名散文)
高 三 语 文 第 9 页 ( 共 1 2 页) 高三语文第 10页(共 12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万里长城,我去过最东端的山海关;那是天下第一关,老龙头烽火台直入波涛翻滚 这里的“扳倒井”则是对抗倭名将的颂扬。城堡水门以山崖为基,像山腰的一弯弦月。
的海中。我也去过最西端的嘉峪关,那里的烽火台兀立峭壁之巅;瓮城城楼外,一川碎 四百余年的战火洗涤,风雨浸剥,地震摇撼,山洪奔泻,于其无伤。水门下常年溪水不
石大如斗,苍茫戈壁留下深沉的叹息。而今,我站立的是明长城唯一保存完好的关城。 断,清流辗转流入关内小河,直抵林中古庙。
处燕山支脉大青山腹地,外通塞北,内近京师,两侧高山对拱,层峦叠嶂,万里长城从 万丈光芒燃烧着群山,所有华丽的颂词,黯然失色。群山隐忍了喧哗和呐喊。没有
南腾空而来,由此蜿蜒西去,予其以长城战略中心的地位。蓟镇总兵戚继光重修至今, 应制的诗赋,没有妙曼的霓.裳.,只有犀利的檄文、刚健的剑舞,贯穿万世而不绝,承载
墙垣除自然坍塌,少有人为破坏。漫步城堡,屋舍井然,近如街市。四百年前的旧梦, 无数英雄的豪情,进入后人的胸襟。
历历在目:把总署、议事厅令人肃然,兵营、校场似闻点兵,观音殿、关帝庙香火缭绕, 想起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想起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
茶馆、酒肆人声鼎沸,商行、旅栈贾客如流,草堂前的石碾石磨麦草留香,碎石路边的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想起岑参的“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想起李益
战车轮、古兵器血腥未消。古时驻守将士后裔,弯弓习射,躬耕垄亩,先祖遗风犹存。 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想起张孝祥是怎样地“长淮望断”,想起辛
密 长城自有长城的崇高和威严。万里长城的每一座堡垒、每一扇城门、每一处烽燧、 弃疾是怎样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想起“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范仲淹
每一孔垛口,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概莫能外。 是怎样地慨叹“将军白发征夫泪”……
封
长城是壮士驰骋的道路、男儿意气的舞台!舍我其谁的霸气、傲雪凌霜的忠诚、视 谁正在暮色中,磨砺倚天长剑?远处柳梢低徊驼铃的悠远,穿越黄尘古道,走过风
线
死如归的勇气,与长城有关的一切都大气磅礴。狼烟如柱,旌旗蔽日,戈矛喋血,琵琶 火边城,在经纬交叉点描绘律动的地平线。断壁残垣上回荡着琵琶的幽怨和夜光杯撞击
内 哀怨;喜悦如瀚.海.卷地的狂风,愤怒如冻裂金甲的严寒,柔情如胡笳羌笛的断肠。 的铿锵。饮马长城的将士,铠甲冰冷,寒光闪烁。绵延的城墙,生硬地割断了归途,天
在长城的任何地方,你都会想引吭高歌,决不会寂寞。北国中原,长城内外,所有 空飘落的雁翎,是解脱了的魂魄,挽住风的缰绳,在夜的沙场嘶鸣。而在关内遥远的乡
不
的英灵都会与你唱和。疆场的勇毅、营帐的忧伤,穹庐般辽阔,慷慨而悲壮。纵然眼前 村,轻拨灯捻的老母,正默然拈着针线,一串又一串烛泪,汩汩滚落……
能
血流成河,仍镇定自若。 风声陷落于沙尘,血色的字词板结着斑驳的铜绿和铁红。狼烟不再,暖阳继续着血
答 阳光耀眼,天空拥抱地面。雄关气宇轩昂,沉浸在酣畅的太息中。关下的村庄,亮 的炙热。关下潺潺的流水,漂浮着往日的记忆。是无言的呐喊,也是坦露的胸怀。一蓬
题 晃晃如万朵莲花绽放。崖壁上错错落落的屋宇淹没在无边的艳阳里,一派微.醺.的祥和。 蓬劲草,在猎猎的风中,摇曳苍凉的手势。一种古典的情怀,汹涌地穿凿,构成关城如
思绪没有边界,带着泥土的气息和花朵开放的声音,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在或清或浊 虹的气度,洞悉天空和人生的深度。
的时空寻寻觅觅。 四野一片寂静。我注目凝视的,是一双双睁开在历史中的眼睛。庄重挺拔的烽燧旁,
八面峰是冀东第一高峰。山体八棱八面,丹崖千仞,势险岩危,树木蔽日,阴时雾 轻盈摇曳的野草中,青葱葳蕤的树林里,那一双双眼睛,水晶般闪烁。看不到年青的浮
截山腰,晴日云缠峰头。七十二券楼因七十二券拱得名,砖券和石券结合得浑然一体, 躁和放纵的激情,看到的是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执着。锋利的剑戟,唤起群山刚健的歌吟。
在长城沿线独一无二。月亮楼高耸于海拔近千米的山脊,北临万丈深渊,绝崖如削,楼 我听到坚岩深处灵魂的诉说,高亢中含着不尽的悲怆,壮歌从生命的最深处爆发,颤抖
呈方形,厚重而坚实。一座严峻的敌楼,却拥有诗意的名字。夜深人静,一楼月色,满 在呼啸的风中。
怀星辉。刚毅与剽悍下面,浪漫融化于青砖白石。囚禁战俘的监狱楼,风雪冰霜,刀光 挥手别离雄关,回望的并不只是一段风景。雄关是历史亘起的一道门槛,它属于过
剑影,造就了其森严姿态;更深漏残,虫鸣蛇.行.,疑似楼中有哭泣之声。太平松立于敌 去也属于现在。站在这道门槛,你既会有漂泊归来的沧桑,也会有出门远行的豪迈。
楼顶上,几乎没有土壤和水分,有的只是砖和石、风暴和霜雪,却站稳了脚跟,挺直了 雄关耸峙,站成柱石和脊梁,站成伟岸的人格,站成永恒的姿势。
腰杆!扳倒井,涝年不溢,旱年不涸,井水清凉甘甜。中国的“扳倒井”所在多有,而 (取材于陈世旭的同名散文)
高三语文第 9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10页(共 12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不改变句意,改写③句中画线语句,使其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将改写后的答案
A.喜悦如瀚.海.卷地的狂风 瀚海:沙漠 写在答题卡上。(2分)
B.一派微.醺.的祥和 微醺:稍有醉意 22.微写作(10分)
C.更深漏残,虫鸣蛇.行. 蛇行:像蛇一样爬行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字。
D.没有妙曼的霓.裳. 霓裳:指霓裳羽衣舞 (1)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通过艰苦奋斗锤炼本领、淬炼能力、锻造品格、成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就梦想与彰显精彩人生的过程。请你结合自己的劳动体验,简要谈谈对劳动的认识。要
A.作者先从通往青山关的河谷景象写起,从侧面衬托青山的雄伟。 求:写出真实体验,言之有理。
B.作者眼中的青山关与山海关、嘉峪关类似,总是荒凉和冷漠的。 (2)在公交车上以图片为主要内容打造主题文化车厢,可以让车厢成为弘扬家乡文
C.作者引用了多位诗人的诗句以表达对守关将士边塞生活的感慨。
化的重要平台。如果让你来设计弘扬家乡文化的主题车厢,你会确定怎样的主题并选择
D.作者“挥手别离雄关”的时候从回望中体会到沧桑与豪迈之感。
怎样的图片呢?请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及理由。要求:简要说明设计,重点陈述理由。 密
19.文章画横线的三句话都有对阳光的描绘,但作用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学校要为高三年级学生举行以“青年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为主题的
(6分) 封
十八岁线上成人礼活动,全校师生及全体高三年级学生家长参加。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
20.请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内涵及表达效果。(5分)
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符合情境,有感染力。 线
23.作文(50分) 内
五、本大题共 3小题,共 65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1.语言基础运用(共 5分) 不
(1)对于新修订的第四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增补的近千条新词语,有人认为,“齐
①2022年 11月 17日 16时 50分,经过约 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 能
抓共管”“生态文明”“凝心聚力”“云计算”等新增的词语,是时代发展的反映;有人认
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即.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已
为,“弯道超车”“刚需”“逆袭”“脑补”等新增的词语,是社会生活的彰显;有人认为, 答
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②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首先完
成了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的 “见贤思齐”“文以载道”“厚德载物”“法不阿贵”等新补的词语,是民族自信的展现…… 题
安装,搭建起一座三舱间舱外行走的“天.桥.”,航天员蔡旭哲通过“天.桥”实现了首次
请以“新词语与新时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
跨舱段舱外行走。③此外,还让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 A 抬升和小机械臂助力手柄安装等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任务得以完成,全过程顺利而.圆满。④这是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 (2)简单质朴的日常生活,可以散发怡人的情味;真实诚恳的言行举止,可以散发
天员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组合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进一步验证了问天实 动人的情味;相互帮助的寻常小事,可以散发感人的情味……
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请以“人间情味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A.①句中加点的“即”字应该改为“继”字。
B.②句中“天桥”加双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
(请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C.③句中的“而”删除后会让句意有所变化。
D.④句中画线的语句出现了搭配不当的语病。
高三语文第 11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12页(共 12页)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不改变句意,改写③句中画线语句,使其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将改写后的答案
A.喜悦如瀚.海.卷地的狂风 瀚海:沙漠 写在答题卡上。(2分)
B.一派微.醺.的祥和 微醺:稍有醉意 22.微写作(10分)
C.更深漏残,虫鸣蛇.行. 蛇行:像蛇一样爬行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字。
D.没有妙曼的霓.裳. 霓裳:指霓裳羽衣舞 (1)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通过艰苦奋斗锤炼本领、淬炼能力、锻造品格、成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就梦想与彰显精彩人生的过程。请你结合自己的劳动体验,简要谈谈对劳动的认识。要
A.作者先从通往青山关的河谷景象写起,从侧面衬托青山的雄伟。 求:写出真实体验,言之有理。
B.作者眼中的青山关与山海关、嘉峪关类似,总是荒凉和冷漠的。 (2)在公交车上以图片为主要内容打造主题文化车厢,可以让车厢成为弘扬家乡文
C.作者引用了多位诗人的诗句以表达对守关将士边塞生活的感慨。
化的重要平台。如果让你来设计弘扬家乡文化的主题车厢,你会确定怎样的主题并选择
D.作者“挥手别离雄关”的时候从回望中体会到沧桑与豪迈之感。
怎样的图片呢?请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及理由。要求:简要说明设计,重点陈述理由。 密
19.文章画横线的三句话都有对阳光的描绘,但作用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学校要为高三年级学生举行以“青年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为主题的
(6分) 封
十八岁线上成人礼活动,全校师生及全体高三年级学生家长参加。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
20.请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内涵及表达效果。(5分)
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符合情境,有感染力。 线
23.作文(50分) 内
五、本大题共 3小题,共 65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1.语言基础运用(共 5分) 不
(1)对于新修订的第四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增补的近千条新词语,有人认为,“齐
①2022年 11月 17日 16时 50分,经过约 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 能
抓共管”“生态文明”“凝心聚力”“云计算”等新增的词语,是时代发展的反映;有人认
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即.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已
为,“弯道超车”“刚需”“逆袭”“脑补”等新增的词语,是社会生活的彰显;有人认为, 答
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②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首先完
成了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的 “见贤思齐”“文以载道”“厚德载物”“法不阿贵”等新补的词语,是民族自信的展现…… 题
安装,搭建起一座三舱间舱外行走的“天.桥.”,航天员蔡旭哲通过“天.桥.”实现了首次
请以“新词语与新时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跨舱段舱外行走。③此外,还让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 A 抬升和小机械臂助力手柄安装等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任务得以完成,全过程顺利而.圆满。④这是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 (2)简单质朴的日常生活,可以散发怡人的情味;真实诚恳的言行举止,可以散发
天员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组合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进一步验证了问天实 动人的情味;相互帮助的寻常小事,可以散发感人的情味……
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请以“人间情味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A.①句中加点的“即”字应该改为“继”字。
B.②句中“天桥”加双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
(请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C.③句中的“而”删除后会让句意有所变化。
D.④句中画线的语句出现了搭配不当的语病。
高三语文第 11页(共 12页) 高三语文第 12页(共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