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中学 2022 学年第一学期总分竞赛
九年级 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题卷 Ⅰ 、试题卷 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8 页,有 4 个大题,33 个小题, 满分为 170 分。考试时长为 120 分钟。
2. 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 答题时,把试题卷 Ⅰ 的答案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选项位置。将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 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 卷上的答案无效。
4.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试 题 卷 Ⅰ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第 1~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第 11~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5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下列物质名称、俗称、化学式完全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B .碳酸钠 烧碱 Na2CO3
C .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 D .硫酸铜 胆矾 ZnSO4 5H2O
2. 航天器工作舱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锂 (LiOH) 吸收,生成碳酸锂。航天器返 回地面后,通过与氢氧化钙反应重新获得 LiOH 循环利用,其反应过程为:Ca(OH)2+Li2CO3 =2LiOH+CaCO3 ↓ 。该反应类型属于
A .置换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3. 归纳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合理的是
A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 CH4 、CO 都是有机物
B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 H+ ,所以电离时能产生 H+ 的化合物是酸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D .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硝酸铵不属于盐类
4. 学校将举行运动会,如图为小金同学在练习跳远时的几个阶段,则他
科学试题 第 1页 (共 8 页)
A .在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C .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B .在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D .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5. 如图所示,小科将一根蜡烛放在电子秤上,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秤示数减小的原因是蜡烛熔化了
B .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C .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肯定只有二氧化碳
D .蜡烛燃烧这一化学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6. 甲、乙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 5 :4 ,通电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5 :1 ,则甲、 乙的电流之比为
A .4 : 1 B . 1 :4 C .2 : 1 D . 1 :2
7.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 .图 1 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 2 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图 3 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 4 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8. 2020 年 6 月 23 日 9 时 43 分,我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 发射了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标志着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成功,能够为全球用 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动机用的是偏二甲 肼作为燃料,其热值是 4.25×107J/k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完全燃烧 2 吨偏二甲肼,共放出 8.5×107J 热量
B .用偏二甲肼作为燃料,因为偏二甲肼的比热容大
C .火箭加速升空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9. 如图所示,杠杆 OAB 能绕 O 点转动,在 A 点挂一重物 G ,为保持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在 B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A .F1 B .F2 C .F3 D .F4
10. 如图所示,物体 G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匀速上升 0.2m. 已知
G=18N ,F=10N.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绳子自由端上升 0.4m
C .动滑轮重为 2N
B .拉力 F 做功 4J
D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90%
科学试题 第 2页 (共 8 页)
(
A
.
) (
C
.
) (
B
.
) (
D
.
)11. 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 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B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C .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D .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12. 如图所示,OB=BA ,在 A 点施加一个力,使轻质杠杆 OA 在水平位置静止,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 .杠杆 OA 一定是一个省力杠杆
B .杠杆 OA 一定是一个费力杠杆
C .在 A 点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为
D .在 A 点施加的力不能大于 G
13. 电动车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
而推动汽车行驶。如图所示四个实验中,与电动车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
科学试题 第 3页 (共 8 页)
14. 滑块 A 和滑板 B (足够长) 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滑块 A 和滑板 B 左侧还通过如图 所示的滑轮组用细线连接。用水平向右大小为 12N 的拉力在 4s 内,使滑块 A 相对于地面向 右匀速移动了 1.6m ,忽略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滑轮重力不计。滑块 A 向右匀速运动的过
程中
A .竖直墙壁受到的拉力为 8N
B .滑块 A 和滑板 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4N
C .动滑轮对滑板 B 的拉力做功 6.4J
D .动滑轮对滑板 B 的拉力的功率为 3.2W
15. 往 AgNO3 、Cu(NO3)2 、Zn(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 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 .滤纸上有 Ag 、Cu ,滤液中有 Zn(NO3)2 、Fe(NO3)2
B .滤纸上有 Ag 、Cu 、Fe ,滤液中有 Zn(NO3)2 、Fe(NO3)2
C .滤纸上有 Ag 、Cu ,滤液中有 AgNO3 、Zn(NO3)2 、Fe(NO3)2
D .滤纸上有 Ag ,滤液中有 AgNO3 、Cu(NO3)2 、Zn(NO3)2 、Fe(NO3)2 试 题 卷 Ⅱ
二、填空题 (本题共 9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能,我们吃的食物中具有 ▲ 能,使用的电热器工作时会放 出 ▲ 能,如果把一桶水从一楼提到六楼,水的 ▲ 能增加了。
17. 已知某化学反应:A+2B=2C+3D ,2.3gA 物质与 4.8gB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gC 物 质,则生成 D 物质的质量为 ▲ ;若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则 D 物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 ▲ 。
18.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 (填编号)。
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④熄灭酒精灯
⑤导管移出水面
(2) 若用乙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 (填“a ”或“b ”) 端通入。
19. 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大气层,采用了类似“打水 漂”的方式与空气多次摩擦消耗更多的机械能,从而达到减速的目的,其运动轨迹简化如图 所示。
(1) 300 千克的返回器携带 2 千克月壤飞离月球时,若在 3000 牛的推力作用下,沿力的方 向飞行了 15000 米,则该过程中推力做功 ▲ J。
(2) 从“再次进入”至“着落”的过程中,月壤样品的重力势能 ▲ (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3)“嫦娥五号”抵达月球的时候,是利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进行减速,而无法采用“打 水漂”的方式,其原因是 ▲ 。
科学试题 第 4页 (共 8 页)
(第 19 题图) (第 20 题图)
20. 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一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两次拉力之 比 F 甲 :F 乙=5:3 ,则这两个过程中,有用功之比 W 甲 :W 乙 = ▲ ,两个滑轮的机械 效率之比η甲 :η 乙 = ▲ 。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图 1 所示实验。
(1) 上述实验的现象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填字母)。
(2) 图 2 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 C 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下列物质能证明 滴加的稀盐酸过量的是 ▲ (填字母)
A.CuO B.AgNO3 C.CaCl2 D.pH 试纸
22. 灯泡 L 1 、L2 的铭牌分别为“2.5V 0.75W”和“2.5V 1.5W”。“2.5V”表示 ▲ ,将 它们并联在电源电压为 2.5V 的电路中,较亮的是 ▲ 。
23.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测电笔的两种握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填“甲”或 “乙”)。如图丙所示,电路中画“ × ”处表示断路之处,开关 S 断开后,用测电笔测试电 路中 A 、B 、C 三点,测电笔氖管会发光的是 ▲ 点。
科学试题 第 5页 (共 8 页)
24.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以碳酸钡原料 (含少量 SiO2,SiO2不参与反应) 制备高纯碳酸钡的流 程如图:
如果试剂 X 选用的是盐酸,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 滤液 Y 中的溶质除有:KOH 、K2CO3 以外肯定含有的是 ▲ (填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
25.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小科先把杠桩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此时应向 ▲ 调节平衡螺母。
(2) 如果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 0.5N ,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应为 ▲ ,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 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 ▲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 某同学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如图丙所示。
①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 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重心;
②将质量为 M 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向右移动刻度尺,直到刻度尺能够在支座 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 L1和刻度尺的 ▲ 到支座的距离 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 m = ▲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 表示)。
26.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使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保持 6V 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 (灯丝电阻约为 12Ω)。
科学试题 第 6页 (共 8 页)
(1) 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四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
A .“10Ω 0.2A”的滑动变阻器 B .“1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C .“20Ω 0.2A”的滑动变阻器 D .“2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2) 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 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 ▲ 。
(3)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 时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 端移动。(选填“A”或 “B”)。
(4) 多次测量,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 知: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 ▲ W。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是 ▲ 。
27. 已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或加热条件下都不与氧气反应。某粗铜粉末中含有少量的 铁、锌和金,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粗铜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开展如下实验探究:
步骤 Ⅰ :称取质量为 m1 的粗铜样品;
步骤Ⅱ:向样品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步骤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m2;
步骤Ⅳ:将步骤Ⅲ所得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质量为 m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Ⅱ的目的是 ▲ ;
(2) 步骤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 按此方法测得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用 m1 、m2 、m3 的代数式表示)。
四、解答题 (本题共 6 小题,第 28 、31 小题各 4 分,第 29 、32 小题各 6 分,第 30、
33 小题各 8 分,共 36 分)
28. 史蒂芬 霍金在《时间简史》一书中说过:科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
供一个简单的理论去描述整个宇宙。如图所示,小明用一根硬棒搬动
一个石块,棒的上端 A 是动力的作用点,若要用最小的力搬动石块,
请标出杠杆的支点 O ,并画出最小动力 F 的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29. 抗疫期间,央视新闻对“吃维生素 C 能提高免疫力”的说法进行辟谣。维生素 C 的化 学式为 C6H8O6 ,它可以帮助机体维持正常免疫功能,但没有抗病毒的作用。
(1) 维生素 C 属于 ▲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科学试题 第 7页 (共 8 页)
(2) 维生素 C 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3) 352 克维生素 C 中含 ▲ 克碳元素。
30. 草木灰 (主要成分为 K2CO3 ) 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 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 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 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 CO2- ,需用到的试剂是 ▲ ;
(3) 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 50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人足量的 CaCl2 溶液,得到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 5 克固体。
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4 分)。
31. 在杭州,已知与太阳垂直的表面积上接收到太阳能的辐射功率均为 k=1.2×103W/m2 。 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其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为 2m2,设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 阳能的效率为 50% .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 100 千克,水的初温为20℃,经过 t 时 间后上升到 30℃ 。(c 水=4.2×103J/ (kg ℃)) 请计算:
(1) 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时多少焦耳?
(2) 使水由20℃升温到30℃所用时间t 是多少秒?
32. 如图是利用滑轮组打捞水中物体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工人用一滑轮组从水中打捞物体。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 90kg 且以恒定速度匀速上升,当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工人对滑轮组绳 子自由端的拉力 F1为 4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为 75% (绳的质量、滑轮与轴的摩擦 以及水的阻力均忽略不计,g=10N/kg)。
(1) 请你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判断出工人所使用的滑轮组是下列中的 ▲ 图。
(2) 工人的质量为 60kg ,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2.5×10 ﹣ 3m2 ,物体浸没在水中和完全被 打捞出水面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了4×104Pa ,求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 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180W ,求物体上升的速度。
33. 有一个定值电阻 R1和一个热敏电阻 R2 (电阻随温度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它 们各自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将这两个电阻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
电压为 9V 不变。当电流表读数为 70mA 时,求:
(1) 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
(2) 通过热敏电阻 R2 的电流;
(3) R2 的电阻;
(4) 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科学试题 第 8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