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19】2023届高考生物分层训练—专题1 走近细胞(标准)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
1.(2021高二下·乐山期中)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核糖体
B.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
C.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D.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2.(2021高一上·浙江期中)下列能体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 )
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其它多余的细胞器,为了有足够空间携带氧气
②小肠上皮细胞膜形成许多微小突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③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④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有利于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022高三下·嘉兴模拟)人型结核杆菌可侵犯人体的肺等器官,是一种可引起结核病的细菌,细胞壁外有一层荚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B.结核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结核杆菌的蛋白质由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
D.结核杆菌的荚膜使菌体不易受宿主防护机制的破坏
4.(2021高一上·电白月考)对生命系统认识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
B.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
C.生态系统这个层次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5.(2022高一下·嫩江月考)自然界中的细胞具有多样性,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B.动物细胞不能合成自己所需的有机物而植物细胞可以
C.动、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是RNA
D.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染色体,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6.(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细胞学说揭示了( )
A.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7.(2021高二下·乐山期末)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2022高一上·浙江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定植于胃内的一种细菌,具有传染性,易通过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是胃癌的诱因之一、临床上一般使用阿莫西林等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Hp感染。研究发现,尿素会被Hp产生的脲酶(人体不能产生)分解为NH3和CO2.
8.下列有关幽门螺旋杆菌(Hp)和脲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p的细胞壁会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降解
B.Hp的遗传物质是拟核区染色质上的RNA
C.脲酶是在Hp的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
D.可用单位时间内1g脲酶催化生成的NH3或CO2量表示脲酶的催化效率
9.下列有关幽门螺旋杆菌(Hp)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集体进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可有效预防Hp传播
B.可通过检测受试者口服的尿素胶囊中的尿素是否被分解成NH3和CO2来诊断是否感染Hp
C.Hp感染者及早治疗,对预防胃癌有重大意义,且治愈后不会再次感染
D.Hp感染者及阳性家属同时进行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可提高Hp的治疗效果
10.(2021·江苏)分析黑斑蛙的核型,需制备染色体标本,流程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蛙红细胞替代骨髓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
B.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诱导染色体数加倍
C.低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D.染色时常选用易使染色体着色的碱性染料
11.(2022高一下·嫩江月考)微核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受到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的作用下造成染色体断裂或纺锤丝受损,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滞留在细胞核外的遗传物质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微小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微核可以选用洋葱的根尖细胞,也可选用大肠杆菌
B.用甲紫对细胞染色时,主核可以着色,而微核不能着色
C.将植物成熟细胞置于有染色体断裂剂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微核
D.通过统计含有微核的细胞所占比例或者细胞中微核数目可判断环境污染情况
二、多选题(共4题;共16分)
12.(2022高一上·南阳期中)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4种生物均是单细胞生物
B.图示4种生物都能进行独立代谢和繁殖
C.图示4种生物均具有起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D.图示4种生物都有核糖体,且遗传物质类型相同
13.(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下列关于蓝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和酵母菌一样,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水体富营养化时形成的水华中含有多种蓝细菌
C.蓝细菌的叶绿体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细菌的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14.(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这些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生物都有细胞膜和核糖体
B.具有核膜、核仁的生物是①②③④
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D.⑤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15.(2021·济南模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李斯特氏菌含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场所均是核糖体
C.Tuba蛋白和InIC蛋白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D.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三、综合题(共3题;每空2分,共42分)
16.(16分)(2021高二下·湛江期末)淡水域被生活及工农业废水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水绵可抑制蓝藻的生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判断依据是 。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 ,判断依据是 。
(3)与动物细胞相比,水绵特有的细胞器是 。
(4)这两种生物的细胞都有基本结构 (填序号),遗传物质都是 ,说明细胞具有 性。
17.(10分)(2021高一上·永善月考)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大肠杆菌培养基被空气中的酵母菌污染,甚至部分大肠杆菌被 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病毒)侵染而裂解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有的细胞结构有 (答出两点即可),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 ,两者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 。
(2)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内的 (特定区域),酵母菌的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 。
18.(16分)(2022高一上·高县期中)如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细菌,旧称蓝藻,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鸡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填标号)。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都共有的细胞器是 ,此外这些细胞都具有 、细胞质等结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之间具有 性。
(4)生活在淡水中的B,由于水域富营养化而大量繁殖形成 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20分)
19.(2020高三上·荆门月考)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如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比较,二者共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幽门螺杆菌 ;其可遗传变异类型有 。
(2)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某种细菌,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窦黏膜中则无这种细菌。他们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该假设最可能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菌过程中,发现了在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W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幽门螺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幽门螺杆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设是 。
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
A.方法步骤:
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设置对照:在甲培养基上接种W菌,乙培养基上 ,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甲培养基进行的操作为 。
c.接种幽门螺杆菌:在甲、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杆菌。
d.培养观察:在 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
B.实验结果: 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而 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正常繁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A正确;
B、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B正确;
C、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超级细菌可归类为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2.【答案】B
【解析】【解答】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其它多余的细胞器,为了有足够空间储存更多的血红蛋白,可以携带更多的氧气,符合题意,①正确;
②小肠上皮细胞膜形成许多微小突起,增大了磨面机,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符合题意,②正确;
③卵细胞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但可以储存更多的营养物质,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③错误;
④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内含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渗透压,有利于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2、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流的效率越低。
3.【答案】D
【解析】【解答】A、结核杆菌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错误;
C、作为胞内寄生菌,结核杆菌利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己的蛋白质,C错误;
D、荚膜的化学成分是多糖,结核杆菌的荚膜使菌体不易受宿主防护机制的破坏,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 都是DNA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遗传物质DNA分布的区域称拟核;无染色体 有核膜和核仁;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壁 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形成的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举例 放线菌、蓝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增殖方式 一般是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4.【答案】D
【解析】【解答】A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D正确;
B、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层次是系统层次,但系统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如植物、单细胞生物都没有系统这一层次,B错误;
C、生态系统这个层次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等物质和细胞膜等结构都不能独表现生命特征,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4、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个体层次以下的各个结构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任何生命系统层次。
5.【答案】A
【解析】【解答】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正确;
B、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可以合成自己需要的有机物,B错误;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
D、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
(1)细胞的形态多样性不同细胞,其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对于多细胞生物,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的类别多样性
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①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没有染色体,拟核区域有个环状的裸露DNA分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如蓝藻、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衣原体 。
②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食用菌)、变形虫等。
6.【答案】A
【解析】【解答】AB、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体现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并未揭示动植物细胞的区别,A正确,B错误;
C、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揭示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这不是细胞学说揭示的内容,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7.【答案】A
【解析】【解答】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可视范围大,放大倍数小,所以比较亮,A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故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一定能观察到,B错误;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
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图中看出,甲图为低倍镜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高倍镜观察到的视野。
【答案】8.D
9.C
【解析】【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膜 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 有核膜、核仁
DNA的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裸露存在) 质粒:小型环状(裸露存在) 细胞核:与蛋白质等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裸露存在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A、Hp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不会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降解,A错误;
B、Hp的遗传物质是拟核区染色质上的DNA,B错误;
C、Hp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有内质网,C错误;
D、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尿素为NH3和CO2,可以用单位时间内1g脲酶催化生成的NH3或CO2量表示脲酶的催化效率,D正确。
故答案为:D。
9.A、Hp具有传染性,易通过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故集体进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可有效预防Hp传播,A正确;
B、根据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尿素胶囊,检测尿素是否被分解成NH3和CO2来诊断是否感染Hp,B正确;
C、Hp感染者治愈后,还可能再次被感染,C错误;
D、临床上一般使用阿莫西林等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Hp感染,提高Hp的治疗效果,D正确。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解析】【解答】A、 蛙的红细胞是无丝分裂 ,整个过程没有染色体的,A错误;
B、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
C、用低渗溶液处理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适当的分散,C错误;
D、染色体易被碱性染色着色,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1)黑斑蛙的核型实验原理:在正常动物体中,骨髓是处于不断分裂的组织之一,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可以使处于分裂的细胞停滞于中期。利用碱性染料可以将染色体着色,有利于观察蛙的核型。
(2)操作要点:①取出的骨髓细胞要经过低渗溶液的处理,这个操作可以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适当的分散;②用甲醇冰醋酸来固定,使染色体保持完好的形态;③碱性染料对染色体着色,易于在显微镜下分辨和观察。
11.【答案】D
【解析】【解答】A、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无法观察到微核,A错误;
B、 微核是由于染色体断裂或纺锤丝受损 ,滞留在细胞核外的遗传物质,本质还是染色体,可以被甲紫染色,B错误;
C、 植物成熟细胞 无法进行有丝分裂,无法观察到微核,C错误;
D、 微核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受到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的作用下造成 ,微核数量越多说明环境因素越不利,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
(1)特性:染色质(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成分: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不同,组成成分主要是DNA 和蛋白质 。
(3)关系:染色质(细丝状)和染色体(杆状)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4)分布:染色质(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12.【答案】A,B,D
【解析】【解答】AB、图示4种生物均是单细胞生物,都能通过单个细胞进行独立代谢和繁殖,AB正确;
C、图示4种生物中②没有细胞壁,C错误;
D、图示4种生物都是细胞生物都有核糖体,且遗传物质类型相同,都是DNA,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μm) 较大(1~100μ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13.【答案】A,B,D
【解析】【解答】A、蓝细菌和酵母菌一样,均具有细胞结构,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A正确;
B、蓝细菌包含多种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水体富营养化时形成的水华中含有多种蓝细菌,B正确;
C、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错误;
D、原核生物均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蓝细菌的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2、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14.【答案】B,C
【解析】【解答】A.图中生物都有细胞膜和核糖体,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具有核膜、核仁的生物是真核生物,其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①②③,B符合题意;
C.②③一定是异养生物,④若是硝化细菌则是自养生物,C符合题意;
D.⑤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①衣藻,真核生物;②草履虫,真核生物;③变形虫,真核生物;④细菌,原核生物;⑤蓝细菌,原核生物。
15.【答案】A,D
【解析】【解答】A、李斯特氏菌为原核细胞,含核酸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不含线粒体,A错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Tuba蛋白和InIC蛋白合成场所均是核糖体,B之前;
C、该均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Tuba蛋白和InIC蛋白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C正确;
D、该均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故答案为:AD。
【分析】李斯特氏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 核 细 胞 真 核 细 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6.【答案】(1)蓝藻(蓝细菌);该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或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能吸收光能的)叶绿素(或光合色素)
(3)液泡和叶绿体
(4)②③④;DNA;统一
【解析】【解答】(1)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蓝藻(蓝细菌),判断依据是该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或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蓝藻和水绵,判断依据是细胞中都含有(能吸收光能的)叶绿素(或光合色素)。
(3)与动物细胞相比,水绵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和叶绿体。
(4)这两种生物的细胞都有基本结构②③④,②为核糖体,③为细胞膜,④细胞壁,遗传物质都是DNA,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
【分析】1、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 都是DNA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遗传物质DNA分布的区域称拟核;无染色体 有核膜和核仁;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壁 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形成的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举例 放线菌、蓝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增殖方式 一般是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表现了细胞统一性。
17.【答案】(1)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细胞质;DNA;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拟核;染色体(或染色质)
【解析】【解答】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且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T2 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两者都含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细胞质,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两者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大肠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位于细胞内的拟核;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核中的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或染色质)。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1、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2、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细胞内的DNA上不含蛋白质成分,真核细胞含有染色体。
3、原核细胞只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真核细胞含有多种细胞器。
4、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与植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原核生物为肽聚糖,而植物的细胞壁为纤维素和果胶。
18.【答案】(1)有无核膜围成的成形的细胞核
(2)B、E;拟核;BE
(3)核糖体;细胞膜;统一
(4)水华
【解析】【解答】(1)科学家依据有无核膜围成的成形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结构简单,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发复杂的细胞器。
(2)图中蓝细菌细胞B和细菌细胞E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而属于原核细胞,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 中。图中的单细胞生物能表示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分别是图中的B、E,它们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ACD均属于真核细胞,BE属于原核细胞,它们都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但这些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说明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4)由于水域富营养化在淡水中会形成水华现象,而蓝细菌作为水华的主力军,在这种现象中会大量繁殖。
【分析】1、一些生物的类别:
(1)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2)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另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μm) 较大(1~100μ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19.【答案】(1)1、2、3、5;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基因突变
(2)慢性胃炎可能与这种细菌有关
(3)W菌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的物质;不接种W菌;除去W菌;相同且适宜;甲;乙
【解析】【解答】(1)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两者共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2细胞膜、3核糖体、5细胞质基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界限的细胞核;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其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2)已知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正常的胃窦粘膜则没有这种细菌,因此提出的假设为:慢性胃炎可能与这种细菌有密切关系。(3)①根据题干信息已知,W菌周围的幽门螺杆菌不能生长繁殖,且除去W菌后再接种幽门螺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说明W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的物质。
②A、b、设置对照: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接种W菌,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甲培养基上接种W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甲培养基上的W菌。
d、培养观察: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
B、实验结果是:甲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不能正常繁殖,而乙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限制,正常繁殖。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幽门螺杆菌(原核生物)结构模式图,其中1表示细胞壁;2表示细胞膜;3表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4表示拟核(其中只有DNA);5表示细胞质基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