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04 17: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人教七年级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自转的定义与特点
DI QIU ZI ZHUAN DE DING YI HE TE DIAN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DI QIU ZI ZHUAN DE XIANXIANG
地球公转的定义与特点
DI QIU GONG ZHUAN DE DING YI HE TE DIAN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DI QIU GONG ZHUAN DE XIANXIANG
地球自转的定义与特点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是哪种地理现象 ?
自转的定义
地球绕什么自转?
地轴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示意图
地 球 自 转 方 向
中 心
周 期
自西向东
地轴
一天,约24小时
地球自转的特点
24h
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看是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看是顺时针方向看。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北逆
南顺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根据日常生活,思考地球的自转会产生哪些现象?
(1)昼夜交替
思考: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还会有昼夜现象吗?
假如地球不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
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
晨昏线
A
A点位于晨线还是昏线上?
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昏线。
晨线
由于地球的自转,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也就产生了太阳的每天东升西落现象。
(2)太阳东升西落
(3)时间差异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东边的时间总是要比西边早,这种现象称为——时差
国际上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1.两侧钟点相同
3.日界线并不完全
与180度经线重合
东12区
西12区
172.5 E 180 172.5 W
5月29日
旧的一天
5月30日
新的一天
W
E
2.日期不同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内容 自转
绕转轴
方 向 从赤道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从北极上空看
周期
课堂小结
地轴
自西向东
S 顺时针
N 逆时针
约24小时
1、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课堂练习
B
2、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B
3、在下面四A、B、C、D四点中,最先进入新的一天是(  )
C
A.(25°N,20°W)
B.(48°S,160°E)
C.(0°,170°E)
D.(60°N,100°W)
4.山东济宁的学生通常要比新疆乌鲁木齐的学生上学要早是因为(  )
A.济宁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勤奋
B.两地的气候不同
C.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季节差异
D.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时间差异
D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 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自转方向是 方向。
2.A、B、C、D中,处于白昼的是 ,处于黑夜的是 。
3.四点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处在昏线上的是 。
C
B
D
逆时针

A
地球公转的定义与特点
下面四幅图片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季节?每个
季节有什么特点?




春夏秋冬四季从何而来 ?
地球
公转
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
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
自西向东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夏至
冬至
地 球 公 转 方 向
中 心
周 期
地球公转的特征
自西向东
太阳
一年,约365天
春分
秋分
地球公转的特征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根据日常生活,思考地球的公转会产生哪些现象?
地球公转之四季更替
四季的更替
冬至时太阳光
夏至时太阳光
春秋分时太阳光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春分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四季变化
夏季
冬季
春季秋季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件近,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
春、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
全球昼夜等长
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
南寒带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终年炎热的是热带,终年寒冷是寒带。
五带的划分
终日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热带
温带
寒带
内容 公转
绕转轴
方 向
周期
产生现象
课堂小结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西向东
约365天,或1年
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1. 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A. 北回归线 B. 赤道 C. 南回归线 D. 40°N
课后练习
C
2. 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A
3. 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北寒带 D. 南寒带
A
4.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A. 纬度高低 B. 降水多少
C. 地形地势状况 D. 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D
5. 十月一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C. 南回归线 D. 北极圈
C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