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内容标准(2011版)】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内容标准(2022版)】
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
了解科举制度创建、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
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前言导入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
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
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
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
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
是由谁开创的?
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
李世民出巡雕像
武则天无字碑
唐玄宗像
唐朝的建立
阅读左侧《唐初统一全国的战争形势》地图,
回答从地图当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618年
李渊 (唐高祖)
长安
李渊像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人物简介:
李世民少年从军,亲身经历隋末农民大起义,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庙号为唐太宗。
太宗世民
杀兄逼父
登上帝位
改元贞观
开创盛世——“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
登上帝位以后,
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理国家呢?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自身经历:
①经历了隋朝的繁盛与灭亡;②在隋亡唐兴的过程中,四处征战,深知农民起义军的力量。
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唐太宗看到了什么?他从当中收获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① 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② 意识到人民百姓的重要力量:君民关系如同舟水,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的力量
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治理国家?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材料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资治通鉴·唐纪》
结合材料和教材P7—P8内容,完善填写唐太宗治国理政的表格。
主观原因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统治者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客观措施 ①任用贤能
②政治方面
③经济方面
④边疆管理
主观原因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统治者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客观措施 ①任用贤能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房谋杜断”
②政治方面 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完善科举制
③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边疆管理 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贞观之治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稳,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思考:唐太宗所采取的这些治国理政的措施最后带来了什么样的景象?
思考:你从唐太宗治国理政的措施当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迪?
1、爱惜人民,统治才能长久;
2、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
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女皇武则天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武则天无字碑
【能力生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什么?其标准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武则天?
①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②将人物放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评价
思考:根据教材,总结概括武则天的地位及其统治策略。
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策略: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创殿试制度,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减轻人民负担,
为开元盛世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盛世
阅读教材中相关史事,思考唐玄宗是怎样整顿吏治的?
唐玄宗像
思考:请阅读教材,从中总结归纳出“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客观措施:
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忆昔》
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
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
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
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思考:唐玄宗在位前期治国理政的措施最终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
比较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其相似之处。
根据以上表格,你认为达到盛世局面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国家安定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任用贤才、人民负担减轻等(言之有理即可)
归纳总结: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发展
列表归纳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在不同阶段人物对科举制所作出的贡献。
当堂巩固
1.《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聊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当堂巩固
2.(2022.黑龙江绥化.4)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当堂巩固
3.(2022·湖北荆州)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 )
A.确保了科举取士公平
B.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昌盛
C.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D.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
当堂巩固
4.(2022·黑龙江鸡西·3)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
D.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当堂巩固
5.(2022·辽宁盘锦·2)某班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对秦、隋两朝的治乱兴衰进行比较,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都是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王朝
B.都在长安定都
C.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D.都实行科举制
当堂巩固
(1)上述材料描述了唐初出现哪两个盛世景象?
(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上述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的经验?
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故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答: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原因: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等。
答: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重视农业,关注民生。
单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