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4 22:5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课 抗美援朝知识点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中国出兵的原因:
(1)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①美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②美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③美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战争的经过
(1)首战告捷:抗美援朝(纪念日——10月25日)
(2)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黄继光(1930—1952年);邱少云(1931—1952年)。
2.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3.战争结果: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 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战争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②中朝人民并肩作战,中国人民积极支援前线;③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国内: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展,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注: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意义
2022新课标
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1.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学习目标
土地改革
(1)时间:
(2)地点:
(4)内容:
(5)具体做法:
(3)法律依据:
(6)结果:
阅读课本13-14页,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
土地改革
(1)时间:
(2)地点:
(4)内容:
(5)具体做法:
(3)法律依据:
1950年
广大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6)结果: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阅读课本13-14页,回答问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贫雇农
中农
富农
地主
户数(万户)
耕地
材料2: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党史》
(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还没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土地改革的原因
2新解放区土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
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争阅土地改革法·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
私有制没变
项目 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所有权
分配形式
是否有剥削
相同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劳动成果大部分归地主所有
地主剥削农民
不存在剥削
劳动成果归农民所有
农民占有土地
都是土地私有制
从“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具体做法:(3)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具体做法:(1)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具体做法(2)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特点:
区别对待
3具体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二章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三章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斜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第二章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地主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6条明文规定:保护富农所有
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阅读材料,说说“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
材料2: 1950年6月初,毛泽东说:“至于富农问题,我还是主张保存
富农,以不动为好。因为我们现在还是反封建,城乡资产阶级都要保留,
这有利于生产。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生产落后,‘富农放哨,中农睡觉’
保存富农有利于刺激中农的生产积极性。”
——杜润生《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批斗地主
烧地契
土地改革时
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分到劳动工具和牲畜
农民分到了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的结果
具体表现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回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打土豪,分田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0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地主阶级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地主也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②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949—1952年全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 黄花麻 糖料 茶叶 水果
1949 11318.0 44.4 256.4 3.7 283.3 4.1 120.0
1950 13212.5 69.2 267.2 7.9 337.8 6.5 132.5
1951 14368.5 103.1 362.0 25.0 498.9 7.9 156.4
1952 16391.5 130.4 419.3 30.6 759.5 8.2 244.3
1949—1952年全国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人均货币收入(元) 14.5 18.7 23.6 26.8
人均消费品支出(元) 14.2 17.3 21.6 24.6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实施
土地改革
的意义
背景: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
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标志:1950年颁布《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
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改
①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③获得农民拥护,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④大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2.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3.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4.土地改革的完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
①基本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②消灭了地主阶级
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⑤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A
B
C
B
5、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 受益田地750万 亩。辽宁金县三十 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 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上述材料说明了土地改革( )
A.破坏了生态环境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6、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土地革命
C.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D.抗日战争的胜利
C
A
7、土地改革的措施中,最能体现中央人民政府注重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的是( )
A.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B.把地主的农具、牲畜和房屋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分给地主一份应得的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D.免除了大量的原来由农民负担的地租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的这次土地改革和以往的土地改革在政策上相比,最大的不同表现为( )
A.设计的范围更广泛
B.受影响的人口更多
C.重新分配的土地面积更大
D.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