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4 10:0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明朝郑和下西洋,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都得益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2.(1分)美国学者卡特说:“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他的表述主要体现了中国四大发明的( )
A. 发明过程 B. 传播途径 C. 先进程度 D. 世界贡献
3.(1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表①处应为( )
科技成就 传播及影响
造纸术 8世纪传播到阿拉伯地区,新型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纸草纸
① 14世纪初传到欧洲,对其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
《本草纲目》 17世纪被翻译为拉丁文等文字,促进了欧洲植物学的发展
A. 《齐民要术》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农政全书》
4.(1分)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造纸术的推广 B. 印刷术的革新 C. 对外往来密切 D. 文化交流频繁
5.(1分)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匠人是( )
A. 贾思勰 B. 毕昇 C. 刘徽 D. 徐光启
6.(1分)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 造纸术的发明 B. 印刷术的改进 C. 科举制的确立 D. 宋词的繁荣
7.(1分)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出现于某一朝代。该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宋朝
8.(1分)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9.(1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用胶泥制坯,一坯刻一字,成为字印……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 拓印刻石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雕版印刷术 D. 双色套印法
10.(1分)《梦溪笔谈》记载了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技术,包括选泥、制料、刻字、烧制、排版、印刷等工艺流程,它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技术是( )
A. 雕版印刷术 B. 活字印刷术 C. 泥范铸造法 D. 造纸术
11.(1分)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状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张价格便宜
B. 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 宋代指南针的运用促进世界航海技术发展
D. 明朝出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2.(1分)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据此可知,当时( )
A. 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 B. 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
C. 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 D. 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
13.(1分)11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发明归功于( )
A. 施耐庵 B. 毕昇 C. 王祯 D. 宋应星
14.(1分)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这样记录了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据此判断,这项伟大发明应该是( )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15.(1分)历史学习中,需要对史实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唐朝末年战争频繁——火药的发明
B. 北宋出现严重统治危机——王安石变法
C.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域扩大——棉纺织业兴起
D. 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尖锐——李自成起义
16.(1分)北宋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
A. 蔡伦 B. 毕昇 C. 李冰 D. 杜甫
17.(1分)学者钱存训在文章中提到,“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书籍的产量增加、制作迅速、成本降低、形式统一、流传广远而留存后世的机会较多。因此,更多的读者可以获得范围较广、性质不同而售价低廉的图书。”以上主要阐述了印刷术发明与应用的( )
A. 条件 B. 目的 C. 过程 D. 影响
18.(1分)美国学者罗兹 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③开始出现曲辕犁和筒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1分)“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材料中所描述的技术出现于( )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明朝
20.(1分)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其著作《新工具》第Ⅰ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人类的文明也由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材料着重阐释了( )
A. 印刷术、火药和磁石发明的前提条件 B. 印刷术、火药和磁石发明的详细过程
C. 印刷术、火药和磁石发明的重大影响 D. 印刷术、火药和磁石存在的主要缺陷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2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任意两点即可)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成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光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学者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和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众多学者向往宋朝的原因有哪些?
22.(15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我们在许多领域都有许多创新性的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摘自唐 周医物《及第谣》【经济创新】
材料二:

【科技创新】
材料三: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若止(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摘自《梦溪笔谈》
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一中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此运河开通后有何重要影响?图二的货币名称叫什么?最早出现于我国什么时期?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发明?这项发明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华民族在古代取得的创新成就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明朝郑和下西洋,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都要在大海上航行,离不开指南针的应用。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指南针的发明相关知识。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
考查了指南针的发明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发展的影响,D项正确;发明过程、传播途径、先进程度题干未体现,排除AB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影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掌握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影响。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后来传到欧洲,对其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B项正确;《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所著农业著作,排除A项;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排除C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农学作品,不符题意,排除D项。
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刷术的革新。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印刷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印刷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B;
【解析】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宋代的印刷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壮大,B项正确;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宋词的繁荣与出版事业的兴盛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了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火药武器广泛使用,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故该朝代是宋朝。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科技成就,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科技成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是指南针。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指南针的发明应用。指南针是“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指南针的发明应用与传播。
9.【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胶泥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B;
【解析】据“包括选泥、制料、刻字、烧制、排版、印刷等工艺流程,它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技术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胶泥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雕版印刷术不需要烧制和排版,泥范铸造法是青铜器制造法,造纸术需要的原料是破布、旧渔网等,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活字印刷术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
【解析】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C;
【解析】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据此可知,当时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题干材料不能说明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排除ABD。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宋词和元曲,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宋词和元曲,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B;
【解析】11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发明归功于毕昇。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知道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D;
【解析】据题干“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伟大发明应该是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知道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A;
【解析】唐朝中期的书籍时,记载了火药发明的方法。故对应不正确的是唐朝末年战争频繁——火药的发明。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火药的发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火药的发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B;
【解析】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毕昇的成就.
此类题是基础知识,在历史课本上基本上每讲一个阶段就会有对应的科技文化成就,需要同学在识记的时候刻意的按时间、朝代比较区别加深记忆.
17.【答案】D;
【解析】据题干“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书籍的产量增加、制作迅速、成本降低、形式统一、流传广远而留存后世的机会较多。因此,更多的读者可以获得范围较广、性质不同而售价低廉的图书”可知,题干材料主要阐述了印刷术发明与应用的影响。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降低了书籍的价格,书籍的产量增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使更多的读者可以获得范围较广、性质不同而售价低廉的图书。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印刷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印刷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宋朝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宋朝时期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唐朝时期发明了曲辕犁,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的ABC。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表现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了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表现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9.【答案】B;
【解析】由材料“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结合所学可知,这记载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正确。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知道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此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C;
【解析】“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人类的文明也由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着重阐释了印刷术、火药和磁石发明的重大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变革。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四大发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四大发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景德镇的瓷窑数量多,工匠制瓷技术高超,生产的瓷器精美,种类多,出口价格高等。;丰富的物质生活(或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的科技(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自由的生活方式;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社会;(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开阔的对外视野(或海外贸易发展)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成就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成就等相关史实。
22.【答案】制度:科举制度;标志:进士科的创立。;皇帝:隋炀帝;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名称:交子;时期: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意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隋朝大运河、交子、活字印刷术等。科举制度、隋朝大运河、交子、活字印刷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对我国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掌握科举制度、隋朝大运河、交子、活字印刷术的相交史实和影响。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