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8《制作日晷》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6.18《制作日晷》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8 09: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6.18《制作日晷》教学设计
课题 制作日晷 单元 6 学科 科学 年级 4
教材分析 《制作日晷》是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最后一课。日晷是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根据日晷计量时间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日晷,是本课主要科学活动。在设计、制作、测试和改进日晷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使用计时工具能够更加便利、精确地计量时间,也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同时对探究时间和计时工具也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依靠设计、材料、技术等的改进。科学思维能设计、制作和改进简易计时器日晷。科学探索通过设计、制作和改进简易计时器日晷,体验技术与工程任务的主要流程: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测试、改进与展示。责任态度认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发明工具来观测。
重点 能设计、制作和改进简易计时器日晷,进一步体验技术与工程任务的主要流程: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测试、改进与展示。
难点 认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发明工具来观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回顾:日晷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它是怎样计时的?2、日晷是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让我们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日晷吧! 由晷针、晷盘、底座、倾角组成。根据晷针影子的位置变化来指示时间 复习日晷结构为制作日晷做知识准备
讲授新课 一、制定设计方案设计一个日晷,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例如,北京大约在北纬40°,晷盘的倾斜角应当是多少?晷面的刻度应当怎么画?明确:(1)画晷面时,关键是设计并画好刻度,刻度要均匀,并标注时辰或时间数字。晷盘的倾斜角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设定,即晷盘的倾斜角度应当等于90°减去当地地理纬度值。如北京大约在北纬40°,晷盘的倾斜角度应当是50°。(2)晷针要和晷盘垂直。(3)设计图中要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二、选择材料和工具1、制作日晷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教师提供材料和工具如下:纸板、A4纸、牙膏盒、细长木棒、塑料泡沫等,美工刀、剪刀、圆规、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胶带、固体胶、白乳胶、铅笔、水性笔、手表等。2、安全提示:①提醒学生在使用美工刀、剪刀、圆规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划伤自己或同学。②提醒学生在使用白乳胶等粘贴时,要注意手和眼的卫生,不慎遗漏的白乳胶等要用抹布擦干净。三、按照设计图制作日晷具体步骤如下:①在白纸上用圆规画一个圆,画出晷面圆面,把圆面分为24等份,并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标注1、……在圆形的下方画出日晷底座。②将设计纸粘贴在硬纸板上,用剪刀剪出日晷晷面的面板。③将晷面面板折出倾角,制成晷盘。④制作一个倾角支架,倾斜角度等于90°减去当地地理纬度值。⑤用铁钉或打孔器在晷盘中心钻一个小孔,用细木棒做晷针,垂直插进晷盘中心的小孔,并使晷针在晷盘两侧的长度相等。⑥用一个纸盒做日晷底座,将制作好的晷盘等部分粘贴在底座上并固定,进行适当的调整。四、测试日晷以小组为单位,到室外用自制的日晷计量时间,将计时结果与手表指示的时间进行对照,并做好记录,注意日晷摆放的方向要正确。测试日晷记录五、改进日晷1、日晷改进提示:·晷面刻度划分和标注是否正确。·晷针长短是否合适。·晷针是否与晷盘垂直。·晷盘倾斜角是否存在偏差。·是否需要增加底座的稳固性。2、根据测试时发现的问题,怎么改进自制的日晷?六、展示日晷向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日晷,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七、单元回顾为了更精确地计量时间,从古至今人们发明了许多工具。在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古代的计时工具,了解了它们计量时间的原理。然后,我们根据日晷计量时间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日晷。在设计、制作、测试和改进日晷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使用计时工具能够更加便利、精确地计量时间,也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 知识树:八、作业布置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制沙漏、水漏等其他计时工具。 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阅读安全要求阅读教材制作步骤,小组合作制作日晷到室外用自制的日晷计量时间,做好记录侧重从这几个方面去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1)更换合适长度的晷针(2)稳固底座(3)晷针垂直晷盘(4)调整晷盘倾角小组交流,然后班级交流整理知识树 完成技术与工程任务的第一步:设计方案。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强化安全意识,注重安全教育能在合作中学会制作简易日晷知道技术与工程需要测试环节根据发现的问题改进日晷,让日晷计时更加准确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总结单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技发明能力
课堂练习 1.测试日晷计时效果,应该在( )进行。 A.前一天 B.后一天 C.同一天。2.按照12小时来设计日晷面,应该将圆面平均分成( ) A.12份 B.15份 C.30份。3.测量晷针的影长可以用( ) A.刻度尺 B.量角器 C.指南针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设计、制作和改进简易计时器日晷,进一步体验技术与工程任务的主要流程: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测试、改进与展示。知道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依靠设计、材料、技术等的改进。认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发明工具来观测。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