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
专题9 遗传与进化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1.原始生命
考点二 1.自然选择学说 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2.自然选择
考点三 1.细胞分裂 2.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中考典型精析
例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大量的生物化石证明进化论具有科学性,但还没有通过科学实验证实,所以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我们不能因为看不到生物进化的过程就不相信进化论,D不符合题意;人也属于动物,所以进化论也适用于人类。
答案:A
变式训练1:D
例2:解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因此,选项B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B
变式训练2:D
专题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1 页)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0分)
题号e
1e
20
3e
4
50
6e
7e
80
9e
10
答案的
De
Co
Be
CDe
De
BE
De
De
题号
11
12
13
14
15
K>
答案e
he
De
Be
De
Ce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遗传2纪教育网
,2)j/0
17.光合
可遗传
18.(1)器官
生长素
(2)白天光合作用时间长,有机物合成多,晚上呼吸作用相对弱,有机物消耗少
94精子邦j/,)2世纪韵育网
(3)基因.变异,环境条件
20.(1)25
(2)各种变异型
不定向选择定向
(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4过度繁殖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量/,乙C1)j/,)了(共55张PPT)
专题9 遗传与进化
例 1 (2012·嘉兴)对于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争论。科学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下面有关进化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化论是一种建立在大量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B.进化论是一种通过科学实验得到了验证的理论
C.进化论适用于动物,但不适用于人类
D.我们不能相信进化论,因为我们看不到生物的进化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大量的生物化石证明进化论具有科学性,但还没有通过科学实验证实,所以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我们不能因为看不到生物进化的过程就不相信进化论,D不符合题意;人也属于动物,所以进化论也适用于人类。
答案:A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 )
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发挥作用
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
D.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答案:D
例 2 (2013·温州)近期,“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DNA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D.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解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因此,选项B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B
下列有关染色体、 DNA和基因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DNA位于染色体上
B.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染色体是由DNA和基因组成的
答案:D
专题训练9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许多成语是对自然界科学现象和规律的概括。下列成语中,能生动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答案:D
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
A.孔雀蛋变成孔雀
B.幼虫变成蝴蝶
C.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
答案:C
3.人的指纹重复的概率极小,常被用来鉴别身份,被称为“人体身份证”。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 )
A.无机盐 B.基因
C.葡萄糖 D.蛋白质
答案:B
4.(2013·衢州)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答案:D
5.(2013·牡丹江)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高产抗倒伏小麦
B.太空椒
C.转基因超级鼠
D.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
答案:D
6.(2013·自贡)下面关于生物变异后性状是否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
B.任何变异的性状都能遗传
C.仅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D.变异后的性状还可能发生变异
解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B
7.(2013·自贡)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所以我国禁止近亲结婚
B.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同的
C.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答案:D
8.(2013·义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
B.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选择学说
C.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D.以有无脊椎骨为分类依据,可以把动物分成鸟类和爬行类
答案:D
9.(2013·漳州)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A.会遗传但不会变异
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
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解析: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D
10.(2013·聊城)我国“神舟”号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一些农作物或蔬菜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这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 )
A.改变这些植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这些植物的营养成分
C.淘汰这些植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诱导这些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解析:植物种子上天后,在太空环境下,由于失重和宇宙射线影响,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D
11.(2013·无锡)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解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答案:A
12.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下列不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C.做好婚前检查,进行遗传咨询
D.为确定胎儿性别,进行产前诊断
答案:D
13.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
A.物种是可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答案:B
14.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答案:D
15.(2013·枣庄)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气候比较寒冷的瑞典南部进行栽培,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表明三叶草不适应瑞典南部的环境;经几十年后,产量显著提高。表明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几十年就能形成的。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分)(2012·台州)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目的是降低__________病的发生率。
答案:遗传
17.(6分)(2012·宁波)观察发现,甲地产的花生种子比乙地产的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两地花生种子的大小有差异?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随机选取两地花生种子各100粒,在同一地点分别种植,收获后再分别随机选取两类花生种子各500粒,对其长轴进行测量,结果如图。其他地点试验结果相似。
(1)花生植株能通过___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
(2)生物的变异可分成两类。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两地花生品种的长轴平均长度差异属于________的变异。
答案:光合 可遗传
18.(6分)(2013·杭州)新疆的哈密瓜味甜,将其植株引种到江浙地区后所结哈密瓜甜度明显降低,但再将植株引种到新疆后所结哈密瓜又表现出原来的味甜性状。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哈密瓜果实属于______层次的结构。哈密瓜植株内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物质是________。
(2)同样品种的哈密瓜植株分别种植在新疆和江浙地区,新疆产的哈密瓜更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哈密瓜味甜的性状是由哈密瓜植株细胞中DNA分子上的________决定的。新疆哈密瓜植株引种到江浙地区后所结哈密瓜果实的性状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引起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哈密瓜植株所处的________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解析:(1)哈密瓜是果实,果实是六大器官之一。哈密瓜植株内有生长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果实的膨大,因此,哈密瓜植株内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物质是生长素。(2)新疆地区哈密瓜特别甜,是因为新疆地区的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能促进光合作用,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新疆地区的夜间温度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剩余,提高了哈密瓜的甜度。
(3)新疆哈密瓜味甜的性状是由哈密瓜植株细胞中DNA分子上的基因决定的。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新疆哈密瓜植株引种到江浙地区后所结哈密瓜果实的性状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称为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1)器官 生长素 (2)白天光合作用时间长,有机物合成多,晚上呼吸作用相对弱,有机物消耗少 (3)基因 变异 环境条件
19.(6分) 下列材料为人类染色体数目确定的科学历程:
①二十世纪初,细胞学家提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7条,其中一条为“副”染色体,即现知的X染色体。
②1923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仅存在于男性细胞中的Y染色体,得出了人体细胞共有48条染色体的结论,并分别用“46+XX”和“46+XY”表示女性和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③1955年科学家最终确定了人类染色体的正确数目,即人体细胞共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两条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
若用②中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最终确定的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其中的Y染色体来自________(选填“精子”或“卵细胞”)。
答案:44+XY 精子
20.(20分)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放置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
(3)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0 ℃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_______________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4)对甲组实验中水蚤的个体数量进行统计,
绘制出右图。如果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
水蚤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为a,那么用达
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________的特性。如果将该种群置于限制的条件中,水蚤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为b,那么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5 (2)各种变异型 不定向 选择 定向 (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4)过度繁殖 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量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
专题9 遗传与进化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生命的起源
1.化学进化假说
化学进化的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
化学进化的过程:非生命物质→有机化合物→更大、更复杂的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多种分子组成的体系→ 。
化学进化的场所:原始地球
2.可能来自外星球
3.神创论
4.自然发生论
考点二 生物的进化
1.进化论的演变:布丰的直线式进化→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自然选择的四个要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和适者生存。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和保证。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外因是环境的选择即 ,结果是适者生存。
2.生物进化的机理:在与大自然进行的生存斗争中,对生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因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并繁殖后代,从而把这种有利的变异一代一代地完善,遗传给后代。可见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决定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三 遗传和变异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
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21cnkxtj2008
染色体21cnkxtj2008
遗传的途径: 后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
遗传病:由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等。
优生就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显遗传病的婴儿出生,以改善人口质量。因此,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2.变异: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
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品种改良。21cnkxtj2008
中考典型精析
例1:(2012·嘉兴)对于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争论。科学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下面有关进化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化论是一种建立在大量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B.进化论是一种通过科学实验得到了验证的理论
C.进化论适用于动物,但不适用于人类
D.我们不能相信进化论,因为我们看不到生物的进化过程
变式训练1: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 )
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21cnkxtj2008
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发挥作用
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
D.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例2:(2013·温州)近期,“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DNA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D.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变式训练2:下列有关染色体、 DNA和基因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DNA位于染色体上 B.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染色体是由DNA和基因组成的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1cnkxtj2008
1.许多成语是对自然界科学现象和规律的概括。下列成语中,能生动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
A.孔雀蛋变成孔雀 B.幼虫变成蝴蝶21cnkxtj2008
C.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
3.人的指纹重复的概率极小,常被用来鉴别身份,被称为“人体身份证”。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 )
A.无机盐 B.基因 C.葡萄糖 D.蛋白质
4.(2013·衢州)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5.(2013·牡丹江)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21cnkxtj2008
A.高产抗倒伏小麦 B.太空椒
C.转基因超级鼠 D.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
6.(2013·自贡)下面关于生物变异后性状是否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
B.任何变异的性状都能遗传
C.仅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可以遗传21cnkxtj2008
D.变异后的性状还可能发生变异
7.(2013·自贡)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所以我国禁止近亲结婚
B.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同的
C.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8.(2013·义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1cnkxtj2008
A.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
B.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选择学说
C.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D.以有无脊椎骨为分类依据,可以把动物分成鸟类和爬行类
9.(2013·漳州)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A.会遗传但不会变异21cnkxtj2008
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
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21cnkxtj2008
10.(2013·聊城)我国“神舟”号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一些农作物或蔬菜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这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 )
A.改变这些植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这些植物的营养成分
C.淘汰这些植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诱导这些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1.(2013·无锡)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12.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下列不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21cnkxtj2008
C.做好婚前检查,进行遗传咨询
D.为确定胎儿性别,进行产前诊断
13.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 21cnkxtj2008
A.物种是可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14.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15.(2013·枣庄)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21cnkxtj2008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分)(2012·台州)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目的是降低__________病的发生率。
17.(6分)(2012·宁波)观察发现,甲地产的花生种子比乙地产的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两地花生种子的大小有差异?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随机选取两地花生种子各100粒,在同一地点分别种植,收获后再分别随机选取两类花生种子各500粒,对其长轴进行测量,结果如图。其他地点试验结果相似。21cnkxtj2008
(1)花生植株能通过___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
(2)生物的变异可分成两类。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两地花生品种的长轴平均长度差异属于________的变异。21cnkxtj2008
18.(6分)(2013·杭州)新疆的哈密瓜味甜,将其植株引种到江浙地区后所结哈密瓜甜度明显降低,但再将植株引种到新疆后所结哈密瓜又表现出原来的味甜性状。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哈密瓜果实属于______层次的结构。哈密瓜植株内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物质是________。
(2)同样品种的哈密瓜植株分别种植在新疆和江浙地区,新疆产的哈密瓜更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哈密瓜味甜的性状是由哈密瓜植株细胞中DNA分子上的________决定的。新疆哈密瓜植株引种到江浙地区后所结哈密瓜果实的性状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引起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哈密瓜植株所处的________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19.(6分) 下列材料为人类染色体数目确定的科学历程:21cnkxtj2008
①二十世纪初,细胞学家提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7条,其中一条为“副”染色体,即现知的X染色体。
②1923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仅存在于男性细胞中的Y染色体,得出了人体细胞共有48条染色体的结论,并分别用“46+XX”和“46+XY”表示女性和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③1955年科学家最终确定了人类染色体的正确数目,即人体细胞共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两条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
若用②中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最终确定的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其中的Y染色体来自________(选填“精子”或“卵细胞”)。
20.(20分)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放置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21cnkxtj2008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
(3)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0 ℃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_______________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4)对甲组实验中水蚤的个体数量进行统计,绘制出右图。如果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水蚤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为a,那么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如果将该种群置于限制的条件中,水蚤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为b,那么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