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生物部分能力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生物部分能力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2-16 21:48:4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
生物部分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李鑫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时看到的图像如下,转换镜头后只看到两个细胞,你认为新的镜头组合是(  )
A.5×,10× B.10×,40×
C.10×,10× D.16×,40×
2.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下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分类
3.“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桑葚、蝉、叫天子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
A.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反射 D.繁殖
4.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B.植物根的成熟区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
C.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叶绿体
D.酵母菌的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没有叶绿体
5.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呈白色,其他部分呈绿色。将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经过暗处理、光照、脱色、漂洗、滴上碘液等实验步骤后发现,叶片的边缘不变蓝,其他部分变蓝。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A.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B.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C.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6.植物园里的几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蕨类植物桫椤感染了植物病毒,为了培育出大量无病毒的桫椤植株,你认为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用带毒植株的种子培养后代21cnkxtj2008
B.用带毒植株无明显症状的枝条扦插
C.用带毒植株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用带毒植株的叶经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7.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果实与生物学意义上的果实不完全相符。下列植物的结构中,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果实的一组是(  )
A.葵花籽、玉米粒、小麦粒
B.南瓜子、绿豆、板栗
C.芝麻、西瓜、松子
D.花生、杏仁、白果21cnkxtj2008
8.如图是以伞藻为材料,设计的实验流程。一段时间后,a、b、c发育成的伞帽形状依次为(  )
A.伞状、菊花状、伞状   B.伞状、菊花状、菊花状
C.菊花状、伞状、伞状    D.菊花状、菊花状、伞状
9.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有错误的是(  )
A.卵→幼虫→蛹→成虫
B.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10.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血液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11.下列生物的功能与其结构相对应的是(  )
A.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有利于传粉
B.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米2 ,有利于物质交换
C.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分布在叶的背面,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D.每个肾脏约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12. 在一个由林木、植食昆虫、食虫鸟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如果食虫鸟被大量捕杀,植食昆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图中的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
13.白色农业也称微生物农业,是把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资源利用扩展到微生物新资源利用,创建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白色农业生产的食品属于白色食品。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21cnkxtj2008 (  )
A.海参   B.面粉   C.白砂糖   D.葡萄糖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
来源 气温34~38℃ 气温21~25℃
呼气 250 350
尿液 1 000 1 400
汗液 1 750 450
粪便 200 200
14.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以及排出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
15.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无菌环境下培养24小时。其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和现象结果如下表: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现象结果
① 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混浊
② 接种细菌,上21cnkxtj2008面覆盖醋酸 40℃ 全部表面清晰
③ 接种细菌 0℃ 全部表面清晰
④ 无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清晰
⑤ 接种细菌,上面盖上 吸有抗生素的纸片 40℃ 纸片周围清晰, 其余表面混浊
表中不能成为对照组的是(  )
A.编号①和编号② 21cnkxtj2008 B.编号①和编号③
C.编号①和编号④ D.编号②和编号⑤
16.很多同学在进行重大考试前不免有些紧张,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
A.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
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亲密的人
C.寻找乐观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D.服用镇静药催眠
17.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是右图中的哪个部位功能发生障碍?(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A.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19.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揭开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
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 不出现糖尿
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
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胰岛和外分泌部组成
C.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20.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21.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这一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玻璃体
22.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发现某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转移到通风处,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B.打篮球不慎摔倒,前臂骨折,立即骑车回家找父母
C.实验时不小心将硫酸溅到身上,为防止老师发现,等到下课后才去清洗
D.被狗咬伤后,立即用盐水清理伤口,没有必要打狂犬疫苗
23. 右图中关于4种植物共同点甲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有开花现象
B.都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D.都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24.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血液的过程。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了该病。在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A.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C.甲和蚊子 D.蚊子和乙
25.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4分)凤鲚俗称“子鲚”,是温州的特产之一。每年三月,生活在浅海的凤鲚洄游到瓯江产卵。
(1)生活在瓯江里的所有风鲚,可以构成一个 ____。
(2)凤鲚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人食用凤鲚后,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
27.(6分)农技人员设计并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沼气池中微生物发酵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通过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
(2)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
(3)农技人员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中面积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_。
28.(8分)下面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与肾单位模式图,阿拉伯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6]内的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 (填心脏的结构名称)。
(2)图中[5]内的血液比[4]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 作用有关系;[3]内的血液比[2]内的血液成分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
(3)气体进出结构[1],必须通过________作用完成气体交换,在此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1cnkxtj2008
(5)某人患阑尾炎时,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数目明显增多的项目是__________。
29.(10分)下图的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的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2)在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3)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 。
(4)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 的强度大于 的强度。
30.(8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请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完善:21cnkxtj2008
(1)如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3)请在(1)的设计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来证实植物呼吸作用能够释放二氧化碳,设计步骤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为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31.(8分)听长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蓝色不消褪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去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____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6分)据估计,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人体中“潜伏”有肺结核分枝杆菌,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现出肺结核症状。经检测表明:这些“潜伏”的细菌并没有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难道细菌对付抗生素还有其他策略?1944年,医生比格发现,现有的抗生素只能消灭正在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微生物学家路易斯进一步检测到:一旦环境残酷,如缺氧、营养缺乏、温度不利生长等,每种细菌都能进入休眠状态。我们可用下图形象地解释细菌对付抗生素的两种策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21cnkxtj2008
(1)肺结核病患者,免疫学上称之为________;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这些身体上“潜伏”肺结核分枝杆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现出肺结核症状,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消灭这些“潜伏”的细菌,可先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段去“唤醒”它。(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6 页 (共 6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
生物部分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C D C C A B D D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D A B D B A D C 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1. (1)A、B (2)使它们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度、混合均匀等合理答案均可)
(3)蓝色不消褪 (4)样本过于单一;没有重复实验等
32.(1)B (2)细菌处于休眠状态(或该人免疫力强)
(3)供给充足营养(或合适温度;充足氧气等合理答案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2 页)
26.(1)种群
(2)氨基酸
27.(1)根
(2)生产者,(3)S1-S2
28.(1)右心房「(2)肾小球的滤过尿酸、尿素/3)呼吸静脉血成为动脉血
(4)血红蛋白组织细胞(5)白细胞
29.(1)光合作用叶绿体(2)呼吸作用
线粒体(3)相等+
(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0.(1)氧气,光合·(2)蒸腾/r1
(3)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或将植物罩上黑色塑料袋,放置3…4小
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含登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共61张PPT)
生物部分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李鑫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时看到的图像如下,转换镜头后只看到两个细胞,你认为新的镜头组合是(  )
A.5×,10×
B.10×,40×
C.10×,10×
D.16×,40×
答案:B
2.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下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分类
答案:C
3.“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桑葚、蝉、叫天子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
A.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反射 D.繁殖
答案:C
4.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B.植物根的成熟区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
C.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叶绿体
D.酵母菌的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没有叶绿体
答案:D
5.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呈白色,其他部分呈绿色。将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经过暗处理、光照、脱色、漂洗、滴上碘液等实验步骤后发现,叶片的边缘不变蓝,其他部分变蓝。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A.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B.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C.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答案:C
6.植物园里的几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蕨类植物桫椤感染了植物病毒,为了培育出大量无病毒的桫椤植株,你认为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用带毒植株的种子培养后代
B.用带毒植株无明显症状的枝条扦插
C.用带毒植株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用带毒植株的叶经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答案:C
7.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果实与生物学意义上的果实不完全相符。下列植物的结构中,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果实的一组是(  )
A.葵花籽、玉米粒、小麦粒
B.南瓜子、绿豆、板栗
C.芝麻、西瓜、松子
D.花生、杏仁、白果
答案:A
8.如图是以伞藻为材料,设计的实验流程。一段时间后,a、b、c发育成的伞帽形状依次为(  )
A.伞状、菊花状、伞状  
B.伞状、菊花状、菊花状
C.菊花状、伞状、伞状   
D.菊花状、菊花状、伞状
答案:B
9.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有错误的是(  )
A.卵→幼虫→蛹→成虫
B.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答案:D
10.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血液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答案:D
11.下列生物的功能与其结构相对应的是(  )
A.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有利于传粉
B.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米2 ,有利于物质交换
C.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分布在叶的背面,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D.每个肾脏约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答案:B
12. 在一个由林木、植食昆虫、食虫鸟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如果食虫鸟被大量捕杀,植食昆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图中的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
答案:C
13.白色农业也称微生物农业,是把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资源利用扩展到微生物新资源利用,创建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白色农业生产的食品属于白色食品。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  )
A.海参  B.面粉  C.白砂糖  D.葡萄糖
答案:D
14.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以及排出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
来源 气温34~38℃ 气温21~25℃
呼气 250 350
尿液 1 000 1 400
汗液 1 750 450
粪便 200 200
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
答案:B
15.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无菌环境下培养24小时。其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和现象结果如下表: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现象结果
① 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混浊
② 接种细菌,上
面覆盖醋酸 40℃ 全部表面清晰
③ 接种细菌 0℃ 全部表面清晰
④ 无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清晰
⑤ 接种细菌,上面盖上
吸有抗生素的纸片 40℃ 纸片周围清晰,
其余表面混浊
表中不能成为对照组的是(  )
A.编号①和编号②
B.编号①和编号③
C.编号①和编号④
D.编号②和编号⑤
答案:D
16.很多同学在进行重大考试前不免有些紧张,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
A.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
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亲密的人
C.寻找乐观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D.服用镇静药催眠
答案:D
17.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是右图中的哪个部位功能发生障碍?(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18.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A.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答案:A
19.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揭开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
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
胰岛细胞活着 不出现糖尿
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
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胰岛和外分泌部组成
C.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答案:B
20.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答案:D
21.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这一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玻璃体
答案:B
22.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发现某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转移到通风处,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B.打篮球不慎摔倒,前臂骨折,立即骑车回家找父母
C.实验时不小心将硫酸溅到身上,为防止老师发现,等到下课后才去清洗
D.被狗咬伤后,立即用盐水清理伤口,没有必要打狂犬疫苗
答案:A
23. 右图中关于4种植物共同点甲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有开花现象
B.都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D.都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24.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血液的过程。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了该病。在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A.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C.甲和蚊子
D.蚊子和乙
答案:C
25.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4分)凤鲚俗称“子鲚”,是温州的特产之一。每年三月,生活在浅海的凤鲚洄游到瓯江产卵。
(1)生活在瓯江里的所有风鲚,可以构成一个________。
(2)凤鲚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人食用凤鲚后,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_。
答案:(1)种群 (2)氨基酸
27.(6分)农技人员设计并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沼气池中微生物发酵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通过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
(2)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
(3)农技人员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中面积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_。
答案:(1)根 (2)生产者 (3)S1-S3
28.(8分)下面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与肾单位模式图,阿拉伯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6]内的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 (填心脏的结构名称)。
(2)图中[5]内的血液比[4]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 作用有关系;[3]内的血液比[2]内的血液成分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
(3)气体进出结构[1],必须通过________作用完成气体交换,在此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气进入血液后与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 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某人患阑尾炎时,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数目明显增多的项目是__________。
解析:(1)[6]是静脉,它汇集成下腔静脉,把血液输送回心脏的右心房。
(2) [4]是入球小动脉,[5]是出球小动脉,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大量的水分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而肾小球不能将大分子蛋白质滤过到原尿中,所以[5]内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浓度明显升高。[2]是肾动脉,[3]是肾静脉,血液由肾动脉进入肾脏,在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等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流出肾脏的[3]肾静脉内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无机盐等废物明显减少。
(3)[1]是肺,气体进出肺时会发生呼吸作用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扩散进入肺泡排出体外,使流经肺部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4)氧气进入血液后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才能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分解。(5)阑尾炎是因不按时吃饭,不吃早餐,经常熬夜,暴饮暴食和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阑尾发炎。阑尾炎会激发人体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免疫细胞——白细胞来消灭病菌和坏死细胞。所以进行血常规化验时,白细胞的数目会明显增多。
答案:(1)右心房 (2)肾小球的滤过 尿酸、尿素 (3)呼吸 静脉血成为动脉血 (4)血红蛋白 组织细胞 (5)白细胞
29.(10分)下图的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的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2)在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3)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 。
(4)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 的强度大于 的强度。
解析:(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供给植物进行生命活动,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线粒体。(3)B点光照强度下植物表现出既不从外界吸收氧气,也不向外释放氧气,其根本原因是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和呼吸作用释放的氧气正好相等。
(4)绿色植物体内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只有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植物才表现出向外释放氧气。C点光照强度下植物向外释放氧气,说明其体内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答案: (1)光合作用 叶绿体 (2)呼吸作用 线粒体 (3)相等 (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30.(8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请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完善:
(1)如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3)请在(1)的设计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来证实植物呼吸作用能够释放二氧化碳,设计步骤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为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答案:(1)氧气 光合 (2)蒸腾 (3)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或将植物罩上黑色塑料袋,放置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含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31.(8分)听长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蓝色不消褪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去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____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 (2)使它们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度、混合均匀等合理答案均可) (3)蓝色不消褪 (4)样本过于单一;没有重复实验等
32.(6分)据估计,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人体中“潜伏”有肺结核分枝杆菌,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现出肺结核症状。经检测表明:这些“潜伏”的细菌并没有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难道细菌对付抗生素还有其他策略?1944年,医生比格发现,现有的抗生素只能消灭正在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微生物学家路易斯进一步检测到:一旦环境残酷,如缺氧、营养缺乏、温度不利生长等,每种细菌都能进入休眠状态。我们可用下图形象地解释细菌对付抗生素的两种策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肺结核病患者,免疫学上称之为________;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这些身体上“潜伏”肺结核分枝杆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现出肺结核症状,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消灭这些“潜伏”的细菌,可先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段去“唤醒”它。(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答案:(1)B (2)细菌处于休眠状态(或该人免疫力强) (3)供给充足营养(或合适温度;充足氧气等合理答案均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