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
专题6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植物的感应性
1.植物的感应性:常见有 、 、 、 、 、 等。
2.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1)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 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 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另外,生长素还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2)向光性实质:植物受 照射,生长素分布 。背光侧生长素分布 ,植物生长 ,所以植物的茎会向有光照的方向生长。
3.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
(1) 实验说明在 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2) 实验说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
(3)荷兰科学家 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因为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考点二 激素
1.激素: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经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起 的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2.各种激素的作用
腺体 激素分泌情况 疾病 具体症状
脑垂体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巨人症 人体各部分过度生长,肢体长度更为突出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侏儒症 发育迟缓,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
胰腺中的胰岛 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
胰岛素分泌过多 低血糖病 头昏等症
甲状腺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 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甲亢 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
肾上腺素:能 心跳的节奏, 通往肌肉的血管。
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 。
考点三 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意义21cnkxtj2008
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与外界以及体内相互协调的主要方式。它包括 、传导信息、 以及作出反应的过程。
2.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元
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树突→ →轴突
3.神经系统结构
(1)中枢神经系统:21cnkxtj2008
①脑
大脑:大脑皮层表面凹凸不平,形成沟、裂、回,增大表面积;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还有人类特有的 。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 。小脑病变会使动作不协调。
脑干:大脑下面,主要控制 、 的运动,生命中枢存在于此,此处受损会危及生命。
②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功能: 和 。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 。
4.神经活动方式——反射21cnkxtj2008
(1)反射:生物通过 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2)反射弧
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存在于眼、耳、鼻、舌、皮肤、内脏等器官内。
传入神经: ,将神经冲动传向 。
神经中枢: ,接收并分析处理传来的信息,存在于脑、脊髓中。
传出神经:传递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传向 。
效应器: ,将神经冲动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如肌肉收缩与腺体分泌。
冲动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任何反射活动都通过反射弧完成。21cnkxtj2008
(3)反射类型:① (非条件反射);②后天学习行为(条件反射)。
3.散热结构:主要是 。
直接散热:皮肤散热快慢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的 。
汗液蒸发: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主要用汗液蒸发方式调节体温。
中考典型精析
例1: (2013·台州)如图所示为人体局部器官的示意图,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器官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变式训练1:关于激素及其缺乏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C.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患肢端肥大症
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21cnkxtj2008
例2: (2012·台州)跳绳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连续跳了一段时间,跳绳者呼吸、心跳明显加快。跳绳时( ) 21cnkxtj2008
A.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增加
B.会出大量的汗,应及时喝水来补充能量
C.体内消耗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人和绳子的机械能
D.呼吸、心跳加快,可以为运动系统提供更多的氧气
变式训练2: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其意义是( )
A.使体内产热量成倍增加,以防止体温下降
B.刺激神经中枢,使血流量减少21cnkxtj2008
C.使散热减少,以保持体温恒定
D.能反射性地引起心血管中枢活动,增加血流量
例3: (2013·衢州)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下图的反射弧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变式训练3:图中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称为( )
A.神经元21cnkxtj2008
B.神经中枢21cnkxtj2008
C.反射弧
D.神经系统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与下列哪一物质有关( )
A.水 B.氧气 C.生长素 D.二氧化碳
2.(2012·绍兴)你听到铃声走进教室。这个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所在的器官是( )
A.眼 B.口 C.耳 D.脚
3.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4.(2012·义乌)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 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机体耗氧量下降 21cnkxtj2008
B.骨骼肌战栗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1cnkxtj2008
D.皮肤血管舒张
5.(2012·金华)如图是“人体运动时各器官产热量”的柱状图。由图可知,人体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
6.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7.(2013·义乌)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21cnkxtj2008
B.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8.(2013·湖州)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B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植物萎蔫 细胞吸水过多
9.(2013·济宁)近日网传未满1岁女婴因吃某种奶粉而出现“性早熟”现象。你认为,造成女婴乳房发育等“性早熟”现象,可能与女婴体内哪种激素的多少有关( )
A.生长激素 B.雌性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10.(2013·福州)醉酒驾驶害人害己,因为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 )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21cnkxtj2008
C.神经系统 D.循环系统
11.(2012·湖州)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1 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A、B两组
2 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A组小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3 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A组小鼠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 B.胰岛素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C.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储存在肝脏中 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低
腹部红色 高
腹部有红色条纹 高
12.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并观察和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
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腹部有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5分)(2013·烟台)下面是以神经系统为例的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
(1)A是________,由细胞体和________构成。
(2)B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D是由脑、________和它们所发出的________组成的。
(4)由此归纳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分)(2013·嘉兴)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约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________。
(2)进针时,尽管有较强的疼痛感,但受试者并不会把手臂缩回,这是因为大脑能控制________中的缩手反射中枢。
(3)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21cnkxtj2008
15.(16分)(2013·滨州)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1cnkxtj2008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__。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________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________切除,其余条件应与________组相同(选填“A”或“B”)。
16.(12分)(2012·绍兴)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⑴材料一中画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21cnkxtj2008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21cnkxtj200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6 页 (共 6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
专题6 生命活动的调节参考答案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1.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向化性 向触性 向热性
2.(1)低 高 (2)单侧光 不均匀 多 快
3.(1)达尔文 单侧光 (2)温特 (3)郭葛
考点二 1.毛细血管 缓慢而持久
2.加快 扩张 第二性征
考点三 1.接受信息 处理信息
2.细胞体
3.(1)①语言中枢 协调性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②反射传导
(2)脑神经 脊神经
4.(1)神经系统
(2)接受信息 传递信息 神经中枢 信息处理 效应器 转化信息 神经中枢 效应器
(3)①先天性行为
考点四 1.动态平衡 2.内脏器官 骨骼肌 3.皮肤 温差 等于
中考典型精析
例1:解析:据图可知: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胰腺在腹腔上部、胃的后下方,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D
变式训练1:C
例2:解析:跳绳时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散热增加;大量出汗,及时喝水是为了补充水分;体内消耗的化学能一部分转化为人和绳子的机械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等。
答案:D
变式训练2:A
例3: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作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由图可知,手部皮肤属于感受器。
答案:A
变式训练3:C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共57张PPT)
专题6 生命活动的调节
例 1 (2013·台州)如图所示为人体局部器官的示意图,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器官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据图可知: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胰腺在腹腔上部、胃的后下方,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D
关于激素及其缺乏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C.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患肢端肥大症
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答案:C
例 2 (2012·台州)跳绳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连续跳了一段时间,跳绳者呼吸、心跳明显加快。跳绳时( )
A.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增加
B.会出大量的汗,应及时喝水来补充能量
C.体内消耗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人和绳子的机械能
D.呼吸、心跳加快,可以为运动系统提供更多的氧气
解析:跳绳时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散热增加;大量出汗,及时喝水是为了补充水分;体内消耗的化学能一部分转化为人和绳子的机械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等。
答案:D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其意义是( )
A.使体内产热量成倍增加,以防止体温下降
B.刺激神经中枢,使血流量减少
C.使散热减少,以保持体温恒定
D.能反射性地引起心血管中枢活动,增加血流量
答案:A
例 3 (2013·衢州)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下图的反射弧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图中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称为( )
A.神经元
B.神经中枢
C.反射弧
D.神经系统
答案:C
专题训练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与下列哪一物质有关( )
A.水 B.氧气
C.生长素 D.二氧化碳
答案:C
2.(2012·绍兴)你听到铃声走进教室。这个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所在的器官是( )
A.眼 B.口 C.耳 D.脚
答案:C
3.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答案:C
4.(2012·义乌)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 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机体耗氧量下降
B.骨骼肌战栗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皮肤血管舒张
答案:B
5.(2012·金华)如图是“人体运动时各器官产热量”的柱状图。由图可知,人体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
答案:C
6.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答案:A
7.(2013·义乌)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B.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解析: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不符合题意;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B不符合题意;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而呆小症是幼年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光会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的一侧生长素稍多长得快,向光的一侧生长素较少,生长缓慢,导致植物的向光性生长,D符合题意。
答案:D
8.(2013·湖州)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答案:B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B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植物萎蔫 细胞吸水过多
9.(2013·济宁)近日网传未满1岁女婴因吃某种奶粉而出现“性早熟”现象。你认为,造成女婴乳房发育等“性早熟”现象,可能与女婴体内哪种激素的多少有关( )
A.生长激素 B.雌性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B
10.(2013·福州)醉酒驾驶害人害己,因为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 )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 D.循环系统
解析:酒精可以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影响人对所发生的状况的处理速度。
答案:C
11.(2012·湖州)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
B.胰岛素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C.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储存在肝脏中
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答案:D
12.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并观察和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低
腹部红色 高
腹部有红色条纹 高
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腹部有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5分)(2013·烟台)下面是以神经系统为例的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
(1)A是________,由细胞体和________构成。
(2)B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D是由脑、________和它们所发出的________组成的。
(4)由此归纳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示中的A是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的。(2)B是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3)D是指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答案:(1)神经元(神经细胞) 突起 (2)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3)脊髓 神经 (4)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4.(9分)(2013·嘉兴)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约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________。
(2)进针时,尽管有较强的疼痛感,但受试者并不会把手臂缩回,这是因为大脑能控制________中的缩手反射中枢。
(3)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1)静脉 (2)脊髓 (3)血小板
15.(16分)(2013·滨州)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要素 后肢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
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
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__。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________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________切除,其余条件应与________组相同(选填“A”或“B”)。
答案:(1)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控制单一变量 作对照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变态发育 (5)10 甲状腺 B
16.(12分)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画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
答案:(1)提出猜想 (2)对照 (3)小于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