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力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2-18 22:43:49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力
学习目标:
1、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重、难点:
1.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器材:钢尺,小球,弹簧,多媒体等。
自学指导: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 ,一个是 。力用符号 表示,他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1、力的作用效果:
(1)、自学课文图7.1-1甲、乙、丙,回答图中在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橡皮泥、弹簧的 发生了改变。
(2)、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小钢珠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改变,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注意: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练习: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左图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 ______ ,(b)右图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 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 , 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 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3、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看课文第5页图7.1-8,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
自学检测:
1.力用符号 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
2.用绳子拴住水桶,手拿绳子从井中提水,此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3.下列关于力的概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的力可能不相等。
4.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拓展探究:
1、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这说明:力作用效果跟 有关。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 有关。
(3)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可见,力的 也影响力的效果。
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
2、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1)、(2)、(3)、(4)各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
①图________和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②图(1)和(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有关;
③图________和_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3、根据力的三要素,画出水桶所受100 N拉力的示意图:
课堂反馈:
1.下面的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改变的是( )
A、踢足球 B、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
C、火箭起飞 D、小孩用绳子拉着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2.拿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但是石头没破,对此现象正确的理解是( )
A.鸡蛋受力,石头没受力
B.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在鸡蛋上
C.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D.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3.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用力推乙一下,其结果是( )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4.在排球比赛中,经过二传手传过来的球,主攻手用不同的力扣球,球的落地点和旋转是不一样的,这说明力的______和_____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课堂小结:
F4
F3
F2
F1



⑵第三节 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
3、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重、难点: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自学指导:
1、万有引力:宇宙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至灰尘,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
思考:为什么高处的水要往低处流?为什么物体要落回地面上呢?
因为地面附近的物体也会受到地球的吸引。
注意:生活中的重量指的是物体质量;物理学中重量指物体受到的重力。
2、重力、(阅读教材p9第二段完成下列填空)
(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
(2)用字母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
(3)重力的产生是来源于___________,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由于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分析:重力的施力物是 ,受力物是 。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
(4)注意:A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重力是非接触力
C: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它只是万有引力在竖直方向上的一个分量,所以一般重力小于万有引力
重力的大小:
生活经验表明,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越 ;精确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这个比值一般取 。(粗略计算时,也可以取 )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练习:1.质量为50kg的李明,受的重力是多少?
2.一辆轿车收到的重力为9800N,那么它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重心
①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 。形状规则,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例如方形薄物体的重心在 ,球的重心在 ,粗细均匀的直棒的重心在 。
②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 。
自学检测:
1、跳高运动员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受到_________的作用,这个力是由_________施加的。
2.下面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受到的重力较大的缘故
3.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
A.重力 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 D.不受任何力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拓展探究:
一、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吗?________。比如:_______________。
2.猜想: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我猜想的依据是 。
3、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砝码的重力用什么仪器测量___________
4、进行试验、收集数据
①如上面左图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kg
重力 G/N
②在上面右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描出G-M图像,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结论:
2、每一次测出的重力与其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值大约 ,物理学中用字母 来表示这个比值。为了便于计算,通常g的取值为10N/ kg。
因此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公式: 或 。
3、说9.8N/kg所表示的物理含义?
4、除了质量外,重力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组交流。
注意:g值在不同地区不同天体均不同例如:g月=1/6g地
练一练:例:某同学的身体质量为50kg,他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当他到月球上时所受力为多少?
二、、画出地面上重10N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课堂反馈:
1. 小球沿斜面加速下滑,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2.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同一物体吸引力的 1/6,那么,在地球上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它的质量和他所受月球的吸引力将分别是( )
A.60kg 600N B.10kg 600N C.60kg 100N D.10kg 100N
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 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 ;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
4.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 N。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4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课堂小结:第二节 弹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弹力的定义;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难点: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器材:钢尺,弹簧测力计,多媒体等。
自学指导:
1、自学课本弹力,认识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在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 ;物体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 。
2、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常见的弹力:支持力、压力。
3、弹簧测力计: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作用: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挂钩、提环。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超过其测量范围。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③、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应“调零”。
④、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⑤、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
使用弹簧测力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②没有调零就进行测量;③使用前没有来回拉动弹簧,用指针被卡的测力计测量;④所测拉力与测力计外壳不平行;⑤示数没有稳定就读数;⑥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不垂直;⑦手拿挂钩,把物体挂在吊环上测量。
自学检测:
1.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___________,在物理实验室中,经常使用_______来测量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___________,弹簧的___________越大的道理制成的。
3.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要“校零”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不能测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范围的力
拓展探究:
1.探究弹力的大小与 有关
活动要求:(1)在塑料板上压质量不同的重物,观察塑料板的形变,分析塑料板的形变与压力的关系?
(2)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程度的关系?
弹力的大小与 有关。(弹力与形变定性的关系)
思考: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弹力与形变定量的关系)
总结:在 内,弹力越大,物体的 越大。
2、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的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的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论论:          。
(3)小华作出了如下(图2)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课堂反馈:
1. 使用弹簧秤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
2.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一定等于10.0 N  B.一定小于10.0 N
C.一定大于10.0 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3.甲、乙两同学各用15 N的水平拉力拉弹簧测力计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A.0 N      B.7.5 N      C.15 N      D.30 N
4.读下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示数为 示数为
课堂小结:
图2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