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强化训练七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
A.位移 B.动能 C.力 D.加速度
2.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帆船比赛中确定风帆的角度时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
3.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
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
4.火车初速度为10m/s,关闭油门后前进150m,速度减为5m/s,再经过30s,火车前进的距离为: ()
A. 50m B. 37.5m C. 150m D. 43.5m
5.从高处释放一石子,经过0.5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距离: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不断增加 D.与两石子的质量有关
6. 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位移是: ( )
A. B. C. D.
7.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v与时间t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8. 对电流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 )
A.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B.导体的横截面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大,电流越大 D.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越多,电流越
9.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R1∶R2等于( )
A. B. C. D.
10.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三个灯亮度变化是( )
A.都比原来亮 B.都比原来暗
C.A、B灯比原来亮,C灯变暗 D.A、B灯比原来暗,C灯变亮
11.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B=可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
B.由B=可知,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磁场力,说明此处一定无磁场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处电流受力方向
D.磁感应强度由磁场本身决定
12.如图所示,在示波管下方有一根水平放置的通电直电线,则示波管中的电子束将 ( )
A.向上偏转 B.向下偏转 C.向纸外偏转 D.向纸里偏转
二.填空题
13.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子弹穿透第三块木块的速度恰好为零,设子弹在木块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子弹先后射入三木块前的速度之比为_ ________________,穿过三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4. 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 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本资料高考网、中考网;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 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0.8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 m/s2)
(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
(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求F的大小。
②当速度v=5 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
15.如图所示,在货场需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半径R=1.8m。地面上紧靠轨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m,质量均为m2=100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
(1)求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运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3)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C 6.C 7.A 8.C 9.A 10.C 11.D 12.A
13.
14. 【解析】(1)物块从P点下滑经B点至C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得
(2)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P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由几何关系可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有
对工件和物体整体有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设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为,水平位移为,物块落点与B间的距离为 ,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联立 式,代入数据得
15. 解:(1)设货物滑到圆轨道末端时的速度为v0,对货物的下滑过程,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①
设货物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FN=3000N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00N,方向竖直向下。
(2)若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 μ1m1g≤μ2(m1+2m2)g④
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 μ1m1g>μ2(m1+m2)g⑤
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得 0.4<μ1≤0.6⑥
(3)μ1=0.5,由⑥式可知,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
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1g=m1a1⑦
设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v12-v02=-2a1l⑧
联立①⑦⑧式,代入数据得v1=4m/s⑨
设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v1=v0-a1t⑩
联立①⑦⑨⑩式,代入数据得t=0.4s
A
B
C
P
U
I
0
R1
R2
300
600
I
M
m
R
A
B
C
L
O
P
A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