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和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4 11: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和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选择(60分)
(一)基础部分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楼梦》的“主线”之争由来已久,说法繁多:道学家可以看出“淫”的主线来,经学家可以读出“易”的主线来,野心家可以悟出权谋的主线来……如此种种_______。这足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红楼梦》是一部以社会为_____的现实主义___。
A. 屈指可数 蓝本 佳作B.不一而足 蓝本 杰作
C.不一而足 蓝图 佳作D. 屈指可数 蓝图 杰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冰嬉文化不仅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也为当代社会生活增添了亮色。
B.在与人交谈时,即使是自我介绍,或者回答问题,都要面带微笑,举止大方。
C.巨大的学习压力非但没有将你压垮,反而使你变得更加的清醒、坚韧和厚重。
D.虽然作家们在讲脱口秀时是激动与紧张的,但思想的锋芒并没有被情绪遮掩。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外国人突然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B.他在学术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C. 书苑位于蜀山区中心地带,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完善,占尽天时、地利,可谓当仁不让。
D.天津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王平一段《野猪林》中的“大雪飘”,唱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我们还设计了配套的学习手册,对一些具体的案例作出了上机操作的示范和说明,以达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理解《计量经济学》。
C.美国每年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以上,企业电脑安全受到侵犯的比例从去年的42%升到今年的49%。
D.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鸟型金饰片、金箔、青铜神树、精美牙雕、玉琮等重要文物 500余件。
5.将下列语句连接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填入下文画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__在研究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乡土中国文学中的根本性问题。众多的农民形象群体的审美塑造显现了一种独异的乡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张丽军《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后记》
①各个农民形象群体之间有什么样的审美嬗变?
②现代文学何以出现那么多的农民形象群体?
③作家在现代文化思潮中形成了怎样的农民观,是如何进行审美想象的?
④在乡土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认识乡土中国的?
A.②①④③B.②③④①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
6.数字阅读、听书等新型阅读方式的兴起,让读书变得更加便捷、自由。新型阅读方式提高了阅读效率,也往往让原作的营养白白流失。手机上半个小时看完漫画《红楼梦》,如何传达出那些藏在桃花流水间的百转千回?在通勤路上听完一本《人类简史》,要是当作背景音乐而不入心,那么所谓的利用碎片时间“阔读”,恐怕只能沦为自欺人的笑话。
依据逻辑的基本规律,上述材料可以推出( )
A.阅读纸质书籍优越于数字阅读 B.自由、便捷属于新型阅读方式
C.新型阅读方式需要慎重地对待 D.碎片化阅读往往缺乏深入思考
7.对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嚣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
A.有盗/害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B.有盗/害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日/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C.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D.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博闻强志(记) 幸蒙其赏赐(幸运地)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中)
B.竟为秦所灭(最终)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 赢粮而景从(赢得)
C.会论虞常(判罪) 厚币委贽事楚(呈献)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痛心)
D.揭竿为旗(揭开) 好色而不淫(过度、无节制)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困顿)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虞常果引张胜(牵扯)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锋利)
B.平伐其功(攻打) 治乱之条贯(条理)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C.私侯胜曰(拜访) 抑本其成败之绩(抑制) 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尘垢)
D.纸乳,乃得归(乳汁)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箭头)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匹敌,相当)
10.下列各句中书写全都正确的有几项( )
(1)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鲛舞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
(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A.1 B.2 C.3 D.4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贺,字长吉,后人誉之为"诗鬼"。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C.边塞诗主要写边塞战争、异域风光以及战争带来的离别、思乡、闺怨等内容。岑参、高适、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D.前四史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哗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这四部史书均为纪传体通史。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为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病惠爱之深哉!今国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杜,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借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梓雪而来,姊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12.这封信是谁写的( )
A.探春B.惜春C.湘云D.妙玉
13.下列哪个事件和这封信有直接关系( )
A.结海棠诗社B.宝玉挨打C.醉卧芍药裀D.元妃省亲
14.“帘杏溪桃”中“帘杏”指大观园题匾时的“杏帘在望”。被题写“杏帘在望”之地即后来的“稻香村”。请问下列人物谁住在稻香村( )
A.凤姐B.李纨C.惜春D.宝钗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如惠语以让单于
C.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 欲因此时降武
D.何疯凛惠爱之深哉 享国之日浅
16.从特殊句式角度,下列各句句式与“为风露所欺”一致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7.从词类活用角度,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若蒙棹雪而来"中"棹"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云集响应B.单于壮其节
C.函梁君臣之首D.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渡河北王褒①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②绕黄河。心悲异方乐③,肠断陇头歌④。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⑤。
【注释】①王褒出生于南朝世家大族,梁战败后被押送至长安。从此羁留北方至死。这首诗是他北渡黄河时所作。②亭障:指北朝筑构的防御工事。③异方乐:异域音乐。④陇头歌:北朝乐府曲名,内容多写征人的艰辛。⑤失道:迷路。山阿:山的拐弯处。
以下古代诗歌选集中,有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
A.《古诗源》B.《历代长短句》 C.《近体诗选》 D.《汉乐府》
19以下对本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诗的首二句描写秋风吹起,木叶纷落于黄河波上,即刻联想到有似昔日的南国风景,流露出思乡之情.
B.次二句一转至描写北方黄河之景:“常山”、“代郡”历来是边防要地,因此王褒沿途北渡,所见亭障相属,一派森严戒备的紧张景象,反映出战事繁频,兵连祸结的现实状况。
C.五、六两句直抒胸臆,进一步写出王褒"心悲"、"肠断"的内在感受:萧条秋野上,满目荒凉,忽地传来了阵阵吟歌,呜咽入耳,陡地牵动起诗人家国沦亡的万千思绪。
D.最后二句以薄暮失道来描写诗人迷茫怅惘、后悔莫及,但依然想要为国征战的豪情壮志。全诗层层深入,情真意切。
20.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 慷慨悲凉B. 恬淡悠远C. 明丽清新D.雄浑壮阔
二、作文(40分)
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人物纷至沓来。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也会对人物作出评价。
请从下列课文涉及的主要人物中任选一位,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从他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获得的经验教训。
选择范围: 屈原 苏武 陆游 史铁生 宝钗 探春 海明威 列夫托尔斯泰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④800-900字之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