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专题28物质的分类和分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专题28物质的分类和分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2-17 07:24:15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专题28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
例 1 (2013·温州)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下列对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甲为金属,乙为氯化物
类 别 物 质
甲 氯化钠、水
乙 氧气、铜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均属于化合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铜由铜元素组成,均属于单质。
答案:A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中只含有氢元素,属于单质
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C.碳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D.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属于酸
答案:A
例 2 (2013·衢州)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________。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晶体时,应该______(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解析: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①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加至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②过滤,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颜色,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③蒸发,把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图中A是溶解,B是过滤,C是蒸发。
答案:(1)过滤 (2)B
以下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3)A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____________。如果B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__________。D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答案:(1)漏斗 (2)AC (3)加速溶解 再过滤一次 较多晶体
专题训练2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13·潍坊)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白醋   D.液氧
答案:D
2.(2013·雅安)石油蒸馏可以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系列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答案:C
3.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答案:C
4.(2013·广东)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镁、铝、铜
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 60
C.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
D.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答案:B
5.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
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
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
D.天然气、煤、石油
解析:固态氮由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干冰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冰水共存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氯化氢气体中含有氢和氯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液化石油气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液态氧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蒸馏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透明的河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煤、石油都属于混合物。
答案:C
6.(2012·嘉兴)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图,这瓶试剂的溶质可能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
解析:由残缺的标签提供的信息可知,该溶液中的溶质最少含有三种元素,可排除选项A和B;又由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可排除选项C;由于该溶质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其阳离子可能是氢离子或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故该溶质属于酸或盐。
答案:D
8.(2012·衢州)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是二氧化碳,其分组依据是(  )
A.是否为气体 B.是否为单质
C.是否为有机物 D.是否具有可燃性
答案:D
9.(2013·安徽)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的,不属于物质的分类。
答案:D
10.(2012·宁波)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炭粉) 水 过滤
解析:A选项中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用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 B选项中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和氯化锌溶液不反应,不能用铜除去氯化锌,故选项所采用的除杂试剂错误。C选项中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用的除杂试剂错误。
D选项中二氧化锰粉末和炭粉均难溶于水,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选项所采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错误。
答案:A
11.(2013·义乌)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生石灰和纯碱,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  )
A.③和① B.④和① C.③和④ D.①和②
药品柜编号 ① ② ③ ④ …
药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盐酸
硫酸 二氧化锰
氧化铜 氯化钠
硫酸钠 …
解析:①中药品都属于碱;②中药品都属于酸;③中药品都属于氧化物;④中药品都属于盐。同一类别的物质应放在一个柜子里,生石灰属于氧化物应放在③中,纯碱属于盐应放在④中。
答案:C
12.将固体混合物中的NaCl、CuCl2、Mg(OH)2进行逐一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水 氢氧化钠溶液
B.水 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C.水 氢氧化钾溶液
D.水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解析:根据Mg(OH)2不溶于水,NaCl、CuCl2都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先分离出Mg(OH)2;要将NaCl、CuCl2分离,可以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将CuCl2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然后再加稀盐酸将氢氧化铜转化为CuCl2。
答案:D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解析: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须紧贴烧杯内壁,故A操作错误。
答案:A
14.某些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无机物与有机物属于包含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解析:从物质分类的知识可知:物质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化合物中又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又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等。
答案:A
二、填空题(共46分)
15.(10分)(2013·苏州)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答案:
16.(6分)(2013·杭州)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
解析:(1)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2)实验中用玻璃棒引燃后,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推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答案:(1)盐 (2)放热
17.(6分)(2013·嘉兴)根据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按其异同或有无分为两组,如此反复,可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CO2、SO2、MgO、CuO都属于氧化物,若依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解析:CO2、S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MgO、CuO属于金属氧化物。
答案: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18.(8分)(2013·湖州)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后,留下残渣。从残渣中回收氯化钾,有如图所示操作:
(1)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图示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按序号)。
答案:(1)引流 (2)B、A、C
19.(6分)(2013·台州)将科学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问题的认识。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类。请在Na、H、O、S四种元素中选择几种元素按要求组成一种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面② 的横线上。
①H2SO4 ②________ ③Na2SO4 ④SO2
(2)概念之间、化学反应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右图表示其中某一关系,下表中甲、乙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________(选填下表中选项)。
答案:(1)②NaOH (2)A
A B
甲 中和反应 化合反应
乙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20.(10分)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和Na2CO3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____________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___(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解析:(1)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2)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带入新杂质,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不带入任何其他杂质,所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时,可以用稀硫酸。
(3)被加热的滤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Cl,故单纯的蒸发操作无法得到纯净的硫酸钠晶体,应该加热使大部分硫酸钠晶体析出,而此时溶液中主要为氯化钠,然后过滤除去滤液,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钠晶体。
答案:(1)2NaOH+MgCl2==Mg(OH)2↓+2NaCl Na2CO3+CaCl2==CaCO3↓+2NaCl (2)H2SO4 (3)C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21.(12分)(2013·哈尔滨)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的结论:A是氯化钡溶液。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3)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4)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请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都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并产生白色沉淀,由于向盛A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无明显现象,所以A一定不是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仅仅根据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就确定A是氯化钡溶液,有点太牵强,因为氢氧化钡跟稀盐酸反应时如果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也显碱性,这样就不能确定A物质了;由于A可能是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乙既然已经排除了氯化钡溶液(根据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A就一定是稀盐酸,知道这些以后,就容易选择所需要的试剂及实验发生的现象了;通过实验方法鉴别四种不同物质时,不能只取一种被鉴别的试剂进行实验,这样没有对比实验,是不科学的。
答案:(1)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2)若A是稀盐酸,氢氧化钡跟稀盐酸反应后氢氧化钡过量,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或酚酞试液变红只能说明实验后的溶液中有氢氧化钡,不能说明A是氯化钡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碳酸钠(或紫色石蕊) (4)产生气泡(或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5)H2SO4+BaCl2==BaSO4↓+2HCl (6)甲同学在实验开始时只取A,没有同时取A、B、C、D进行对比实验是不科学的方法(或甲同学用实验后的溶液证明A,没有另取原溶液鉴别是错误的)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
专题28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
考点二 各类物质的比较
1.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
混合物 纯净物
区别 宏观 由 物质组成 由 物质组成
微观 由 分子组成 由 分子构成
联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
2.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单质 化合物
区别 由 元素组成 由 元素组成
相同点 都属于
3.氧化物: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化合物。
氧化物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是氧化物。
4.有机化合物:含有 的化合物(除了 、 、 及 以外)。
考点三 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及操作要点
1.方法
(1)过滤法:适用于将 和 分离。
(2)蒸发法:适用于将 从 中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操作
(1)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 。
(2)注意事项:滤纸要紧贴 ;滤纸边缘要 漏斗边缘;液面要 滤纸边缘;烧杯尖嘴要轻靠 ;玻璃棒要轻靠 一边;漏斗末端要紧靠 。
(3)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 、 。
(5)过滤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 、 。
3.蒸发实验操作21cnkxtj2008
(1)仪器:三脚架(或带铁圈的铁架台)、 、 、酒精灯。
(2)注意事项: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 ,当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剩余少量液体靠余热蒸干,但仍需不停 ,直至冷却。
(3)玻璃棒的作用是 。
4.粗盐提纯的过程
步骤 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过滤
蒸发
转移 转移晶体
中考典型精析
类 别 物 质
甲 氯化钠、水
乙 氧气、铜
例1:(2013·温州)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下列对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甲为金属,乙为氯化物21cnkxtj2008
变式训练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中只含有氢元素,属于单质 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C.碳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D.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属于酸
例2:(2013·衢州)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________。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晶体时,应该______(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21cnkxtj2008
变式训练2:以下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3)A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____________。如果B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 __________。D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21cnkxtj2008
1.(2013·潍坊)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白醋   D.液氧
2.(2013·雅安)石油蒸馏可以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系列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3.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4.(2013·广东)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21cnkxtj2008
A.活泼金属:镁、铝、铜 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 60
C.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 D.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5.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 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
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 D.天然气、煤、石油
6.(2012·嘉兴)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图,这瓶试剂的溶质可能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
7.(2013·福州)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21cnkxtj2008
8.(2012·衢州)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是二氧化碳,其分组依据是(  )
A.是否为气体 B.是否为单质
C.是否为有机物 D.是否具有可燃性
9.(2013·安徽)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1cnkxtj2008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10.(2012·宁波)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炭粉) 水 过滤
11.(2013·义乌)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编号 ① ② ③ ④ …
药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盐酸 硫酸 二氧化锰 氧化铜 氯化钠 硫酸钠 …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生石灰和纯碱,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 21cnkxtj2008
A.③和① B.④和① C.③和④ D.①和②
12.将固体混合物中的NaCl、CuCl2、Mg(OH)2进行逐一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水 氢氧化钠溶液 B.水 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C.水 氢氧化钾溶液 D.水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14.某些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无机物与有机物属于包含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二、填空题(共46分) 21cnkxtj2008
15.(10分)(2013·苏州)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16.(6分)(2013·杭州)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
17.(6分)(2013·嘉兴)根据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按其异同或有无分为两组,如此反复,可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CO2、SO2、MgO、CuO都属于氧化物,若依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18.(8分)(2013·湖州)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后,留下残渣。从残渣中回收氯化钾,有如图所示操作:
(1)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图示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按序号)。
19.(6分)(2013·台州)将科学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问题的认识。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类。请在Na、H、O、S四种元素中选择几种元素按要求组成一种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面② 的横线上。
①H2SO4 ②________ ③Na2SO4 ④SO2
(2)概念之间、化学反应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右图表示其中某一关系,下表中甲、乙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________(选填下表中选项)。
A B
甲 中和反应 化合反应
乙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20.(10分)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和Na2CO3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____________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___(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21cnkxtj2008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21.(12分)(2013·哈尔滨)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1)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的结论:A是氯化钡溶液。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2)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3)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4)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21cnkxtj2008
【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请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6 页 (共 6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
专题28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参考答案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二 1.两种或两种以上 单一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2.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纯净物
3.两 氧 一定 不一定
4.碳元素CO CO2 H2CO3 碳酸盐
中考典型精析
例1: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均属于化合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铜由铜元素组成,均属于单质。
答案:A
变式训练1:A
例2:解析: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①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加至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②过滤,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颜色,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③蒸发,把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图中A是溶解,B是过滤,C是蒸发。
答案:(1)过滤 (2)B
变式训练2:(1)漏斗 (2)AC (3)加速溶解 再过滤一次 较多晶体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C D B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D A A
二、填空题(共46分)
15.
16.(1)盐 (2)放热
17.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18.(1)引流 (2)B、A、C
19.(1)②NaOH (2)A
20.(1)2NaOH+MgCl2==Mg(OH)2↓+2NaCl Na2CO3+CaCl2==CaCO3↓+2NaCl (2)H2SO4 (3)C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