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4 18: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
A. 经济开发 B. 文化传承 C. 科技创新 D. 民族平等
2.(1分)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
3.(1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实行
B.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C.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D. 我国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4.(1分)如表所示数据直接反映了( )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A. 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 B. “一国两制”构想实施的影响
C. 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的巨大作用 D. 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5.(1分)截止2020年11月,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五个自治区全部实现脱贫任务。这表明( )
A. 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 我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D. 民族地区率先完成脱贫
6.(1分)有人根据某铁路和沿线旅游景观,绘制了如图。关于这条铁路描述正确的是( )
A. 修建于“一五计划”时期 B. 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C. 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D. 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权利
7.(1分)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 )
A. “三孩”政策 B. 西部大开发 C. 对外开放 D. 脱贫攻坚
8.(1分)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中指出:这种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文中的“这种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9.(1分)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确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西部大开发 B. 民族自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各民族共同发展
10.(1分)“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东部,而在西部;中国现代化的落脚点最终可能也是在西部地区。”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在20世纪末实行了( )
A. 西部大开发战略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 D.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11.(1分)观察如图,我们发现人民币上除汉字外,还有4种少数民族文字,这说明( )
A. 我国民族众多 B. 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
C. 我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D. 各民族文字不同
12.(1分)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通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中国模式”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1分)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加上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材料描述的是我国(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
14.(1分)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这条铁路全线通车于( )
A. 1999年 B. 2001年 C. 2006年 D. 2012年
15.(1分)如表反映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 46.5 11.4
1978 155.6 212.1件
2014 11352.3 64369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6.(1分)2006年7月1日,中国邮政特别发行《青藏铁路通车纪念》纪念邮票,如图“穿越可可西里”,主画面展示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中平静如镜的高原湖泊、修建在陡峭山峰的铁路、广袤无垠的草原等壮观景象。画面右下角为闲庭信步的藏羚羊,尽显高原圣地的静谧与和谐。该张邮票体现了青藏铁路建设( )
A. 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B. 是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C. 速度最快、环境最恶劣 D. 线路最长、海拔最高
17.(1分)某班级在出一期黑板报时,搜集了“歌曲《爱我中华》”“青藏铁路”“孔繁森”等资料,推测本期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
C. 新中国的铁路发展 D. 我国外交事业发展
18.(1分)近几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了多期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旨在让学员在示范讲解和实操中掌握少数民族古籍的修复技法,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 文化保护传承 B. 传统风俗习惯 C. 基础设施建设 D. 干部培养选拔
19.(1分)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关系,最应该选择的是( )
A. 1951年刻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B. 历史学家费孝通的民族学专著
C. 1959年的民族电影《五朵金花》 D.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资料
20.(1分)今年4月,习近平广西之行参观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当时总书记鲜明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进行西部大开发
C. 设立经济特区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新华社拉萨2021年7月23日电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
1.材料一反映的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2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广西长期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
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广西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民族自信心进一步增强,要求建立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的愿望日益强烈。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经过充分酝酿和精心筹备,1958年3月5日,广西 (民族)自治区成立,首府设在 (城市)。此后,广西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和谐的局面进一步稳固,有力地推动了广西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978年,广西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75.85亿元,2019年时已达到21237.14亿元。
——摘编自李林波主编《壮美广西》
1.请将材料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广西地区的民族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广西实行怎样的民族制度。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广西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步跨越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在我国,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组成了中华文化,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壮族的“三月三节”的民族风俗活动,反映了少数民族重视文化传承,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2.【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从1953年的3532万人到2000年的10643万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长,这种变化与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图示无关,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影响,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图片。
此题主要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BC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4.【答案】D;
【解析】据题干“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2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结合所学答题即可。
5.【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了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自治区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条铁路是青藏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加强了内地与西藏的联系,故C正确;一五计划期间没有修建通往拉萨的铁路,修建了公路,故A错误;材料是铁路的修建,不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不能体现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权利,故排除B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的意义。
此题主要考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西部大开发。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目的与作用。
8.【答案】A;
【解析】由材料“这种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可知,文中的“这种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它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
9.【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确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解析】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20世纪末,党中央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目的。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此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题干,联系所学分析答案。
11.【答案】B;
【解析】据“人民币上除汉字外,还有4种少数民族文字”这说明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人民币上的4种少数民族文字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是中国人口比较多的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把它们印到人民币上,可以使民族之间更加团结,也符合我国政府一贯的民族政策。
故选:B。
本题以人民币上除汉字外还有4种少数民族文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的民族政策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材料“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加上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描述的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基本政治制度。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14.【答案】C;
【解析】材料中提到青藏铁路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开通的青藏铁路,被高原人民成为“吉祥的天路”。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青藏铁路。识记青藏铁路的通车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青藏铁路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反映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排除A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题干图表无关,排除B项;“一国两制”的构想针对的是港澳台地区,排除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的相关史实。
16.【答案】A;
【解析】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邮政特别发行《青藏铁路通车纪念》纪念邮票,图“穿越可可西里”,通体现了青藏铁路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青藏铁路。这条铁路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藏铁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7.【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歌曲《爱我中华》表达了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了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是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杰出代表。“歌曲《爱我中华》”“青藏铁路”“孔繁森”等资料体现了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故由此推测本期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BD与题干无关,排除;选项C说法片面,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相关史实。
18.【答案】A;
【解析】由材料“近几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了多期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旨在让学员在示范讲解和实操中拿握少数民族古精的修复技法”可知,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传承,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
19.【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实物史料,因此具有一手史料的价值,可以直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关系和睦的历史根据,A项正确;历史学家所著的民族学专著也是依据相关史料编写而成的,并不具有一手史料的价值,排除B项;1959年的民族电影《五朵金花》毕竟属于文学艺术作品,具有艺术虚构的成分,不具有一手史料的价值,排除C项;少数民族口述史史料受当事人记忆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着偏差,并不具有一手史料的价值,排除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关系的一手史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史料的来源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关系的一手史料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21.【答案】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措施: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点。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2)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措施。识记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等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五”计划、新型民族关系等的有关内容。
22.【答案】①:壮族;②:南宁。;特点: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民族关系文明和谐。或者其他角度: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支持;国家采取系列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改革开放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地方政府重视发展,决策正确;广西区位优势显著;广西各族人民的努力等。;
【解析】
本题以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西地区的民族特点、广西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步跨越的原因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西地区的民族特点、广西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步跨越的原因等知识。
第 12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