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突出。其中,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A. 求同存异 B. 不结盟运动 C. 全方位外交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分)如图照片是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的场景。该照片可以用来说明( )
A.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力争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国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D.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
3.(1分)准确掌握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序号 历史史实 历史结论
A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 完成一五计划 我国彻底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A. A B. B C. C D. D
4.(1分)1954年10月,周恩来指出:“它不应该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它”是指( )
A.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5.(1分)1955年,亚非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等十项原则。这发展了我国主张的(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6.(1分)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
A. 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 B. 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
C. 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1分)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作了精彩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此次会议( )
A. 推动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B. 促使中国站在了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C. 引发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热潮 D.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8.(1分)“两国(中国和印度)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下列选项属于“这些原则”的是( )
A. 和平共处 B. 独立自主 C. 求同存异 D. 多边外交
9.(1分)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人多因公务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周边国家扩大到世界各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B. 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10.(1分)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已持续数月之久。武力外交是一种方式,而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协和万邦”等理念。由我国提出,后来发展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睦邻友好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平等协商
11.(1分)如表是建国初期举办的部分艺术品展览会统计表。据该表信息可推知( )
时间 名称 主办单位
1953年10月 苏联画家盖拉西莫夫中国水彩画展览会 中国美术协会
1954年10月 民主德国艺术代表团旅行中国作品展览会 中国美术协会
1955年6月 印度艺术品展览会 中印友好协会
1955年9月 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年纪念展览会 中印友好协会
1956年10月 印尼美工团作品展览会 对外友好协会
A. 中国外交政策趋于成熟 B.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 求向存异获得广泛认可 D. 全方位外交政策的逐步推进
12.(1分)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C. 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D. 中日建交
13.(1分)“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讲话发表在( )
A.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 B. 中美会谈中
C. 万隆会议上 D. 中日会谈中
14.(1分)习近平曾引用《礼记 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 使亚非拉地区摆脱了殖民枷锁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C.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D. 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15.(1分)“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如此,在纷繁芜杂的当今世界,它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不结盟
16.(1分)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提出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A. “求同存异”方针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四项基本原则
17.(1分)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的系列历史事件,可知当时一系列外交活动的目的是( )
时间 事件
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编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农业互助重点转向农业生产合作社
参加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5年 亚非万隆会议
A. 争取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B. 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C. 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D. 践行社会主义大国外交
18.(1分)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了亚非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
A. 实事求是 B. 求同存异 C. 公正公平 D. 独立自主
19.(1分)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面对如此不利的外交环境,中国政府将如何破局?( )
①倡导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②加强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③接受美国政府提出的“一中一台”的主张
④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1分)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讲到“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他呼吁大家团结合作。会上周恩来提出了( )
A. “一国两制”构想 B.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21.(15分)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民富国强,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材料一中的公告是毛泽东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宣读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那是一个现在看起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但没有人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的鸭绿江水中/今天,我们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是指什么人?现实生活中有这样可爱的人吗?请举例说明。
材料三: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亚非会议的特点。在亚非会议上,中国作出了什么贡献?
材料四:面对凶猛来袭的病毒,中国迎难而上,有效应对,因为这不仅关乎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关乎全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向好形势;中国本着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通报情况,及时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一系列彰显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速度的举措,构建起了防止疾病国际传播强有力的第一道防线,为各国抗击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新华社2020年3月23日电《面对疫情,中国为世界扛起了什么》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22.(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各国不分大小,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各国人民应该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次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讲话摘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外交原则?这一原则最早由谁提出?
2.请说出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材料二中提到的会议是在哪一国家召开的什么会议?
4.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5.材料二中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题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D项正确。AB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解析】据题干“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可知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万隆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C符合题意。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排除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排除D。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隆会议。知道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识记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的科学回答,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D项正确;
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排除A项;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B项;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西安事变、一五计划、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一五计划、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等知识。
4.【答案】B;
【解析】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可以规范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故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不仅仅是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吴努)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5.【答案】A;
【解析】1955年,亚非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等十项原则。这发展了我国主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不对立。据“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周恩来的发言可知“国际会议”指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的内容和影响。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8.【答案】A;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两国(中国、印度)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并结合所学,材料中的这些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为内容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国与印度和缅甸相互关系的准则分别写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60年来,由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公认准则。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题干关键信息“两国(中国、印度)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9.【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人多因公务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周边国家扩大到世界各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中国梦与“一带一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中国梦与“一带一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C;
【解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吴努)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国际外交作出重要贡献。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11.【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知,我国的艺术品展览会展览的艺术品不再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说明我国的对外交往上超越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外交政策趋于成熟,故A正确。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
12.【答案】A;
【解析】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以及与会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C;
【解析】据“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可知,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讲话发表在万隆会议上。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了《礼记 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如此,在纷繁芜杂的当今世界,它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结合所学可知,该主张是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项正确;
A项的含义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具有意识形态的界限,排除;
B项针对的是国民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不是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
D项强调不加入任何大国集团,不结盟、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题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C项正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A项;1982年9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概念,排除B项;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排除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
17.【答案】C;
【解析】分析图表,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等,由此可知一系列外交活动的目的是创造和平的环境,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8.【答案】B;
【解析】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是考查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相关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万隆会议。
19.【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措施。为了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打开外交局面,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包括倡导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加强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参加日内瓦会议,为缓和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做出重大努力,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美国政府提出的“一中一台”的主张,侵犯了我国主权。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解答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相关知识点。
20.【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一些国家的代表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开国大典;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抗洪救灾中的人民解放军、央视每年评出的“感动中国”人物等.;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为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各国抗击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万隆会议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万隆会议等相关史实。
22.【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解析】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成就。
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 6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