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体育 3.4健美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七年级体育 3.4健美操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1-04 14:0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健美操《青春活力》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要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学、练、思、合作与交流等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作用下,跳出健美操的激情活力,表现体育舞蹈的艺术美,促进其健康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项目,它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法,主要学练有“踏”“点”“踢”“弹”“跳”等一些基本动作,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等基本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的力量、柔韧、耐力等素质以及协调、协作和反应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他们的好奇、好动、求知欲、想象力和模仿力强等特点,通过课前学生上网查询一些相关视频,到社区参观看健身操,以及教师优美的动作示范,来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知道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节奏感,感知健美操的美感和运动价值,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活、柔韧等身体素质。
2、体能发展:通过手脚配合的“时针转转转”游戏练习,发展上肢、腰腹力量和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意表现:培养节奏感、表现力,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动作协调性、舒展。
难点:对基本动作的重创新组合。
六、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15~125次/分 练习密度:40~45%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收心热身阶段:3′
1、课堂常规(师生互致问候,清点人数、准备上课)
2、队列练习:“反口令”游戏
要求:精神饱满,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节奏感强。
组织队形:四横排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
(二)愉悦身心阶段:5′
1、教师进行语言情景导入。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有氧热身操练习(语言提醒学生及时转换动作)。
要求:有节奏感、情绪高昂。
目的:从生活中的健身操作为导入课的引子,创设教学情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氛围中,迅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热身操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引发遐想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增智促技——育心强体阶段:32′
1、学习健美操
(1)教师示范所学动作。
(2)教师口令指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
组织:四横排交叉站位(采用交叉站位,便于观看、模仿动作)。
(3)分组进行,教师巡回指导,各组组长认真组织,相互学习,相互评价。
目的:进一步巩固动作要领,充分发挥小组长的骨干力量。
(4)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配合音乐节奏一起练习。
2、自编健美操: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兴趣重组健美操。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进行分组练习,即将已学过的动作进行重组创新,可改变队形站位,各组小组长认真组织。
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同学们自我实践,自我探讨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进行演练,巩固复习。采用讨论、演示、评价的方法进行学习。
目的:在这一块设计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3、主教材学习反馈:
(1)学生表演自编的健美操。
(2)分组进行表演,除表演组外,其余组在旁边观摩、练习、评价。
组织:三组观摩的同学成U字形,表演的同学在中间(采用这个图形便于观察,学习,评价)。
(3)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音乐伴奏下完成表演。
要求:(1)配好音乐的节奏。(2)动作协调,积极性高。(3)认真观摩,积极评价。
目的:在这段采用了互评、互帮、互学的方法,让同学们相互学习,给他们一个自由创新的空间。并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信心、表现力和欣赏美的能力,体验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增强了体育活动的兴趣。
4、提升体能练习(游戏“时针转转转”)
(1)教师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时针转转转”游戏
(2)学生自主进行练习
组织队形:散点
四、恢复身心阶段:5′
1、静力性拉伸练习
2、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在这节课中的感悟。
3、针对学生所评价的,教师进行总体评价,提出更高的愿望。
4、师生再见。
目的:以慢节奏带领学生进行牵拉肌腱放松,加速肌腱疲劳恢复,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同时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