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优秀教案参赛作品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讲课
课 题: 《春风》
课 型: 主讲
上课时间: 2013年 3月20日
作 者: 袁凤
单 位: 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莫道春风总柔情,还有北国异样风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春风》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春风》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主讲课文,本单元以“斑斓春色”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春天,感受春天之美。林斤谰的《春风》一反古来对于春风的“柔情”定位,从“豪放”角度抒写春天的别样魅力,是意蕴非常丰富的一篇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散文阅读教学的优秀教材。
【评价任务】
1.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
2.重视评价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全过程的态度、方法。在“议一议”、 “想一想”、 “比一比”的每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开展“春风”诗词积累活动,培养学生分类整理“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程标准】
1.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能够领悟内涵,获得启迪。“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能够理解词语,品味语言。“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揣摩、欣赏文中精彩的词句,体会文中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2.学习文中对比衬托等修辞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情感,品味作者笔下春风的独特之美。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书店、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林斤谰。
3.学生搜集古今诗词中描写“春风”的名句,写在读书笔记上。
【教学过程】
一 说一说——赞作者坚毅品质
导入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历经命运的坎坷,却用微笑面对生活;他饱尝岁月的艰辛,却以淡然走过人生。他仿佛像一棵树,一棵松树或一棵柏树,风来了,雨来了,树就那么站着,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久的耐力,在默默扩大着自己的年轮;霜来了,冰来了,树仍没有挪动地方,还在那里站着。树阅尽了人间风景,也把自己站成了独特的风景。他就是当代作家林斤澜。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春风》,感受他的情怀。
(板书课题:《春风》林斤谰)
【设计意图】正所谓“文如其人”,一个作家的行文风格根源于其内在的精神特质。《春风》这篇文章的风格一反“柔情”主题,而是高度赞美春风的“豪放”品格,所以有必要在学习文本之前,揭示一下作者的人格特征,为学生理解文章实质打好基础,使得文章的深入探究不致于太生硬。课堂伊始一段动情地独白,渲染浓浓的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为本文“异样风”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和情感基础。
二 读一读——赏名家眼中春风
第一步,读准、读顺!
提示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划出文中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提示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着(zhuó)重?? 刮折(shé)?? 嘎(gā)地一声?? 冰碴(chá)? 吹号(háo)??
冰砚(yàn)?? 乍(zhà)暖还寒?? 粗犷(guǎng)?? 冰溜(liū)
第二步,模仿、美读!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春风》美文朗诵。
其次,学生模仿示范朗读,读出美感。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在读准读顺文章的基础上,控制好音量的高低起伏,读出声音的抑扬顿挫,有感情地美读课文。
第三步,展示成果!
教师请数名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在班级进行朗读,评选出最佳朗诵者!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爱上读书。
三 议一议——辨南北春风差异
过渡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儿时我们便懂得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句,便懂得了春风的美妙多情,那么今天林先生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风图景呢,与我们儿时观念里的春风是否相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林先生笔下的春风。
第一步:火眼金睛,认尔南北风!
问题:本片文章的题目是“春风”,那么作者为我们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春风?在文中找出相应段落。
★学生:文章6、7、8段描写了北国的春风;文章3、4、9、10段描写了江南的春天。
(板书:北国春风 江南春风)
第二步:情有独钟,最是北国风!
学生齐读6、7、8段,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方的春风特点的?勾画出你最喜欢的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进行赏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学生1: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
★学生2:“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方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气势。
问题2:象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格拉拉”有什么作用?
★学生:渲染了氛围,使北方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
第三步:情难长久,怎恋江南风!
教师指定数名学生分别读课文3、4、9、10段。然后比较江南的春风与北方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并说一说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
具体步骤:
这一环节先让学习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最后教师归纳,以幻灯片的形式明确。
江南的春风:温暖、柔情 犹如多情的小姑娘
北方的春风:粗犷、刚劲 犹如豪放的男子汉
(板书:粗犷 豪放 阳刚之美;温暖 柔情 阴柔之美)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三个步骤一脉相承:辨别南北春风——分析北国春风——探讨江南春风。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既锻炼了学生检索材料、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为下文鉴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奠定了良好基础。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活动,还能让学生学会互动沟通,汇集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 想一想——评作者写作手法
过渡语:作者用独特的眼光观察春风,塑造了北国春风搔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驱散寒冬、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敬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问题1:学生纵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赞美,那么文章前两段为什么却写对北方春风的厌恶之情呢?又为什么写江南春风呢?
★学生1: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 第二段又举出北方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学生2: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这是与北方的春风形成对比进而突出对北方春风的厌恶。这是欲扬先抑手法。
★学生3:第10、11段,再次写江南春天,这是对比烘托。
教师:作者运用欲扬先抑、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使北方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方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达到了扬的目的,抒写了怀念之情。
(板书:欲扬先抑 对比烘托)
五 比一比——集古今春风诗句
过渡语:我国是诗的国度、词的海洋,古往今来描写“春风”的诗句数不胜数。老师知道,在同学们的记忆仓库中已储存了许多这样的古诗,今天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一起来一场古诗大比拼,看看哪个队能获得本场擂台赛的金奖!
预设活动一
小组展示搜集的“春风”诗句,评选出最佳小组。
预设活动二
若学生准备不够充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风”诗句,帮助学生积累古典名句、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附“春风”诗句: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2.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南宋·诗人杨万里《南溪早春》
3.轻风摇杂花,细雨乱丛枝。 ——南朝·王俭《春诗》
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5.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武元衡《春兴》
6.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宋·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7.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宋·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孟浩然《咏柳》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宋·黄庶《探春》
11.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唐·孟郊 《连州吟》
12.春风自绿江南岸。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3.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1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
15.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南宋·方岳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回顾所学诗词,分类积累诗词名句,同时也为下面的写作环节积累了素材。
六 写一写——绘我眼中的春风
学生课下写一篇观察日记,描绘我们这个地方春风,力求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眼中的春风特质。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是趁热打铁,让这种感受变成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具体实践,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春风》
林斤谰
北 国 春 风 江南春风
欲 粗犷 豪放 温暖 柔情
扬 阳刚之美 阴柔之美 对
先 比
抑 烘
托
【教学反思】
教案优点:
教学思路明确,逻辑性强,问题环环相扣,一脉相承。能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安排学习段落的先后顺序。
教案缺点:
1.阅读占用时间长,搜集古诗词展示的时间略短,使得课堂节奏有所失衡。
2.教师多媒体展示关于“春风”的古诗词,内容多,时间短,学生没有记录下来。
使用建议:
1.详略得当,合理安排课堂节奏,开展适当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活动,丰富教案内容。
课件15张PPT。主备: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袁凤莫道春风总柔情 还有北国异样风春风林斤澜莫道春风总柔情 还有北国异样风
读一读——赏名家眼中春风
比一比——辨南北春风差异
评一评——探作者写作手法
试一试——集古今春风诗句
写一写——绘我眼中的风儿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文中对比衬托等修辞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情感,品味作者笔下春风的独特之美。走近作者 林斤澜(1923---),浙江温州人。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至1963年已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春雷》、《山里红》,特写集《飞筐》和话剧集《布谷鸟》。
新时期以来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结集有《石火》、《十年十癔》、《矮凳桥风情》及《林斤澜小说选集》。其中《头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林斤澜同汪曾祺一样,是新时期里少有的专心致志于短篇小说创作且功力深厚的作家。与汪曾祺一起被称为“文坛双璧”,素有“短篇‘圣手’”的美誉。
散文集:《舞伎》、《随缘随笔》等。『自学指导语』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和精彩语句。五分钟后进行字词测试、朗读竞赛,看哪位同学做得最好!读一读——赏名家眼中春风 初读检测
一、读准字音
冰砚 冰溜 冰碴 乍暖还寒
粗犷 大靸鞋 刮折 呜呜吹号
二、解释词语
1、( ):评论好坏。
2、( ):将养,休息和调养。
3、( ):消除心中的气愤。
三、竞赛朗读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看谁朗读地最好,评选出最佳朗诵者!yanliuchazhaguangsashehao褒 贬将 息解 气比一比——辨南北春风差异第一步:火眼金睛,认尔南北风!
『自学指导语』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本篇文章的题目是“春风”,那么作者为我们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春风?在文中找出相应段落。(1分钟) 明确:
北国春风:6、7、8 段
江南春风:3、4、9、10 段第二步:情有独钟,最是北国风!
『自学指导语』
请同学们齐读6、7、8段北国春风,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勾画出直接描写北国春风的句子,体会北国春风有什么特点,并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2.象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格拉拉”有什么作用? 北国春风:“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 展现了北方春风强劲、粗犷、雄健、宏大、难以遏制的气势。
描写手法: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9、10段)衬托(6、7段)的手法。 作用:渲染了氛围,使北方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第三步:情难长久,怎恋江南风!
『自学指导语』
请同学们齐读3、4、9、10段江南春风,讨论下面问题:
1.比较江南的春风与北方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并说说作者更喜欢哪种春风。
2. 思考作者在表现北国春风和江南春风特点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北国春风(强劲 粗犷)江南春风 (温柔 温暖)柳絮飘拂般的抚摸
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力大无穷的好汉柔情万般的秀美——对比 衬托——扫尽残冬
催生万物研读探究『自学指导语』
从课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有何变化?写在课本上。(3分钟)评一评——探作者写作手法欲扬先抑﹙北方﹚﹙南方﹚﹙北方﹚喜爱怀念厌恶品读体悟试一试——集古今春风诗句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3.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4.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5.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孟浩然《咏柳》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孟郊 《连州吟》请同学们试一试, 想想自己知道哪些有关“春风”的诗句,写在课本上,看谁写的最多!(5分钟)写一写——绘我眼中的风儿 通过《春风》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江南春风的柔婉之美,领略了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那么,夏风、秋风、冬风美吗?请写你喜欢的一种风,200字左右。把握人生的春天
创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