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芙蕖实可人 笠翁真性情
芙蕖 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马秀婷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识记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芙蕖的特点,品味繁笔至美的文字特点。
3.掌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及分析层次井然的行文特点。相关资料作者简介:李渔,生于江苏如皋,祖籍浙江兰溪。明末清初文学家,字笠翁。李渔自幼聪颖,擅长古文词。李渔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他重视戏曲文学,曾说:“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李渔在金陵时,别业称芥子园,设有芥子书肆。一读(读准字音)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3遍,注意以下字音及句子停顿:(6分钟后检查)
倚( )此 袅娜( ) 徂( )秋 迨( )至 馥( ) 塞责( ) 群葩( ) 草菅( ) 凿( )
殆( )所谓 菡( )萏( )yǐnuócúdàifùsèpājiānzáodàihàndàn读对停顿1、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 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4、则/蓬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5、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二读(疏通文意识记字词)请同学们根据课后注释翻译课文,并划出重要的实词、虚词(8分钟后检查)
1.可人
2.不一而足
3.请备述之
4.经年
5.是芙蕖也者 (适合人的心意,讨人喜欢。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来意为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全部长年,整年 是:指示代词,承上起连接作用,可译为“这样看来”,也者:语气词连用,起强调主语的作用重要文言实词举例 6.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具备。)
7.植数茎以塞责 (对自己应负的责任敷衍了事。)
8.又时病其漏(以……为苦恼。)
9.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殆:大概。草菅其命:把它(芙蕖)的生命看得象野草一样,随便处置词类活用举例 1.则又日高日上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2.可目,可鼻 (目,名词作动词,欣赏。 鼻,名词作动词,用鼻子闻。)
3.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芬,名词作使动用法,使……生香。)
4.又时病其漏 (病,意动用法,以……为苦恼。)小试牛刀(翻译举例)请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快速翻译下列句子:
1.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
2.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4 .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三读(一识芙蕖外形)请同学们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探究以下问题:
1.芙蕖可目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说明顺序是怎样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例。
探究展示:1.荷钱出水——点缀绿波
茎叶既生—— 飘飖袅娜
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花之既谢—— 亭亭独立
2.由初生到衰败的时间顺序
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如群葩当令时 芙蕖则不然品味繁笔至美的文字古人常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虽是说明文,但作者写得很有文采,这也是这篇文章被人重视的原因。请同学们举例分析。学生展示:
1.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运用描写的方法,对偶与拟人兼用,不仅声调和谐动听,琅琅成诵,而且维妙维肖,摹尽其动态静态之独特风韵。写出了荷花摇曳多姿,形象具体,如影在目,富有文采。
举例展示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在花为分(fèn)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品味: 花似有情,物我无间,荷花与人,感情互通,写得别开生面,新人耳目。这是对荷花的评论和赞赏,体现了作者对荷花的由衷喜爱。二嗅芙蕖之香,尝芙蕖之味认识了芙蕖优美的外形,我们再来嗅芙蕖之香,尝芙蕖之味。请同学们快速看第3、4、5自然段依次写了芙蕖的哪些特点?这几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展示:写了芙蕖的可鼻、可口、可用,不能。第2、3段先介绍芙蕖的外形特点,再介绍它的香味,突出其审美特点,从有形到无形;3、4段突出其实用价值,是从主要到次要;总体上按照从外到内安排的,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属于逻辑顺序。三说芙蕖之用请同学们找出概括芙蕖作用的句子。
展示: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梳理本文思路:总起全文的一句话是“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课文围绕“可人”两字,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方面来写的。 第六段总结全文。“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分别照应了2-5段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布局全文。层次井然,条理清晰。
赏荷花生长过程:荷钱出水日高日上菡萏成花蓬中结实当堂检测: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也
(3).芙蕖则不然
(4).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5).可目
(6).又时病其漏
背诵课文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