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数字武器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家的数字武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17 21: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 数字——科学家的最爱

科学家的数字武器 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马秀婷学习目标:1.熟悉文章内容,积累字词及文中的成语、熟语;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理解重要的说明方法。
2.探讨本文重要的表达方式并与《我们这双手》的表达方式做比较。
3.比较《我们这双手》与本文饶有趣味的原因。作者简介方敏:女。重庆人。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早晨的潜流》、《山里山外》等,中篇小说集《大拼搏》等,长篇报告文学《黛青色的丰碑》,《大拼搏》英文版入选联合国出版的世界优秀小说集。相关资料:学习说明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说明对象
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作诠释、下定义、介绍、解说、述说、
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四.说明方式:平实说明、生动说明
一读(明确对象,掌握成语与熟语)指导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5分钟)
1.找出文中说明的对象。
2.划出成语与熟语,并用工具书查意思。
5分钟后明确:
1.说明对象:数字
2.不厌其烦:不嫌麻烦的意思。
乐此不疲:对某事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也做“乐此不倦”。
独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也做“别具只眼”。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常指文艺方面。二读(熟悉内容,理解说明方法)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6分钟后检查)
1.文中涉及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2.本文写了古尔德的哪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作者是怎样过渡的?
3.通过这两篇文章作者想说明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学生跳读,合作探究展示:1.涉及的人物:古尔德、他是当今世界上的进化论者、古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
科学家布鲁卡,科学家皮埃尔,科学家居维叶,科学家施皮茨客,作家屠格涅夫,作家法朗士
他们的关系:古尔德是关键人物,其它人物都是古尔德的科普文章的,其中布鲁卡和皮埃尔是争论脑量和智力关系的双方,而科学家居维叶,科学家施皮茨客,作家屠格涅夫,作家法朗士他们的脑容量是用来证明他们双方的观点的。
2.《硕大的脑袋 狭小的心灵》
《从生物学的角度向米老鼠致敬》
用“然而”转折,不但很自然,而且很简洁。最重要的是,还很深刻。
.学生展示答案:3:说明科学家最喜欢用数字武器。
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其中也包括介绍、解说和述说。介绍的着眼点在于说明事物、事理的存在(是什么样的情况),解说的着眼点在于解释事物、事理的因果(为什么会这样)。
在举数字的过程中,重点在于数字的比较,使结论非常鲜明深刻,数字精细具体且为多组,给人揭示规律的铁的事实印象,化抽象为浅显易懂。数字武器布鲁卡皮埃尔居维叶的脑容量是1830克!!!!战胜米老鼠身体比例变化眼睛/头:27%→42%
头/身长:42.7%→48.1%
鼻子到前耳/到后耳:71.7%→95.6%
三读(比较探究两文表达方式)同位合作探究《我们这双手》《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两文表达方式:
明确:《我》是比较典型的科技说明文,基本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含有介绍、解说、述说三种表达方式;《科》叙述加说明,同时有随笔笔调。合作探究(两文饶有兴趣的原因)同位交流《我》《科》两文饶有兴趣的原因:
两文有趣的共因是:皆为鲜为人知的新颖知识。不同是:《我》具体生动展示手的奇妙(如手的结构的静态细述),《科》的数字武器(尤其是形象说明事物特征的数字比较)及其相关故事有趣。当堂检测一、解释下列词 语
1.不厌其烦
2.乐此不疲
3.独具只眼
4.别具匠心
二、古尔德没有对脑量与智力的关系给出明确的结论,你认为这是不是文章的缺陷?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