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丰富内涵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忆昔
陆游
忆昔轻装万里行,水邮山驿不论程。
屡经汉帝烧余栈,曾宿唐家雪外城。
壮志可怜成昨梦,残年惟有事春耕。
西窗忽听空阶雨,独对青灯意未平。
1、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意未平”的丰富内涵。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陆游①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1、本词尾句“悔”字结情,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泊松滋渡口二首(其二)
陆游
小滩拍拍鸬鹚飞,深竹萧萧杜宇悲。
看镜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阳时。
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
莫问长安在何许,乱山孤店是松滋。
1、“莫问长安在何许”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咏早梅①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注:①建安王萧伟爱客接士,何逊以卓越的才能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遂引为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日与游宴,深被恩礼。该诗就写于这个时期。
1.第九、十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次韵少游
苏 轼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注]①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后起用新党,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一大批“旧党”纷纷被贬,这两首词分别作于苏轼被贬琼州,秦观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所写。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yuā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苏词的最后一句化用孔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①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①“旄(máo)头“是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
1.“四边伐鼓雪海涌……沙口石冻马蹄脱”六句内涵丰富,请简要赏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杜子美书室
赵抃①
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
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注】①赵抃一生曾三次镇蜀,蜀地杜甫遗迹甚多,此诗所题的书室,当属成都草堂或蜀地某处。
1.简要赏析颔联丰富的内涵。
八、阅读下面诗,完成下列小题。
葛溪驿
【宋】王安石①
缺月昏昏漏②未央③,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①皇祐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②漏,漏壶,古代计时器。③未央,未尽。
1.“梧桐”这一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在古典诗词中得到广泛地运用。这一意象具有怎样丰富的审美内涵呢?请就所学,写出两点并各举一例做简要分析。
答案:
一、 1.①雄心壮志像梦一样破灭的悲愤;②只能从事农业生产的无奈;③晚年孤独,内心凄凉。
二、1、①通过写枫叶飘零,寒蛩夜鸣,抒发了作者凄凉孤独之情;②借助回忆,联想不平凡的战斗经历,表达词人爱国忧时的情怀;③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④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三、1.①“长安”代指朝廷,此句说不要问长安在哪里,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无所作为的失望之情;②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当今朝廷奸臣当道,而自己无法施展抱负的愤懑之情;③此句也表达了对自己仕途不顺的哀伤之情。
四、1.(1)梅花知道自己要早早飘落,所以赶在上春尽情绽放,梅花是清醒的自觉者。(2)何逊也是早早绽放的梅花。他珍惜被礼遇的当下,希望抓住机会绽放自己,建功立业。(3)他也有“花无百日红”的清醒,暗中流露出盛景难以持久的忧虑与感伤。
五、1.孔子的话意思是:如果我政治主张行不通, 我就乘着木排过海到海外去, 跟随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苏轼化用此句,一是表明自己要和孔子一样,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对眼前的处境能泰然处之。二是劝慰秦观振作起来,摆脱个人得失,不忘江山社稷。
六、1.①“雪海涌”“阴山动”极力渲染军队的声威,写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
②“兵气连云屯”“白骨缠草根”写出了战局的紧迫和战争的惨烈。
③“风急”“雪阔”“石冻”等描写出边塞自然环境的恶劣,烘托战争的残酷。
七、1.①字面意是天地都不能限制杜甫诗句的宏大气魄,一切鬼怪在他笔下都要现出原形。
②用夸张的手法概括出杜诗气概横绝天地,各种社会丑恶在他笔下都能尽显原形,难逃其批判鞭挞锋芒。
③表达了诗人对杜甫诗歌内容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高度赞美。
八、1.(1)通常借梧桐抒发愁思:孤独怀人,寂寥思乡,爱国愁绪等。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静听雨打梧桐,雨声嘀嗒,伴随回响的是词人孤独凄苦的心情。又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缺月疏桐的景象抒发亡国之痛,刻画了亡国之君孤独无奈的形象。(李煜《相见欢》)
(2)赞美人品性的高洁。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3)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