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17 21: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涂元季
马兰中学 袁美超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2007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一位老人作了如此崇高的评价。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他,是民族的灵魂的凝聚,他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
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著名
科学家。? 1929-1934,上海交通大学学习。? 1934年,大学毕业的钱学森以优
异的成绩考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留学。由于他的聪慧和苦学,
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戴上了硕士方
尖帽。? 1939年6月,他同时取得了航空
和数学两个博士学位,以其出众的
才华震动了美国物理学界。接着,
他留在该院任教,成为冯?卡门的
亲密助手和同事。他们合作创造
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共同
设计了美国的“下士”导弹,成为
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
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
教授。?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母亲
在召唤着海外游子。钱学森舍弃
了金钱、地位、荣誉、理想的科
研环境,经过长达五年的抗争,
在周恩来的直接帮助下,于1955
年10月回归祖国。? 1956年1月,就创办了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导弹
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操守

2.理解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出示目标:一读课文: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中写了钱学森哪些事情?五件事:
一是抵制不正之风(走后门,大吃大喝,出国风,公费旅游)
二是拒绝美国邀请
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合法稿费,父亲的补发工资)
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院长,副院长)
五是待遇问题(不搬新房)了解名人故事文章通过对事件的叙述,表现了钱学森怎样的精神风采? 风采一: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大公无私
风采二:热爱祖国,淡泊名利,清廉重节
风采三:淡漠金钱,慷慨无私,关心他人
风采四:敬业朴实,不计权力,不求名利
风采五:不谋私利,只讲奉献,不求索取领略伟人风采二读课文:
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是什么?拒绝出访美国钱学森为什么拒绝访问美国? 1.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极大地伤害了他热爱祖国的 情感。2.厌恶当时的“出国风”。3.维护民族和个人尊严,不崇洋媚外。三读课文:
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品格? 钱学森的思想品格是: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大公无私、淡漠金钱、不在乎权位、关心科研工作者、爱国、敬业、朴实等。探究人物本色情景模拟:
1.你认为一个优秀的人民科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2.若干年后,假如你也是一个学业有成的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你会怎样去做?第二课时 出示目标:

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一读课文:
1.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或词语最能表现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说说你的理解。
2.文中还有哪些语句用得经典?说说你的理解。赏析文章语句表现人物思想境界的词语有:
坚决抵制、谁请也不去、一点也不在意、于心不安、比清水还淡等。二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文章写的都是钱学森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平凡的事迹来表现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为什么文章不写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这些表现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和他在科学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有关吗?探究文章写法 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文章的中心不在其科学成就上着手,在许多众所周知的事情上花费笔墨毫无新意;钱学森在小事上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对待科学研究就可想而知了;作者是钱老的秘书,在钱老身边工作,亲历的一些事迹是鲜为人知的,更何况钱老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和他高尚的思想境界分不开的。 本文最初的题目叫《钱学森为什么不去美国》,也曾有人将本文的题目改为《八十年代钱学森为何拒访美国》。选入我们的课本时编者将其改为现在的题目,你认为哪个题目会更全面些?为什么?
辨析题目区别三读课文: 本文的题目更全面一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好几个方面关于钱老的事情,不去美国只是其中之一。
???? 另外两篇题目是因为报刊的标题要求鲜明,以吸引读者的眼球。题目很好,很有炒作的技巧,文章的针对性也很强。当时在一般官员中有一种出国风,而钱老恰恰拒绝出国,这是新闻文体的特点。而我们的课文标题要求全面严肃。 联系今天的社会实际,请你对文章中“钱老本人却心境平和,把写世俗之人追求的金钱、地位看得比清水还淡”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体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