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
制作者:台儿庄区邳庄镇中学 范广付教学目标
1.领悟什么是移情和象征。
2.理解移情和象征的作用。
3.学习移情与象征的写作方法,写作有个性、情趣的作品。 一、教师导学: 在作家笔下,树是有感觉,感情,生命的,是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或者代表着某一种精神。草木本无情,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草木上,这叫“移情”。在所描述的对象上寄寓自我的某种精神,叫做“象征”。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就围绕这两种表现手法开展一些活动。二、复习本单元课文, 导入对移情与象征这两种表现手法的进一步学习。三、关于“移情”的活动设计1 .教师讲解“移情”作用:
“移情”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也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也能点头。从这几个例子,我们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 2、“大千世界总关情”活动设计: 大千世界中,物本身并没有感彩,一旦走进人的感情世界,物便“皆着我之色彩”。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样。 有时候形象的语言既能概括事物的特点,同时也能饱涵着无尽的韵味和哲理。或褒或贬,或讥或讽,或劝或戒,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反思。请从大千世界中选取一事物,仿照下面例句写一条。举例:眼睛——只能看到别人的一切,唯独看不到自己。 四.举例讲解象征的作用。第一,主题升华。
只有主题深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引导读者领略美的旨趣。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我们刚学过的茅盾的文章《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联想,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第二,含蓄表现美感体验。
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是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比如描写和平鸽,作者用意不在鸽子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和平的意义。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含蓄之美,许多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适宜用象征手法呢? 一种情况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
由此可见,作文构思技巧中的象征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精深的意蕴,常常能收到饶有意味的审美效果。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能使你的文章意味深长。 布置作业:
以“树”“花”“草”“云”“风”“星”“水”为题(选一或自拟),选取景物一个(或局部)特点,写一篇体现个人情趣的作文。
要求:1.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情趣。
2.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