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4 18: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2.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新课导入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你知道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的吗? 今天,我们将有一次特别的历史之旅,去重温那段充满硝烟战火的历史,看看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怎样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同时,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一、台儿庄战役
徐州
台儿庄
李宗仁 (1891--1969年)
一、台儿庄战役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一、台儿庄战役
日军倚仗优势火力,猛攻三昼夜,冲入台儿庄。
经过激烈巷战,日军占领台儿庄大部分地区,中国军队顽强据守南关一角。
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起全面反攻。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1938年4月6日中国军队发起全线攻击,肃清城内残敌,台儿庄战役以中国方面的胜利而告结束。
胜利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边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自治。孙连仲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孙连仲对死守台儿庄最后阵地的池峰城师长命令道: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相关史事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合作探究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台儿庄区区之地,经此一战之后,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
——《李宗仁回忆录》
一、台儿庄战役
歼敌1万余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台儿庄大捷
材料一 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 、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材料研读
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武汉;武汉会战。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二、武汉会战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西岸有地形,抵抗敌军。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国民革命军
二、武汉会战
位于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余公里的万家岭,笼罩在一片雨雾中。此岭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围,在地图上找不到标注,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106师团3000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万家岭战役
薛岳,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抗日战争中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意义
广州失陷
日军进入广州后,铁蹄所至,财物成为灰烬,村庄成废墟,人尽变鬼魂。1937年到1943年广州全市人口减少了将近一半,其中相当部分是被日本飞机炸死、遭日本军队屠杀或折磨死的。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1938年广州沦陷
广州失陷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广州、武汉失陷后(武汉会战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长沙是湖南省会,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成为湖南乃至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成为中日反复争夺的战略要点。
战略背景
第三次长沙会战
战役筹划
时间
1941年12月
指挥
薛岳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策略
“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天炉战法”
“战神”薛岳
第三次长沙会战
战役经过
在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增援的三路日军分别被中国军队击退。进攻长沙外围的日军,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伤亡惨重,被迫突围北撤。
12月31日,日军攻入长沙市区,双方展开巷战。此时日军认为长沙已经拿下,阿南惟几发贺电到国内报喜,一洗前两次长沙会战未胜之耻。然而岳麓山炮兵旅的攻击以及日军的补给被切断,情势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军的贺电成为国际笑话。
岳麓山上的重型榴弹炮
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果
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
长沙军民庆祝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000余人,俘虏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000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缴获的战利品
长沙会战指挥者
薛岳将军
第三次长沙会战
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
“战果堪比台儿庄战役”!
----英国《泰晤士报》
3、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豫)、湖南(湘)、广西(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的损失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开展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敌,不畏牺牲,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拓展延伸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日本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C
检测提升
2、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B
3.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B
4、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C
5、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6、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B
D
1.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二次达标
C
2.在1938年发生于江西的某次战役,叶挺将军这样评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说出这次战役的名称及发生于哪次会战中( )
A.台儿庄战役 徐州会战
B.平型关大捷 太原会战
C.万家岭大捷 武汉会战
D.四行仓库保卫战 淞沪会战
C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 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 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4.下面关于正面战场的评价,你认为哪项是不恰当( )
A.国民政府组织多次战役奋勇抵抗,给予敌人重大的杀伤力
B.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发扬了勇敢战斗的大无畏精神
C.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总体来看,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以共产党领导为主
D
5、抗日战争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帮助
D、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D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最大的一次败仗)
正面战场的抗战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