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隆中对》两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18 12:51:35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隆中对诸葛亮
枣庄市台儿庄区彭楼中学 曹常玲高瞻远瞩 预知天下事
鞠躬尽瘁 为报知遇恩1.了解《隆中对》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诸葛亮
的生平并识记重要信息。?
2.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句读、培养文言语感。?
3.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并整体感知课
文大意。学习目标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图1、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北省北部一带,势力最大。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形成势力最强大的军阀,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浙江北部,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刘表据有湖北省荆州一带,刘璋占有四川省。张鲁占据四川省北面汉中一带。
2、刘备在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依附过曹操、袁绍等人。曹操与袁绍作战时,刘备在后方扰乱曹操,战败后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看守荆州北门,以防曹操。
3、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天起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事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顾茅庐”《蜀相》 杜甫 小提示:抢答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谈一谈自己对诸葛亮的认识,比一比谁知道的最多,谈的最全面。我心中的诸葛亮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旺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景佑五年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侍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生平著作甚多,主要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资治通鉴》这些字词你会读吗?陇亩??? 遂诣亮?? ?屏人?? 倾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獗?? 吴会?
民殷国富? 殆 存恤?? 帝室之胄lǒng?suìbǐngqīng tuíduóshēnchāngjué?kuài?dàiyīnxù?zhòu??理清人物关系:人物
身份、地位
诸葛亮
隐居隆中,种田人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崔州平、徐庶诸葛亮的朋友
刘备皇室后代,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亮出山。
曹操
现在拥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
孙权
继承父兄之也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刘璋
益州牧,昏庸懦弱。
张鲁
占据江中,在一周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
关羽、张飞刘备的手下
小提示: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课文,理解文意,并把不理解的字、词、句用“﹏”标注出来,先同问交流,解决不了的举手提出来共同解决。比一比谁翻译得最准确。自主翻译:
今曹操已拥军百万
然志犹未已
已历三世
欲信大义于天下
谓为信然
信义著于四海
豁然开朗
谓为信然
然志犹未已
贤能为之用
遂用猖獗
此用武之国
一词多义: 已 信然用副词,已经
停止已经同“伸”,伸张确实诚信
形容词…的样子这样但是利用
因此运用
古义 (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 照顾
古义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今义 危险
古义 (凡三往)
今义 平凡
古义 , (孤不度德量力)
今义 孤立
古今异义:顾 殆凡孤
拜访大概总共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名词作动词:备器之(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不可屈致也( ) 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一天天器重使…委屈 指导语: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本文通过 (围绕内容),刻画了 ”(人物)的句式来回答,比一比谁回答的最准、最全面。 理解主旨 读懂课文: 参考:本文通过诸葛亮对刘备“问计”所做的回答,深刻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为刘备制定了一套统一天下的政策和策略,表现了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干。 1、背诵“对”的内容;
2、课下继续搜集、积累一些和诸葛亮相关的故事和名句布置作业: 隆中对 每自比管仲、乐毅宜枉驾顾之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远见卓识运筹帷幄隆重对策 徐庶荐贤
隐居隆中
“伏龙”、“卧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
结构图解谢谢指导再见课件11张PPT。隆中对诸葛亮枣庄市台儿庄区彭楼中学 曹常玲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 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敏锐的战略眼光。
3.领略诸葛亮的过人才略和人格魅力,培养立志报国的情怀。学习目标《三国演义》视频杨洪基 -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国演义主题曲(流畅).f4v 表演要求:读完了课文,接着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扮演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曹操、孙权、刘表、刘璋,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配上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说。
活动一:历史人物再现 活动要求:男生为龙队,女生为凤队,各组合作交流,选代表发言,两队轮流发言,哪一组说的最多、最准确为胜。活动二:龙争风斗 谈古论英雄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诸葛亮:刘备: 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 具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深谋远虑,志向远大。 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方针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主要的敌人和盟友是谁?为实现终极目标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品读对策 领略智者胸怀 三国地图请找出荆州、益州新野益州荆州
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一篇300字的点评。布置作业:比较阅读,丰富认知视野
谢谢指导再见